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本书作者简介
M·斯科特·派克(M.Scott Peck)
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长期从事心理治疗实践,成绩卓越,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杰出的心理医生”。
他曾进入政府心理治疗特殊小组,为越战士兵提供治疗。还曾在美军驻日本冲绳基地担任心理医生。
这些特殊的职业经历,成就了他伟大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系列。
目 录
一、自律——解决人生问题的最主要工具
1. 不自律的表现
2. 自律四原则
二、爱——不断拓宽自我界限、完善自我的意愿
1. 爱是什么?
2. 坠入情网与自我界限
3. 这些都不是爱
4. 爱的表现
三、信仰与恩典简述
四、心灵的力量
五、结语:全面的自律、真正的爱铸就心智成熟。
这是一本二十年上榜的大畅销书。本书主题是跟我们探讨什么叫做真正的成熟。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评价一个人说这个人不成熟,这个人像个孩子。那到底什么叫成熟?什么叫不成熟?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可以看到的指标,在这本书里讲得特别的清楚。
他认为一个人成熟不成熟,最重要的两件事儿就是:是不是具有自律性,然后是不是懂得什么叫真正的爱。当你明白自律性和真正的爱,你就距离人生的成熟更迈进了一步。
而我们生活中大量的人就宁愿在不成熟当中徘徊,宁愿在痛苦当中打转,就是不愿意走上这条少有人走的路,走上这条用自律和爱铸就的通向心灵成熟的道路。
人生本来就是苦难的,作者一开篇就讲说人生苦难重重。我们面临生老病死等众多的苦难,但是有很多人天然的理想化的认为我不应该承受这样的苦难,所以当苦难发生的时候,觉得我好倒霉,都怪他们要不是他们我就怎么怎么样。他要么在不断的推卸责任,要么在不断的自怨自艾,这种方式都是不成熟的表现,因为他根本不愿意去面对苦难。
一、真正的成熟,两个指标:一个人是不是具有自律性,是不是懂得什么叫真正的爱。当你明白什么是自律性和真正的爱,走用自律和爱铸就的通向心灵成熟的道路。
二、自律
(一)自律的定义
自律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自律是人生去除痛苦的解药,是获得心灵成熟、幸福快乐工具和方法。当一个人能够学会自律,能够学会主动的要求,自己用积极的心态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的时候,你就距离成熟更近一步。
(二)要做到自律有4个原则,
1、第1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我们先来问自己几个问题:
(1)每次吃蛋糕的时候,你是先吃蛋糕上好吃的奶油,还是先吃蛋糕?
(2)工作时,是否拖延。你是先做最困难的事,还是那些不好做的事情尽量的往后推,一直推到没法再推的时候就变成一锅粥?
(3)上学的时候你是学习成绩好的人还是差的。
(4)我们生活中常有逃避的想法吗,出现的问题会假装没看到,等着这个问题自己过去,有困难不去解决困难,我们就期待这个困难自行消失。
(5)沉迷网络、游戏之中无法自拔。
(6)身为父母爱打孩子或者冲孩子大喊大叫,还是耐心陪伴孩子面对困难和痛苦。
在吃蛋糕的时候先去把蛋糕上的奶油全部吃光,在做工作的时候,他就总是把最好做的事情先做,他的老板就对他意见很大,他的家庭对他意见很大。这些都是一个人不能够延迟满足感,因此人生中大量的问题都会出现,因为最困难最需要去解决的问题你不会去解决。
而一个孩子能够耐下心来把这个课程学好,这就是延迟满足感能力的一种表现。而那些不能够坐下来学习的孩子,他分分钟都要求我要去玩,我要去最愉快的那个部分,所以在人生当中总是在绕着困难走,有困难就绕开。
同样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也是延迟满足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一个揍孩子或者冲孩子大喊大叫的父母就是不懂得延迟满足感的父母。父母希望立竿见影,他希望我喊一声你立刻就好了,但事实上喊一声这种方法是最糟糕的方法。
而一个有耐心的父母是能够陪着孩子一起来面对困难的,是能够陪着孩子一起经历孩子童年时候的痛苦。如果一个孩子小时候能够被父母陪伴去面对各种困难和痛苦,他会觉得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忍受的。而反过来如果一个孩子在小时候遇到了错误,遇到了困境,遇到了困难,他的父母总是用大喊大叫的方式、用家庭暴力的方式,试图把这件事情跟父母本身的责任区隔开的话,父母没有学会延迟满足感,这个孩子将来长大了也不会。
所以为什么很多人的延迟满足感能力非常糟糕,这个其实是来自于他们的父母不自律。
当父母不自律的时候,这个孩子就没法获得足够的爱和照顾,所以这个孩子会忽略自我的价值。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自我价值感”,也就是说,相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发自内心的自信,这是心理健康的前提。
为什么有的人喜欢浪费时间!浪费时间的人就是认为我这个时间没什么价值。总是把时间浪费在各种琐碎的事情中,比如不停的刷微信,上网看各种无聊的段子。因为他不认为自己的生命有价值,而这种“自我价值感”就是来自于父母小时候的爱和照顾。如果父母有足够的耐心能够延迟满足感,能够把爱和照顾给予孩子,孩子才能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孩子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他才不会轻易的浪费时间,他才能够有能力去面对苦难,他也能够做到延迟满足感,这就是自律的起点。
如果一个人不能够延迟满足的话,他甚至在长大了以后出现了问题,他会假装没看到,他会等着这个问题自己过去,因为他觉得只要你不理他,慢慢的他就好了。想想看我们生活中有多少人是这样的想法,有困难不去解决困难,我们就期待这个困难自行消失,这都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推迟满足感这件事情,不愿意去面对艰难的事儿。
2、第2个原则叫承担责任。
承担责任,我们需要能够合理的承担责任,既不把责任全部推卸到外部,也不把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保持平衡。很多人在失去平衡时,人生当中会得两种病,一种叫人格失调症,一种叫神经官能症。
(1)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症。
神经官能症的特点:是把一切东西都认为是自己的问题。
祥林嫂就是典型的神经官能症,说我如果怎么怎么样就好了,我要是不怎么怎么样就好了,压力很大很焦虑,因为她觉得一切东西都是自己的责任,她总是充满着后悔和内疚。
人格失调症的特点:是认为这一切都不是我的问题,他认为这都是你们的问题。他能够找到任何一个理由是因为外在的东西,他就不会责怪自己。
这两种人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的不同阶段或多或少的都有,都有轻微的人格失调症和神经官能症,我们有时候也会推卸责任到外在,我们有时候也会过度的内疚。但是只要不过分,就不算是病症,如果他已经严重到伤害别人的话,或者伤害到自己,就是一个严重的病症。神经官能症自己活的很痛苦,人格失调症会让别人活得很痛苦。
(2)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孩子都患有人格失调症,他们都会本能的逃避责罚。不少孩子也都患有某种程度的神经官能症,把自己承受的痛苦看成是罪有应得。缺少关心的孩子会自惭形秽,认为自己不够可爱,缺点大于优点等等,这都是我们童年所经历过的东西。
父母帮助孩子走向心智成熟。在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中,父母拥有成千上万次教育孩子的机会,面对这样的机会,你是勇于承担起父母的责任还是推卸这个责任呢?
比如,有一个父母亲如果经常指责孩子说“你们这些孩子把我都快逼疯了,要不是为了你们这些孩子,我早就跟你爸爸离婚了,你们的妈妈神经衰弱都是你们造成的,要不是为了抚养和照顾你们,我们原本可以顺利的读完大学干一番大事业。”说这种话的父母全都是人格失调症的。父母如果有人格失调的症状,孩子也会出现人格失调症或者神经官能症。上一代的问题会影响到下一代。所以作者说:“如果你不能够解决问题,那么你就会成为问题,就是如果你不能够让自己成为一个人格更加健全更加成熟的人,你就会把这个问题带给你的孩子带给你”。
3、第3个原则叫忠于事实。
大量的人是生活在自己的幻想当中,这叫人生地图。每个人会给自己绘制一张人生地图,他已经认定了他认为人生就这样,这个就叫做不忠于事实,他只忠于自己的幻想。当一个人不能够忠于事实的时候,他陷入到自己的人生地图当中,你很难跟他解释,很难让他面对真正的世界,因为在他心目当中是完全用自己的一套逻辑来解决。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名词叫做“移情”。作者斯科特将移情定义为:把产生和适用于童年时期的处事模式,照搬到成年后的环境中的行为——哪怕它们已不再适用。这就是过期“人生地图的诅咒”。就是人们会把对一个人的感情和经验一直在别人的身上,会认为别人也会这样。
心理治疗就是鼓励说真话的游戏,这是鼓励大家能够面对事实,能够把自己看到的真相、感受到的真实的感觉说出来的一个过程。从生活的幻觉中走出来、看一看别人的地图、看看这个实际的生活当中到底事实是什么。之所以要突破移情,是为了能以“解决问题为先”的角度去考虑解决方法,减少不必要的坚持损耗。
要做到忠于事实,最重要的是对自己和他人保持诚实。我们必须敢于接受外界的质疑和挑战,允许别人来检视我们的地图是否过期。
4、第4个自律的原则就是保持平衡。保持平衡,是对以上三个原则的备注,保持平衡,意味着建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要让心智成熟,就得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是“放弃”。
保持平衡就是既要承担责任,也要拒绝不该承担的责任。如果你一味的承担责任,你变成神经官能症了,如果你一味的拒绝责任,你变成了人格失调症。
延迟满足不是延迟到无限。保持平衡是对于自律的更高境界的要求,既要能够延迟满足又要能够珍惜、快乐的过好每天当下的生活;你既要能够承担责任,又要能够不去承担无关的责任,要有一个富于弹性的约束机制。
从延迟满足、承担责任、到忠于事实,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我们达成一个保持平衡的生活状况,生活就是一个不断放弃的过程,你必须得能够学会放弃。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是“放弃”,学会放弃、适时放弃,是避免失衡根本法则。
就像骑自行车一样,你既要享受下坡的那个快感,同时你也要考虑待会转弯的时候怎么办。你为了能够有一个安全的转弯,你就能够学会捏一捏车闸让自己慢下来,这就是追求平衡的过程,这其实也是自律性。一个没有自律性的人是绝对不会捏这个车闸,他就一定要很爽的冲下去,至于最后翻车那以后再说,因为他没有延迟满足的能力,他不会去平衡。
接受心理治疗就是放弃,你放弃自己是一个正常人的想法,你才可能接受到良好的治疗。
心理学家埃里克艾瑞克森,列举了人生各个阶段当中的放弃。
从小到大我们这一辈子首先要放弃无需对外界要求作出回应的婴儿状态。婴儿状态不用管别人,你就只要过好自己这个放弃掉。
3、4岁的时候开始有无所不能的幻觉,这个要放弃,你也得放弃无所不能。每一个人在三岁左右的时候都曾经幻想过自己是无所不能的超人,所以小孩子特别喜欢绿巨人金刚狼或者是钢铁侠这样的超级英雄和超人。所以你要慢慢学会放弃这种幻觉。
放弃完全占有父亲或者母亲的欲望,放弃童年的依赖感。你小时候可以依赖别人,有任何事只要叫一声就有人帮你做了,你要放弃掉它。
然后慢慢的放弃心中被扭曲了的父母形象,我们以为父母是完美的放弃,慢慢放弃。
青春期的自以为拥有无穷潜力的感觉,I'm,the king of,the world这种感觉要放弃。
无拘无束的自由,这只是一个幻想需要放弃。
青年时期的灵巧与活力,青春时期的性吸引力,长生不老的空想,对子女的权威,各种各样暂时性的权力,身体永远健康,最后自我以及生命本身也要放弃。
我们人的一生当中就是在不断的放弃这么多的东西,然后才能够让我们逐渐的变得成熟。接受各种各样的离开放弃是一种成熟的表现。这也是自律当中保持平衡的时候你所需要具备的心态。
二、爱——不断拓宽自我界限、完善自我的意愿
(一)1. 爱是什么?
爱,是自律的动力。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识。
为什么探讨爱的主题,是因为一个人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才是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否则你经常会看到很多人以爱的名义在伤害控制占有对方。作者说要给爱做出一个定义,这实在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古往今来那么多的人写了那么多关于爱的书都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作者给出一个定义,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核心观点就是要看重心智成熟这件事,心智成熟时你和被爱的那个人之间的两个人都需要达成心智成熟,这个才是真正的爱。
(二) 坠入情网与自我界限
1、 什么叫自我界限。自我界限的发展。
樊登读书会书评群读书笔记19年第一周《少有人走的路》(1)一个小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是没有自我界限,刚出生的小孩自己挥动胳膊的时候,他会觉得整间屋子都在跟他一起动,就是他没有自己和外在分界的这个区隔,他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世界,所以整个是连为一体的。
(2)然后到了两三岁的时候呢,他会发现我的胳膊,他认识到了自我的边界,她发现她哭的时候别人并不饿。就他饿了他就大声的哭,他的父母并没有感到饿,他才能够慢慢的感受到原来自己跟他人是不一样,所以在两三岁时候的小孩子往往会在家庭当小霸王,不是他们故意的,也不是缺乏家教,而是他的自我边界还没有建立起来,他认为它就是一个家,他那个家是融为一体的,所以它的需求别人应该都知道,这就是两三岁的时候的小孩的这个这个心理边界,他的自我界限就没有健全,所以他才会大喊大叫,才会把一切都当做理所应当。
(3)在往后慢慢的成长的过程当中,自我界限越来越清晰,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基本上这个人的自我界限已经完全封闭,他突然意识到说,原来这个世界只有我自己,我的喜怒哀乐他们根本不知道,所以人们开始陷入深深的孤独。青春期的孩子觉得自己最孤独,没人理解他。他觉得我是一个完全独一无二的个体。
2、自我界限的设立
坠入情网意味着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崩溃,感觉自己与他人融为一体,又体会到了小时候无所不能的感觉,所以兴奋不已,但这只是自我界限的暂时崩溃。等到冷静下来,发现彼此的问题,才明白彼此的界限并没有融为一体,各自的自我界限又再次合拢。它和真正的爱是不一样,
3、自我界限的拓宽
当我们走出舒适区,努力为一件事付出,自我界限就开始向外延伸,随着不断的努力,这种延伸状态逐渐稳定,自我界限发生了永久性的外扩,实现了我们的自我成长。
4、 真爱的体验
真正的爱,是一种扩展自我的体验,所以它与自我界限密切相关。在爱的过程中,我们感觉自己的灵魂无限延伸,奔向心爱的对象。我们渴望给对方滋养,希望对方能够成长。
为了达成这种承诺,我们开始驱动自我付出努力,并因此做到自律。我们通过这样的自律,去付出、去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自我经验的增长和自我界限的拓宽。所以说,爱是自律的动力。
(三) 这些都不是爱
1、过度的关注 过分依赖不是真正的爱
过分依赖≠爱“没有Ta我就活不下去”是一种寄生心理, 而不是爱。症状有无法忍受寂寞、空虚感强烈、把失去伴侣当成极其恐怖的事情。
案例1:
有一个妈妈说他特别爱自己的孩子。爱到什么程度呢?孩子都已经上到高三,她的妈妈依然每天开车接她上学,放学从来不让这个孩子自己走路,因为妈妈觉得太担心、觉得太危险,这个不叫做爱,这个叫做过度的关注,过度的关注的本质是什么呢?实际上是一种依赖,就是这个妈妈在依赖这个孩子,这种类型的爱的人经常会说的话是“没有你,我活不下去”。这个孩子来做心理咨询,作者发现他在人生当中做任何事都不成功,能力非常的欠缺。因为他从小到大被母爱这样完全束缚着,他妈妈根本不去管孩子能否成功,根本不去管这样做对孩子的心智健康发展有没有好处,唯一的就是你别出事儿,我必须盯着你,他的妈妈为自己不是为对方在做这样的事情,所以占有依赖这都不是爱的表现。
有一种疾病叫做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症。他必须得依赖外在才能够觉得自己是存在的,找到一个人他就爱的死去活来不离开他,要有一个人作为对象他才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没有这个人,他就可能会沉溺在不良嗜好中。
案例:
有一个人他的妻子离开他之后,他到作者这来哭诉。说“我很难过,很爱我的妻子,但是她竟然走了让我失望等”。结果作者正在给他治疗,还没到三天,这个人突然“我好了,我现在觉得特别开心,说昨天晚上在酒吧遇到一个女人,那个女人的竟然说:他爱我,我现在又找到了我爱的人,我以后就是他的。”
这种人叫做消极性人格依赖失调症。他的爱根本与对方无关,他只是希望找到一个人能够投射自己,因为有人爱我,我就存在。总是苦思如何获得他人的爱,却没有精力去爱别人,就如同饥肠辘辘的人,只想着向别人讨要食物,他们永远孤独寂寞,永远无法体验到满足感。他们有时候甚至不知道自己患上了消极性人格失调症,造成这种消极性人格失调症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这个人在童年成长的过程当中缺乏爱,他总觉得自己是没资格被爱,他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不被爱的人。所以一个人要达到健康的心理状态,你必须得觉得自己是一个被爱的人,有人爱着你,你获得了来自父母的爱,这时候你才能够有资格跟别人平起平坐的独立的生活和对话。但依赖人格失调症的人获得的消极性,他根本没有感受到自己的资格,他永远都在怀疑别人不爱他,所以只要别人拒绝他,他就会觉得无比的痛苦伤心,而他永远需要找到一个可以紧紧的拉住的依赖的对象,这个不是真正的爱是占有。
2、 坠入情网不是真正的爱
坠入情网算不算爱?有人说真爱不就是谈恋爱一段时间,爱的我愿意为他去死,这难道不是爱吗?坠入情网不是爱,是欲望,实际上是自我界限的短暂崩溃。
谈恋爱的时候是需要冒风险的,是需要有勇气打开自己的自我界限和另外一个人融为一体。所以在初恋的时候很多人会感受到圣洁的感觉,打开了自我界限,有一个人竟然完全懂我,有一个人跟我可以融为一体,那种水乳交融的感觉,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爱,都是因为个人的边界在短期的崩溃。个人的边界短期崩溃了以后,他感受到了生命的狂喜,那个就是短暂的获得了爱的感觉,但是那是假象,因为那个并不建立在令自我和对方人格不断成熟的一个过程当中,他并不是希望能够达成心智的成熟,只是自我边界的短暂崩溃。一两个月以后自我界限慢慢的弥合起来,他发现这个人怎么跟我也不一样,这个人的想法跟我也不同。矛盾就逐渐的产生,如果这个时候你不去学习不去转化,这个爱就就此终止。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分手特别的快,就是有感觉就谈,没感觉就分,大家似乎把感觉当作爱,事实上感觉只是欲望是性欲,感觉不是爱。
那么坠入情网不是爱,是爱的发端,但并不是真正的爱,有下面几个重要的原因。
① 因为坠入情网不是出于有计划、有意识的主观意愿和判断。
② 因为坠入情网不需要付出努力,并没有真正拓展自我界限。而是自我界限部分的暂时性的崩溃,扩展自我界限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坠入情网并不是自我界限的扩展。
③ 坠入情网可以消除寂寞,但无法有目的地促进心灵的成长。
④ 坠入情网本质是一种生殖本能引发的性欲。
而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也不要觉得这个欲望不是一件好事,无论是欲望、依赖、还是过度关注,这都是培养爱的基础。当两个人打破了边界走在一起,这时候双方可能会给对方作出承诺,接下来你要为了完成这个承诺,你需要不断的努力,你需要有自律性,当你有了自律性和这个承诺相结合起来的时候,就慢慢的会滋生出真正的爱,能够带来对方和自己心智共同的成熟的爱。
3、 精神贯注不是真正的爱
不能给心灵带来滋养的精神贯注都不是爱,爱金钱、爱权力、爱宠物、爱园艺都被称为“爱”,如果在这些爱好中,增长了知识、获得了自我界限的拓宽,是爱;否则就不是爱。
那为什么它和真正的爱不一样的,这里边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区分。
有人会特别爱宠物,特别爱一件事儿,比如说我爱打高尔夫球,然后就爱到发狂,那你说这个算不算是爱呢?我特别爱那个小狗,小狗完全懂我跟我还有交流还舔我,这被称作精神贯注。
当我们把精神贯注在这个东西上的时候,你以为那个狗懂你,实际上是你投射在他身上,你在猜想他的想法。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同于人和宠物的关系,首先我们和宠物的沟通相当有限,我们不知道他们每天在想什么,却一厢情愿的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投射在他们身上,实际上是主观愿望。其次我们喜欢宠物的原因是它们表现乖巧任凭摆弄,如果宠物不听话破坏家具,随意大小便,甚至咬上我们几口,我们就可能把他赶出家门,要改善宠物的心智,我们只能把它送到宠物训练学校。如果我们与某个人相处发展的成熟的话,你不可能因为你的配偶跟你关系不和把他送到一个培训学校去,让他整个改变心智,然后回来以后乖乖的当我的配偶。这是我们和宠物和人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你要尊重把他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去发展出他自已的成熟的心智。
还有一种精神贯注叫做婴儿之爱。什么是婴儿之爱呢,就是很多妈妈特别喜欢婴儿期的孩子,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婴儿唯命是从。婴儿不会不听话,他乖乖的,然后睡觉、睡觉起来抱着玩一下,哭一哭哄一哄。但是当这个孩子长到了3、4岁以后,这个妈妈开始烦了,他就不愿意管自己的孩子,让爷爷奶奶领走,因为他觉得不好带。但他依然母爱很充沛,他去看别人家的孩子,抱别人家的婴儿,只要有个婴儿他就觉得特别喜欢。婴儿之爱不是爱,这种是唯命是从的追求。
在二战以后,有很多美国的士兵在欧洲大陆打完仗以后娶了意大利的妻子德国的妻子回到美国,这种叫战争新娘啊。这种战争新娘,在一开始的时候跟她们的老公都处的非常好,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太会说英语所以就处的很好,他们只能唯命是从,成为一个像一个玩偶一样的。然后慢慢的当这些人开始学会英语以后,开始融入社群以后,开始成为一个美国人以后,离婚率就开始上升了,就开始不断的吵架。为什么?因为这个人不可能像一个婴儿一样永远接受你的摆布。
爱的感觉与精神贯注密不可分,后者是把情感与兴趣贯注在对外的这个对象上,将其当作属于自己的一部分,精神贯注和真正的爱,虽然容易混淆,但是依然有显著的区别。首先精神贯注的对象不一定是有生命的事物。有人把控孩子、爱钱、爱股票,有人爱高尔夫球,这都是精神贯注。
其次对某种事物产生精神贯注的人,未必会重视其心智的成熟,比如那种根本不顾孩子的成长,整天把孩子捧在手掌心上不断溺爱的人,第三精神贯注可能与智慧和责任无关。短暂的迷恋没有任何的计划性、他跟责任跟后续是没有关系的。这都不是爱。
所以以上这些都是典型的我们会误以为是爱,但实际上不是。他们共同特征都是以爱作为幌子,只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却从来不把对方的心智成熟当一回事。
4、自我牺牲式的爱不是真正的爱
给予者并未认清爱的真相,往往以“爱”作为幌子,只为满足自己的付出欲,不将对方的心智成熟当回事。
案例:
就有一个妻子,她的老公总是欺骗她,总是有外遇,每次有外遇后闹完这个老公又回来,说我回来我道歉我好了,这个妻子就接受他。这个妻子来找作者谈心,作者说你不应该老这样接受他。结果有一天这个妻子说我又原谅他了,我觉得他这次是真的改好了。后来这个心理医生就发现这个妻子实际上是有受虐倾向,有受虐倾向的人他把自我牺牲当作是爱。这也是来自童年的经历,就在童年当中如果他身边有一个这样的楷模总是以自我牺牲为标榜,总是觉得我为别人牺牲了这么多,所以你看我多好。那么他在潜意识当中就慢慢的会接受自我牺牲,他觉得我只要能够奉献,他慢慢的不断的宠着她的老公,她老公做什么样的错事,伤害他在严重,但是对方只要愿意求饶我就原谅,这是受虐狂的一种表现。这叫做受虐狂。
(四)爱的表现是什么呢
(1)关注
努力倾听,帮助对方成长。
我们真的能够拿出时间来认真的倾听对方的说话,像我们爱孩子,我们就应该仔细的听孩子说话。当然不是不能打断他,第二个是不能够约束他,适度把握,但最起码的尊重是通过倾听来展开的,因此做到一个良好的倾听者是爱的表现。
(2)不惧风险
不会因害怕失去就放弃去爱。如果两个人在一起两个人心灵都要不断的成长,自我的界限要不断的融合不断的扩展,那就必然会面临大量的冲突,这就需要拿出我们的延迟满足感的这种能力去维护这个爱。遇到矛盾与冲突,勤于自省,平等交流,恰当地提出想法而非自大地随意批评。
(3)独立
保持自己独立,也允许伴侣独立。
所以爱和独立很重要,你要能够允许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你自己的延伸是你的一部分。读到这部分的时候我会觉得特别的震撼,我觉得我们生活了这么久几十年了都没有好好研究过什么是真正的爱,我们都用自以为是爱的方式在对待我们身边的人,好好想一想,说不定我们所付出的就是占有我们所付出的就是依赖,我们所付出的就是精神上的投射或者是精神关注,但是并没有在意过自己和对方的心智不断的成熟进步,没有好好的倾听,没有理解爱和风险之间的关系、爱和独立之间的关系。
(4)充分投入
由承诺推动,持续或渐增的投入是爱的基石。
想爱、有感觉和口头的爱,都不等于去爱。真正的爱是自主的选择,爱是一个动词,是实际行动,是真正的付出。真正的爱,需要投入和奉献,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要使爱的对象得到成长就必须付出,不然爱的愿望就会落空,唯有真正的投入和奉献才是实现爱的有效方式。
(5)懂得自律
懂得约束爱的能量,不滥爱,不出轨,对伴侣和孩子有责任感。比如说这个作者讲如果我遇到了一个女孩,她不是我的妻子,但是我喜欢他,这时候我会跟他说我很想去爱你,可我不会这么做,因为我对妻子和家庭做过承诺,这就是真爱。
当你能够有一个力量愿意去做一些事情,为自己和对方的心智成熟带来不断的进步,让两个人不断的去实现亲密关系,这种努力的过程才叫做爱,所以说爱是一个动词。
三、信仰与恩典、懒惰和恐惧
(一)科学与宗教信仰
盲目地认为宗教信仰有助于或有害于个人心智成熟与健康,都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在对待信仰这件事情的时候,作者他讲了一段话给心理医生们,他说“这个心理医生对宗教的过分简单化会使患者处于不利的境地,不管是坚持认为宗教大有好处,还是把宗教一律视为致命的魔鬼都会造成程度不同的问题,但以保持中立客观为幌子对患者的宗教信仰问题一概回避,同样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在这些问题上采取平衡客观的立场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我真诚的希望心理治疗者面对患者的信仰能够采取更成熟更稳妥的态度,而不是不屑一顾,敬而远之。”
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生命中出现的恩典与奇迹常令科学哑然,但它们不是科学的对立面,毫无根据地妄做定夺才是。
(二)人类的原罪懒惰,懒惰的动力源于恐惧。
作者说人类的原罪就是懒惰,为什么这么说呢?自律是需要使劲、爱也是需要使劲,但是因为我们人天生是懒惰的,这个懒惰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就叫熵增,这个世界天然发展的方向是熵增的方向,就是屋子一定会变乱,一个屋子里收拾得再整齐过两天一定会变乱,屋子变乱就是一个熵增的过程,但是我要费力气把这个屋子整理干净,这就是一个逆熵的,这个逆熵的过程是需要耗费力气,人天生喜欢熵增喜欢懒惰。
而在宗教的故事中发现的一些真相……在《圣经》中,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因经受蛇的蛊惑,违背上帝的规定,偷吃了智慧果,被逐出伊甸园。
在这件人类最初的不自律事件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bug:上帝喜欢黄昏时到伊甸园散步,他很爱人类,他们之间的沟通是开放的,那么亚当和夏娃为什么听了陌生的蛇的话就去“偷吃”禁果,而不是与上帝沟通,争取由“合法”途径取得禁果呢?
刨去故事本身的繁复外壳,我们不难发现这件事的本质——是一桩偷懒。
为了即时满足,亚当和夏娃选择性地忽视了问题和矛盾,偷懒不去正面解决问题,结果酿成大祸。
而我们也可以在这故事中发现,他们敬畏上帝,恐惧直面问题的麻烦和痛苦,就是造成这次懒惰的深层原因。
从人类的祖先代代传承至今,我们仍旧如此——
我们懒得立即去解决问题,懒惰仍是自律的最大阻碍。
而这种懒惰的根本原因就是惧怕解决问题时,必须面对的种种挑战、痛苦和困难。
为什么这本书叫少有人走的路,通过本书能够理解,因为人人都喜欢熵增的方向,人人都喜欢轻松的方向,人人都喜欢懒惰的方向,喜欢不去费什么劲儿就能够得到一切的这种感觉。如果真的想要变得成熟,就得做一些逆商的行为,就得去做延迟满足的事、自律的事,然后用行动来表达爱的过程,这就是让我们成熟的一个过程。
四、心灵的力量。
如果我们的心灵能够获得力量,就会感觉到舒适愉快,在人生的旅途上稳扎稳打循序渐进,进步带给我们的愉悦感难以言愉,没有什么比成为人生的专家,熟知自己所做的事情更让人感觉到幸福的。我们的心灵越是成熟就越有可能成为人生的专家,当我们的心智成熟到一定的阶段,我们就会更加谦逊而快乐。
五、结语:全面的自律、真正的爱铸就心智成熟。
樊登老师在本书的结语这让我特别感动,感受到老师慈善智慧的内心中传递着真正的爱和快乐的力量。樊老师这样说:“希望当我们读了这么多的书、学了这么多的知识,希望不是变得更加的骄傲,不是变得更加的狂妄,也不是变得更加的急功近利,希望我们是变得更加的谦逊而快乐,因为我们朝着成熟的方向又迈进一步。”
这本书我反复听了一遍又一遍,给我带来许多深刻的思考,透彻地理解什么真正的爱,也给困扰我多年的自律问题很好的答案,自律和爱是人生痛苦的解药。爱是自律的动力,心中有爱的人让生命变得更有价值,当你愿意为爱奉献、愿意为爱和所爱的一切不断努力学习成长、才能成为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学习过本书之后,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全面自律的人,克服懒惰,常常提醒自己放弃一时的安逸与享乐、推迟满足感,阻碍发展自我心智成熟的一切障碍都勇敢面对,勇于承担起责任,主动、及时解决问题,做正确的事情、我愿为真正的爱走上这条少有人走的路。
樊登读书会书评群读书笔记19年第一周《少有人走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