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162)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19-03-28 08:17 被阅读36次

卷五(三)

常州顾文炜有《苦吟》一联云:“不知功到处,但觉诵来安。”又云:“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深得作诗甘苦。

顾文炜,清代诗人,(资料缺)生前可能与湖北襄樊有关系,有《樊城》一诗传世较广:“荒城一角抱江湾,仲氏遗封指旧关。水镇荆襄分古郡,烟开秦楚拥春山。兴亡天老孤筇外,今昔情余两屐间。残碣尚留羊杜迹,浪痕枯处鸟绵蛮。”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诗词的用字,历来十分考究。唐代诗人卢延让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清代的顾文炜云:“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他们对用字的考究似乎到了苛刻自虐的程度。而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近乎自虐的刻苦精神,才给后人留下了璀璨无比的诗词精品。改一字而活全诗的事例不少,唐代诗人郑谷将齐已的“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改“数”为“一”,唯有这个“一”,才能把早梅的时间特点展露出来,更加凸显梅花破寒报春的可贵品质。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到江南岸”中的“到”改为“绿”,就因为只有这一个“绿”字,才能展现春回江南万物苏醒的勃勃生机,并给全诗增添了绿意盎然的视觉色彩。其实,历史上还有个“诗改一字关生死”的故事。北宋名臣张咏(就是当县令时因库吏盗钱一枚而写下:“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判决书的历史名人)性格乖张,亦好诗文。知升州(今南京)时,世道太平,而张咏一生多次带兵平定暴乱,性喜征战,于是有句“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溧阳县令萧楚才,得见此诗,竟不怕忤逆上司,把诗文中的“恨”字改为“幸”,防止了朝廷因为诗文内容导致对张咏误解而引来杀身之祸。

相关文章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随园诗话》(162)

    卷五(三)常州顾文炜有《苦吟》一联云:“不知功到处,但觉诵来安。”又云:“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深得作诗甘苦。...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硬读《随园诗话》(9)

    六 《随园诗话》原文: 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以为诗写性情,惟吾所适。一韵中有千百字...

  • 硬读《随园诗话》(3)

    卷一 一(上) 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

  • 硬读《随园诗话》(2)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 袁枚(1716-179...

  • 硬读《随园诗话》(5)

    二 《随园诗话》原文: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

  • 硬读《随园诗话》(4)

    卷一 一(下) 《随园诗话》原文: 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咏怀...

  • 硬读《随园诗话》(7)

    四 《随园诗话》原文: 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今日正宜知此味;当年曾自咬其根。”鄂西林...

  • 硬读《随园诗话》(6)

    三 《随园诗话》原文 前明门户之习,不止朝廷也,于诗亦然。当其盛时,高、杨、张、徐,各自成家,毫无门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硬读《随园诗话》(16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lf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