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学•国学•养生诸子百家
关于孔子与论语的一些随想

关于孔子与论语的一些随想

作者: w5cp2518 | 来源:发表于2017-01-07 21:58 被阅读311次

《微子篇》第六章,子路问津,隐者不睬,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孔子的怀才不遇、惆怅无奈与铿锵坚定被刻画的入木三分,这是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生动体现。孔子与儒家是主张积极入世的,不会离开所处的社会,不会离群索居,即红尘就是修行。儒家的可贵也正在于此——入世、有为。

人离开社会的修行,与鸟兽无异,其价值与意义的建立以什么为基点呢?“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人是社会之人,否则怎么可能有三年之长的婴儿期,人一生下来就是与父母相处的,生在家庭,长在社会,所以人与不人群打交道,难道是与鸟兽相处吗?与鸟兽相处,又怎么进行深入沟通呢?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因为人有身心灵,最后是灵的沟通,心智的互动包括思想和情感,还有意念与意志,这种沟通会让人有互相的被了解感,分享快乐、分担忧愁。而动物因不具体自我意识和反省意识,无法进行思想的交流与互动。因此人不能离开社会,其所有的成就必须建立在社会基础上。

孔子有三个最高境界,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仁”,治学的最高境界就是“乐”,做事的最高境界就是“权”,即“圣之时也”。儒家是以恢复周礼为最高追求的,周礼的核心其实就是礼与乐,礼定秩序,乐和阶层。仁义道德、礼义廉耻、中庸至德、生生和谐。汉代以后,统治阶段为了自身利益集团的需要,对儒家的主张进行了阉割,让其丧失了本来的真面目。给人误解最深的就是中庸了,对它理解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认为,中庸就是让人做无原则的老好人、和稀泥。其实,“中”就是中正,不走极端,“庸”就是经常,切实可行。中庸就是常人之道,适中之道,实用之道。还有,像“言必信、行必果”,“明哲保身”等词语的内在含义则在流传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异。

《论语》倡导以人为本、慎刑倡德、礼乐教化、家庭伦礼等都是非常正面的,对中国人的行为规范和素质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然也不可否认它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有:一是过度强调道德的作用。把道德神圣化,以道德约束人的思想,以自律检视人的行为,这样容易让人的内心确信与外在的标准产生普遍的落差,从而造就大量的“小人”,最后造成整个社会的道德无底线。二是过度强调人的社会性,而未尊重个体差异。过多地强调集体观念与作为某一社会角色而应履行的职责,所有的规范都是义务,严重束缚人的自由与灵性,久而久之造成整个社会缺乏活力,丧失发展的内在动力。三是法治意识的缺位。当然这是由当时的大环境造成的,孔子也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社会情境而提出如今的法治观念。过分强调德治的结果,就是导致“人治”社会的治乱循环。

还有很多的话题,留待以后再补充完善。

我所谈论的内容都是建立在我自己的片面理解基础上的,不对之处,还请指正。

参考书目:

1、傅佩荣《细说论语》;2、孙钦善《论语本解》;3、纪琴译注《论语》;4、李里《论语讲义》;5、李零《丧家狗》;6、南怀瑾《论语别裁》7、杨朝明主编《论语诠解》;8、宿正伯《道不尽的论语》;9、幺峻洲《论语说解》;10、钱穆《论语新解》;11、杨伯峻《论语译注》;12、李泽厚《论语今读》等;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和程树德的《论语集释》因是繁体竖版印刷,购买后未能认真研读,仅供遇到疑难时查阅参考之用。

相关文章

  • 关于孔子与论语的一些随想

    《微子篇》第六章,子路问津,隐者不睬,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孔子的怀才不遇、惆怅无...

  • 读《论语》

    《论语》是由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编纂的一部关于孔子言行的语录体书籍,其中也包含着孔子门人的一些言行事件。读《论语》...

  • 为人师表,当学之

    ——关于《论语》的学习心得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主要代表著作,同时《论语》也是儒家...

  • 四书五经六艺指的是什么?

    1、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论语》是孔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容...

  • 熊逸书院-《论语》:如果孔子打网游

    目录一、《论语》从何而来二、孔子和体育课三、孔子的箭术四、《论语》的读法五、做梦事关重大附:关于《论语》周边知识的...

  • 写在后边的话

    跋:关于论语和孔子的一些事情,拉拉杂杂的说了好多,有些地方未能思虑纯熟,依仗着读过南师的《论语别裁》,读过李零先生...

  • 孔子与《论语》

    一、为什么要读《论语》 1.认识自己 价值观与知识 2.认识祖国 历史与语言 3.认识世界 分歧与共识

  • 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孔子

    今天是孔子的诞辰,恰巧前几天重新通读了一遍《论语》,发现论语中的孔子与自己之前想象中的孔子颇为不同,感慨自己对孔子...

  • 经典诵读(二十七)

    《三字经》(三)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注释: ①论语:孔子学生在孔子去世后辑录孔子及其一些弟子言...

  • 2022-04-13邦有道 VS 邦无道 《论语》

    关于“邦有道”人尽其才与“邦无道”怀才不遇,《论语》里有四则论及: 一是《论语·公冶长》中孔子的一段话。 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孔子与论语的一些随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af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