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学习、教育每天300字能感动自己的好文章-收录原创好文章专题
晨读:《资治通鉴》[346]龚胜以死拒征召,班固评说守节难

晨读:《资治通鉴》[346]龚胜以死拒征召,班固评说守节难

作者: 大珊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7-12 00:10 被阅读48次

    太师王舜自从王莽篡位后,患上心悸病,病情逐渐加重,本年逝世。

    王莽为太子设置师、友各四人,级别都是大夫。以前任大司马马宫等为师疑、傅丞、阿辅、保拂,这是四师。前任尚书令唐林等为胥附、奔走、先后、御侮,这是四友。又设置师友、侍中、谏议祭酒各一人,六经每一经设置祭酒一人,一共九个祭酒(相当于首席顾问),都是上卿待遇。

    王莽派使者带着玺书、印绶、安车、驷马到龚胜家中迎接龚胜,拜他为师友祭酒。使者携同郡太守、县长吏、三老(掌教化的乡官)、官属(主要官员的属吏)、行义(掌道德教化,引导人民行仁义)、诸生等,浩浩荡荡有一千多人,到龚胜所居的里弄去,致送诏书。使者在门外站了许久,意欲龚胜亲自出门相迎。然而龚胜声称病得厉害,他让人把床抬到卧室门西边、南窗下,头向东躺在床上,穿上朝服,在朝服上系上大带。

    [注释]

    《论语》:孔子“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龚胜是大儒,他这个生病的仪式,是按《论语》里讲孔子的规矩:生病了,国君来探病,这是很大尊荣。躺床上起不来,但是头朝东躺,因为古人室内以西为尊,国君进来,站在西边。不能穿着睡衣见国君,起不来穿朝服,就把朝服盖在被子上,再把绅,就是代表身份的束腰的大带子搭在上面,表示对国君的尊重。

    使者只好走进龚胜的卧室,把玺书、印信进奉龚胜,再命人把安车、驷马拉进院子里,然后对龚胜说:“圣朝没有忘记先生。现在百废待兴、制度未定,恭候先生出谋划策;以便治国安邦。”

    龚胜回答:“我一向愚鲁,加以年老多病,朝不保夕;如果我随从使君上路,难免病死途中,实在没有一点儿好处!”

    使者百般劝说,不惜要挟,甚至动手要把印信佩戴在龚胜身上,龚胜坚辞不受。使者无奈,只好向王莽汇报说:“现在正值盛夏,酷热难当;龚胜病得上气不接下气,不如等到秋凉后再让他动身。”王莽下诏许可。

    使者与郡太守,每隔五天就上门探视一次,对龚胜的两个儿子和门人高晖说:“朝廷虚心诚意,用封侯的礼节来迎接先生,就算是有病,也可以先移居到到驿站住几天,以表示将要应召起行的诚意,这样,一定能为子孙留下封邑。”

    高晖等人将使者的话带给龚胜。龚胜知道王莽不会放过自己,就对高晖等人说:“我受汉家厚恩,无以为报,如今年老,随时入土,我怎么能以一身事二主?我如果应征,九泉之下,怎么和旧主相见呢?”龚胜于是吩咐准备后事:“寿衣能罩住身体就行了,棺木能装进寿衣就行了。不要起封土,不要种松柏,不要建祠堂!”说完便开始绝食,十四天后去世;享年七十九岁。

    [点评]

    王莽从假皇帝到篡位建立新朝,当时很多大臣已经察觉王莽的妖孽本性,纷纷辞职归家。禄大夫龚胜是时人称颂的“两龚”之一,本想以平生所学为国效力,他还推荐另外一龚(龚舍)为谏大夫,但人各有志,龚舍只想枯守教育这片净土,他终生都以教授《鲁诗》为业。想把朋友拉来一起趟官场的浑水,最后自己却无法习惯王莽的做法。道不同不相为谋,君子独善其身,龚胜要想不同流合污,只能选择离开。  现在王莽想拉龚胜去当官,   龚胜以死明志,不肯与狼共舞。

    当时的清高名士,还有琅邪人纪逡,齐人薛方,太原人郇越、郇相,沛郡人唐林、唐尊,他们都以通晓儒经、行为严谨而闻名当世。

    纪逡、两唐都在新朝做官,被封侯,受重用,历任公卿。唐林屡次上书,规谏过失;有忠诚、正直的品质。唐尊穿破烂不堪的衣服、蹬露脚趾头的鞋子;被人视为虚伪。郇相是王莽的“太子四友”之一;病死,太子派使者送上丧服,他的儿子攀着棺材说:“父亲临死有遗言,师友赠送的,不要接受。而父亲的官职,正是皇太子之友,所以不能接受。”此举受到人们的称赞。

    王莽用安车迎接薛方,征他出来做官;薛方通过使者推辞说:“古代上有圣主唐尧、虞舜,下有逸民巢父、许由。现在上有明主尊崇唐虞美德,下有小臣坚守箕山(许由、巢父隐居处)之节。”使者将他的话汇报上去,王莽受用,不再强召他。

    [点评] 

    薛方很聪明 ,你王莽不是主张复古吗,薛方就找到巢父、许由隐居两个典故, 说王莽有尧舜之德,给王莽面子,所以王莽很受用。这比龚胜绝食而死好太多了。

    当初,隃糜县人郭钦任南郡太守,杜陵人蒋诩任兖州刺史,都以廉洁、正直闻名。王莽做摄政皇帝的时候,郭钦、蒋诩都称病免官,回到故乡,足不出户,死在家里。

    汉哀帝、汉平帝时候,沛国人陈咸因为通晓律令被任命为尚书。王莽成为辅政大臣后,大量更改汉朝制度,陈咸打内心里反感;等到何武、鲍宣因受王莽逼迫而相继自杀,陈咸感慨道:“《易经》上说‘见几而作,不俟终日’,现在我该走了。”于是辞职回家。等到王莽篡位,陈咸又被征召出任掌寇大夫(掌刑罚盗贼事);陈咸称病拒绝。当时陈咸的三个儿子陈参、陈钦、陈丰都在朝廷供职,陈咸叫他们都辞职回老家;父子四人闭门不出,断绝与外界的交往。陈家各种祭祀仍然采用汉朝的制度。有人问他为什么,陈咸说:“我的祖先怎么知道王氏历法祭祀的日子呢?”陈咸并将家中汉朝的律令、书文全都收集起来,藏在墙壁夹缝里。

    齐郡人栗融、北海郡人禽庆和苏章、山阳郡人曹竟,都是有文化的读书人;也都辞官回家,不愿意为新朝服务。

    [点评] 

    “《易经》 之“见机而作,不俟终日(看见时机就要果断行动,不能一味等待)”,这句话很重要, 能做到的人并不多,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因为人都有侥幸心理,不愿退出止损,他总想再等等看。

    陈咸看到王莽行为异常,马上就辞职回家了,而不是等到他篡位之后,篡位之后辞职,就成了公然对抗了。这背后的道理,还是一个选择问题,你是追求不败,还是追求战胜;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还是追求损失最小化;是放弃可能的利益,还是避免可能的损失。这就跟炒股一样,你是看到涨得太疯狂了,肯定会崩盘,就赶紧退出,后面的钱不赚了。如果太贪心,只能被套牢!

    班固评论说:

    从春秋列国卿大夫,到汉朝的将相名臣,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而失去名节的,太多了。因此这时候坚守节操就难能可贵了。然而这些难能可贵的人大多只能自律而不能影响他人。王商、贡禹虽然才干优于龚胜、鲍宣,但是龚胜做到了不惜一死以守节操;薛方的做法接近于贞而不谅(固守正道而不能不顾是非地讲信用);郭钦、蒋诩隐匿遁世以求不陷于濯淖污泥,这又高出纪逡和唐林、唐尊的所为了。

    [注释]

    班固的评论中“守死善道、贞而不谅”,都出自《论语》。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守死善道,不守死,则不能以善其道。你学了这道,就要践行,按这道去做,死而后已。所以你不能根据形势变化灵活掌握,那就不是坚持原则了。我就行我的道,除非我死了,那才能停止,其他任何事,都不能动摇我。龚胜就做到了守死善道。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朱熹注解说:“贞,正而固也。谅,则不择是非而必于信。”君子守正道,不守小信。刘宝楠《论语正义》解读说,谅,是信而不通,固执而不知变通,反而沦为贼道。君子以义制事,要合乎正道,而不必为小信之行。薛方忽悠王莽,就是“君子贞而不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晨读:《资治通鉴》[346]龚胜以死拒征召,班固评说守节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jj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