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2800字,阅读需6分钟
据说一篇《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的文章火了,我觉得很奇怪。
昨天有人给我推荐了这篇,说是写得好,我看到中间写“南城土豪有五套房”就看不下去了,我反正没有,也不认识有五套房的土豪,所以我想这人文章没必要接着看了,我又不傻。
但是居然火了,而且有人说写得好,这就让我很意外了,哪好?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专程又耐着性子把这篇絮絮叨叨的文字看完,大概明白了这里边的猫腻:作者大量使用了偷换概念的方式,试图用毒鸡汤来黑北京的同时去迎合一些对北京心怀怨念的人士,这或许是有些人认为写的好的根本原因。但很可惜,一碗毒鸡汤黑不了2000万人的北京城。
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位作者在偷换概念方面是一个高手,这个技巧足以蒙住80%缺心眼的人士,而我的智力正常,所以没能欣赏,有时候我也为此感到遗憾。
比如这个标题,就是个典型的偷换概念。
我不否认这个城市有人过的浑浑噩噩,但是“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这未免太扯了,如果说“2000万人有些在假装生活”,或许还差不太多,这个语法错误我在小学五年级之后就没看见有北京人犯过了,或许是我接触的外地人士太少的缘故。
再比如说“北京人很难像外地人一样热情”这个说法,这也是同样的把戏。外地人都很热情?
如果不考虑国外的外地人,中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我反正是没统计过热情指数,但这个前提假设肯定是不成立的。
至于北京人不热情,这个逻辑也不成立,我很难相信这个作者认识这座城市所有的人。
那么这有两个解释,一是作者交友不慎,北京话叫臭韭菜打捆,交的都是不热情的朋友,但这要想做到也很难,因为北京人热情的人太多了,你很难躲开;
那么还有另一个解释:就是作者本人不太招人待见。
当然为啥不招人待见我就不做评价了,反正我也认识很多不招人待见家伙,至于作者是哪一路,作者自己最清楚了。
只不过,如果从跨越东西城吃顿饭都能当成生死之交,那你这条命也忒不值钱了,还是要有点自信,别把自己的命看低了。
北京话说:好歹是条性命不是。
再比如他说北京很大,所以分成了“中国海淀,中国国贸,中国通州,中国石景山”,我很好奇一个自己标称作家的人不会用顿号而使用逗号是什么情况,或许他平时喷人太多键盘用坏了。
但是键盘坏了不是无知的借口,实际上世界大城市很多都有北京这样的规模,而相比起周边的郊区某些地方更远一点毫不奇怪,比如上海的普陀区到浦东新区、金山朱泾到崇明长兴镇也有相当距离。
显然作者可能只来过北京这么一个大都市,所以有些大惊小怪,这也不能全怨他,很多他的同乡都有这个毛病,大家还是要包容的。
但有些事儿我就觉得没法包容了,比如这位作者说“北京人的自大京骂吹牛逼”需要包容,就如同“东北人戴金项链,尊重山东人吃大葱一样”。
这个偷换概念非常巧妙的地方在于,东北人愿意穿戴什么、山东人愿意吃什么其实都是中性的,谈不上褒贬。
但“自大京骂吹牛逼”的贬义色彩明显,这个偷换概念至少给我的感觉是不够善良,不知道这不是作者老感觉不到北京人的热情的真正原因。
给您点热情,怕把您给烧死了。
就我看来,说到“自大京骂吹牛逼”这种事,北京人里不能说没有,但比例恐怕跟全国人民差不多,考虑到有作者这样的人混迹北京,那么这个比例的真实数据可能还得进一步下降。
因此我是不太敢说哪里人如何如何的,因为全国人并没有高下之别,即便有些地方人贩毒的多,有些地方人偷井盖的多,有些地方人卖淫的多,有些地方人诈骗的多,我从来不说这是“XXX喜欢贩毒/偷井盖/卖淫/诈骗”,这种以偏概全的做法很容易招来批评。
而这位作者似乎比我有自信,凭借自己区区见闻就好意思说“北京人如何如何”,不知道这算不算作者自己说的自大?
作者信誓旦旦说自己没有学会京骂,但是在文章里却出现了京骂,不知道这又算什么?
至于说到吹牛逼,作者在豆瓣上的书籍自述写着“写博三载,死忠千万”,然而微博粉丝三千多人,您那死忠呢?这有没有吹牛逼的嫌疑?
对于这位作者,有人说要给他2000万个大耳帖子,就我看大可不必。
尽管他把别人的家乡比作肿瘤,尽管他认为外地人建设了北京而北京人只提供烟火气,尽管他说别人家乡没有生活自己还死气白咧呆在别人家乡,但是我们都不用给他2000万个大耳帖子。
为什么?不是北京人软弱可欺,不是北京人觉得他不欠抽,是因为真要抽他,一个耳帖子就能让他学会做人。
但是北京人凭什么要教你做人?北京人又不欠你的!我反正是懒得费这个事。
北京话讲:有钢用在刀刃上,穿新鞋不踩那啥。
不过有一件事儿我还得计较一下,就是说这个“五套房”的问题。
我很好奇这位作者认识的哪个北京人有五套房,又或者是他自己幻想出来的,而且还定位成“老北京人的这点生活气息是从基因里传下来的,也是从屁股下面五套房子里升腾起来的”。
首先我家肯定没有五套房,其次我也不知道别人家谁有五套房,但是这好像是一个普遍的误解。很多外地人都幻想北京人不用劳动,全靠租房就行了。
比如全国政协委员岳福洪就曾经说,现在北京有大量外地人,北京人靠出租房子就可以生活,造成北京人越来越懒。
但实际上根据《北京日报》的报道,在北京租房的人中,有北京户籍的人最多,占到所有租房人口的18%。
如果按照谁在北京租房多谁勤快,那肯定是北京人最勤快了。
但关键在于,北京人的气质跟五套房没有关系。
往远古了说没有意思,就说近代的,北京经历各种战火被定为首都,首先这不是北京人要求的,其次北京人也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实惠,我父母一辈很多北京人反而因为插队的理由被要求离开北京,给某些人外省人腾出了地方。
但是离开北京的北京人不服!很多人拼了一辈子,就要回到北京,比如我父母插队陕西,用了20多年才想办法调回北京。
而留在北京的北京人一样不服,他们的不服就是努力奋斗,要做的比外地人强!要给外地人做个榜样!得有个首都的样子。
外地人来北京,我们得包容,外地人在北京祸害,我们不能歧视,外地人骂北京,我们……该骂还得骂回去,不然你以为在你老家田间地头那般撒野呢!
其实北京人的气质跟贫富没有关系,跟有没有五套房也没有关系,北京人这种不服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是从大明朝北京保卫战战场走过的,是从李自成洗劫北京城的血水中熬过的,是从军阀混战日寇蹂躏的苦难中挺过的,是咬牙跟各路孙子王八蛋死磕里站起来的!
这种气质,有些人多些,有些人少些,但不在乎是贫富,不在乎强弱,不在乎老幼,有一口气争一口气,有一分力较一分力,横竖要活出个精气神。
这些人里,有的穷,有的富,有的豪,有的酷,有的精明,有的二乎,但这股精气神不变。
然而在这位作者眼里,北京人不是富而骄狂,就是穷而混账,似乎他接触的北京人除了对他说京骂吹牛逼就没别的了,似乎他只在北京见过自大的人而忘了经常照镜子,似乎因此那个北京就消失了,似乎北京已经被他们这些外地人占领了。或许他幻想着是那个陕西老乡李自成的英姿。
于是他洒下一碗毒鸡汤:北京人都这样了,大家去包容他们吧。试图在各种对北京人的贬损之后把自己抬高到一个足够的高度,试图去俯视那些他一直仰视的人。
但我想说,你可以买这个城市的楼房土地,你可以抢这个城市的公司学校,你可以骂这个城市土鳖丧气,但北京人的这股精气神从来不会丢,也不可能丢。
这种精气神从来不是骄狂,而是面对所有人的平视,而这种平时只有心里某种情绪作怪的人,才会觉得是俯视,或者根本就是无视。
这种精气神支撑的北京人,从来也用不着假装生活,也不屑于假装生活,北京人用自己的努力期待更美好的生活,迎接更艰难的挑战,甚至遭遇比这位作者更无端的攻击,但他们绝对不会放弃那股精气神,绝对不会面对任何挑战服软,这或许是作者理解不了的。
至于某些用偷换概念泼洒毒鸡汤的家伙,你只会看见一辈辈北京人站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哪怕没房、没车、没钱,但他们仍然有那股精气神,仍然是你永远不可能俯视的族群,仍然过着你理解不了的生活,因为这股精气神是北京人独有的。
你没有,没关系,端着你的毒鸡汤一边玩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