美文网首页哲学馆佛、儒、道专题
如何正确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看完这篇你就明白

如何正确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看完这篇你就明白

作者: 哲学诗画 | 来源:发表于2019-08-19 20:27 被阅读7次

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

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对儒家的基本命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重构,留下了庞大而系统的著作。在朱熹众多的著作和命题中,“存天理、灭人欲” 最为人熟知,同时也为朱熹招致了最广泛的批评。很多学者认为“存天理、灭人欲”是被误解最深的儒家名句,其中蕴含的积极因素被严重忽视了。事实上,“存天理、灭人欲”代表了朱熹对他所处的时代的深刻思考,充分批判和揭示了封建思想对人们的毒害。

为了更好地认识天理与人欲,今天哲学诗画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下这个话题。

何为天理?

所谓天理,在朱熹看来,是一种上天的意志,然后降低到社会中化为一种行为规范,做事准则。

天理就是恰如其分,不多不少,不偏不倚。

何为人欲?

人欲即个人的生理需求,个人的欲望,比如七情六欲,生活中的各种欲求或愿望,等等。

从简单层面说,人欲即过分,天理即恰当。过分的烦躁、焦虑、恐惧、内疚都是人欲,人的七情六欲,都是需要消灭的,克制的。如果不过分,则喜怒哀乐,吃喝拉撒,男女诸事,都是天理,都是正当的。

如何正确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着手解决的重点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内在“人心陷溺”的现实困境。因此朱熹从理学体系的视角出发,探讨人的内在本质,对“克己复礼”的概念进行了重解。不同于扬雄的“胜己之私”,朱熹释“克己”为“胜身之私欲”,释“己”为外在“身”和内在“私欲”的统一。“私欲”产生于“身”,与“身”联系紧密,“人有是身,則有耳目鼻口四肢之欲”。“克己”不是克“身”,而是克“私欲”,也就是侧重于克服过分的内心欲望,“‘克’私欲是心上工夫”。克除了破坏价值与秩序的人欲之私,就能复礼,“克己者乃所以复礼”,“克己”是“复礼”的前提。

通过对“克已复礼”的重新解释,朱熹突出了“天理”和“人欲”之间的对立,提出“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与人欲相互对立排斥。克去“己私”即返复“天理”,“人只有个天理人欲,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无中立不进退之理”,天理人欲处于此胜彼退的关系中,天理进一步则人欲退一步,人欲进一步则天理退一步。只有在“久”“常”上下功夫,坚持不断的克,才能克服人欲,复归天理。

在朱熹的解释中,复归天理不是消灭人欲,而是恢复人性中被私欲遮蔽的部分。“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天理是人心本来的状态。人性本善,人的初心本来都是好的,因受种种遮蔽而产生人欲,走向天理的对立面。“革尽人欲,复尽天理”,要在私人生活中重建礼乐,就必须要去除遮蔽天理的私欲,使人的本性中含有礼乐的部分显露出来,复归天理,即复礼,使个人精神中内在的礼乐与制度建构上外在的礼乐达到统一。

“存天理,灭人欲”并不是要求消灭人性,而是恢复人性中的秩序,引导道德在人心层面的建设。如果脱离了朱熹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我们是很难做到正确理解这句话的。

按照哲学诗画的理解,天理肯定是要保存的,而人的欲望不能灭除,最好的方式是消减或者内化。从现代的浮躁欲望社会看,朱熹的存天理而灭人欲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人的欲望一旦过多,就会迷失本心,丧失本心,更别说良知和道德了。

相关文章

  • 如何正确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看完这篇你就明白

    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 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对儒家的基本命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重构,留下了庞大而系统的...

  • 对“存天理 灭人欲”的理解

    “存天理 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一想起朱熹老头所说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话,就觉得存天理 灭人...

  • “存天理灭人欲”——朱熹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

  • 又看了一遍《老炮儿》

    又看了一遍《老炮儿》,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朱熹曰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说天理即人欲,你认同哪者?何为所谓的“天理”,...

  • 道不远人,重在唤醒

    ——读《朱熹:论为学与读书》 其实印象中不太喜欢朱熹, 主要是被那句“存天理灭人欲”给吓的,还有...

  • 欲说

    朱熹说的“存天理,灭人欲”是一句很没天理的话,它没天理的地方在于一个“灭”字,太狠太反人性。就好比说种庄稼,这个“...

  • 我所知道的朱熹:第十八章 天理人欲

    第十八章 天理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主张探寻万事万物的共同之理,消除人的私欲。朱...

  • 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说过“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肯定让你很反感,连人的正常欲望都要被消灭,怎么活啊?其实,朱熹的原意不是说人的欲...

  • 王阳明龙场顿悟到了什么?

    王阳明生活在明代,当时正统的儒家演说就是朱熹的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致。科学考试的标准教科书就是朱熹校批的《...

  •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朱熹和王阳明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但两者却有所不同。朱熹所指的“天理”需要外向于万事万物中去求,即之前的封建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正确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看完这篇你就明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ae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