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
南方革命党人;唐绍仪;隆裕皇太后;走向共和4…

南方革命党人;唐绍仪;隆裕皇太后;走向共和4…

作者: 97d4ca77ad9f | 来源:发表于2019-08-21 10:30 被阅读0次

民国373、南方革命党人唐绍仪隆裕皇太后走向共和4…

“根据随团代表严复的就近观察…南方革命党人深知形势发展到现在已经非常危险…如果不早点了结,中国可能四分五裂…所以…他们谈论时虽然会争辩,但态度很诚恳,思考的也很深远…”现代学者说。

“南方党人虽然没有明白君主立宪是解决危机的唯一方案,然察其语气,他们也没有坚决排除以君宪制作为化解危机的一个选择…”严复说,“只是在党人看来…君主立宪加上袁世凯内阁…这令人难以接受…他们坚决不同意…”

“南方党人以共和民主为主旨…给他们说国民既不懂民主、又不懂共和…他们竭力不承认…”严复接着说,“问他们同意谁做总统…他们说…可以让袁世凯做总统…”

“南方革命党人宁愿实行共和制,让袁世凯做总统…也不愿重回君宪制…”严复最后说。

“南方党人虽然信仰共和民主,但对君主立宪并非全面排斥,只是君主立宪不能再是原来的设计…满洲人统治下的君主立宪制看来已经很难满足南方革命党人的期待,君宪制似乎真的要成为往事…”民国学者说。

12月20日,南北和谈第二次会议在上海举行,北方首席代表唐绍仪最先发言…唐绍仪认为,在君主、还是民主问题上,确实不必再过多争论,孰优孰劣因国情因时势而决定…唐绍仪说,他个人虽然是代表朝廷前来谈判…力主实行君主立宪…袁世凯临行前的交代也强调君主立宪是谈判底线…但是…就他个人立场而言,他在美国接受教育,知道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之间的差别,因此…他个人比较倾向于民主共和,认为中国应该建立民主共和的国政框架。

“唐绍仪的谈话显然超出了袁世凯内阁和朝廷的授权…他似乎不是朝廷代表而是南方发言人…”现代学者说,“其实,唐绍仪这番谈话也有深意在…因为…自从南北开谈后,最大胶着与最大困难,是君主立宪的第二步,即正式国会的选举与开张…”

“从皇室、从隆裕皇太后来说,君主立宪已经不是问题…皇权的保全,皇室的尊严…都会在君主立宪框架内得到保证…但是…从皇族立场看,这批既得利益者确实很难割舍他们祖祖辈辈所享有的政治经济特权…”现代学者接着说,“他们已经因为袁世凯责任内阁的发布从皇族内阁中除名了,现在如果再将他们在议会中所能享有的特权一并勾销,将他们这些祖祖辈辈高高在上的贵族变为一般平民,和一般平民政治家一样去竞选去打拼去争取选票…确实有点为难了他们…”

“按照预备立宪过程中资政院国政架构,两百名议员中只有一百人是各省咨议局选举而来的,另外一百人均为钦选议员…这些钦选议员并不一定都是皇族,但是皇族在这一百人名单中享有特殊权利…不用竞选是毫无疑问的…”现代学者继续说,“现在的关键就是怎样处置这件事,怎样在未来国政架构中既实现君主立宪的安排和原则,又能兼顾这些贵族的利益…假如有人想到这一点的话。”…钦:皇帝亲自(做)…

…钦选:皇帝亲自选的…

…钦选议员:皇帝亲自选的议员…

“可惜的是,按照君主立宪最初的宣布…君主立宪不仅消弭(mǐ)了满汉之间的差异,而且消弭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不平等…大家都是平等国民了…竞争竞选,也就一视同仁了…皇族对此不满,皇族向朝廷施加压力…皇族在君宪制的第二步、也就是最关键的国会选举上设置障碍…”现代学者最后说。

…弭:平息;消灭…

…消弭:清除、消除某些不好的事情…

“唐绍仪之所以在第二次会谈中谈及共和制的好处,大概是因为…他觉得皇族的做法稍嫌过分…他又没办法明说…”另一位现代学者说,“最后,唐绍仪只能请求南方,将‘究竟实行君主,还是民主’的问题交给国民会议去议决…这才是唐绍仪发言的核心。”

北方谈判团遇到难题时…南方谈判团也遇到了难题。

对于谁做大总统,革命党人出现分歧…

“根据当时的形势,袁世凯无疑将当选民国首任总统…这样的结果是同盟会不愿接受的…”民国学者说,“为阻止袁世凯做总统…同盟会催促孙中山尽快回国…”

“我当时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我只知道,国内发生了革命,需要我尽快回国…”孙中山说,“我不太了解其它情况…”

南方代表将孙中山即将回国的事告知了北方谈判团…

“我想让他们知道…孙先生就快回国了…孙先生回来后,共和制自不用说,袁世凯能不能当上大总统…还得两说…”一位南方代表说。

南方的共和要求随着孙中山的归来越来越紧迫,唐绍仪也随时将南方的要求和动向…向袁世凯和朝廷报告。

12月27日,眼见着南京临时政府就要成立了…唐绍仪急电袁世凯转报朝廷,强调民军坚持共和,请朝廷立即明降谕旨,召集临时国会,决定国体。

28日,袁世凯将唐绍仪的电报报送朝廷…袁世凯建议朝廷尽快召集王公会议,请旨以决大计。

…报送:报告并送交…

对于袁世凯的这个请求,隆裕皇太后爽快答复…隆裕皇太后很快召集王公大臣会议…隆裕皇太后明白告诉袁世凯:“君主民主,我与皇帝无所容心,并不懂得…我就是这个意思…你可将我的意思告知唐绍仪…让他转告伍廷芳…你们召集国民大会决定国体就行了…”

…容心:留心,在意…

…无所容心:不留心、不在意…

…伍廷芳(1842年7月30日—1922年6月23日):南方民军全权代表…主持南北议和…

“清廷的这个让步太迟了…12月25日,孙中山抵达上海…29日,同盟会在南京召集代表开会,提出成立临时政府…代表们确立了共和制…孙中山被17省代表以每省1票的方式16票赞成1票反对的结果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民国学者说,“至此,君主立宪已经毫无机会,只能等待着进入历史…”

“形势比人强:通常用在迫于形势,不得不接受现实情况下…一旦社会群体或意识形态的合力形成…是任何人的力量也无法挽回的…

“举例来说,《皇帝的新装》里…皇帝在大街上裸奔…迫于王宫压力,人们都说皇帝衣服好漂亮…小女孩说皇帝没穿衣服…小女孩将实话说了出来…之后,人们一起说出了实话…人们一起说皇帝没穿衣服…连皇帝也阻止不了了…”一位当代中学生说。

请看下集《民国374、袁世凯成了曹操第二;形势比人强;扬州十日;走向共和5…》”

人有人志,国有国魂。纪录为中国富强努力的人,纪录近代以来的中国精神

欢迎关注公众号“人性的游戏”

相关文章

  • 南方革命党人;唐绍仪;隆裕皇太后;走向共和4…

    民国373、南方革命党人;唐绍仪;隆裕皇太后;走向共和4… “根据随团代表严复的就近观察…南方革命党人深知形势发展...

  • 退位的溥仪在紫禁城内是如何生活的

    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以大清帝国皇太后的名义宣布《退位诏书》,末代皇帝宣统帝溥仪正式退位。溥仪登基时才两...

  • 末代皇帝为何没被“革命”

    熟悉中国近代史的朋友都知道,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迫宣布退位。隆裕皇太后临...

  • 末代皇帝溥仪

    第十九节 “逼宫”与最后的朝会 北京·紫禁城·寿康宫。 隆裕皇太后发现战局似乎已经不是不利的问题了,清军居然打打停...

  • 最后一个王朝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

  • 清帝退位诏书

    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

  • 走向共和

    片中提到众议员的名额,每8万选民选众议员一人。根据《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国会分上下两院:参议院和众议院。“参议员...

  • 走向共和

    每天中午一集,用了两个月时间总算把走向共和看完了,这部电视剧将民国的前因后果交待的清清楚楚,而且对这段历史的主要人...

  • 走向共和

  • 《走向共和》

    第32集:瞿鸿机提议保科举,张之洞、袁世凯荐新学,慈禧终同意废科举办新学。孙文求主张立宪派杨度一起共和革命。东三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方革命党人;唐绍仪;隆裕皇太后;走向共和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fb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