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四方【三】 静走凉山

作者: 午夜乱舞 | 来源:发表于2016-12-02 07:52 被阅读44次

    走四方【二】抵达西昌

    “我们犹如橄榄,唯有被粉碎时,才释放出我们的精华。”——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

    大山风光

    午后的阳光早已驱除清寒的雾气,天空湛蓝明净。破旧班车在崎岖蜿蜒的山路上颠簸前进。窗外的高山深谷放眼皆是。满眼的绿色低矮高山灌木丛林深处,很少看到建筑物,它还是千百年前那个样。仿佛进入的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无人星球。

    路途太过漫长,困顿中感到车内气温冷热不断交替。离开西昌,海拔骤然升高不少。唯有这敏感气温变化才让使人深信这是在高山旅行中,而不是回家。那称为家乡的地方也是藏在大山深处。南方小城镇,山岚四季常绿,一样的颜色。每次回去看望父母也是要坐很久的班车,窗外一样的是山水相连,无穷无尽。只是并不觉得寒冷,甚至还能记得某年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早上,班车从县城向深山进发,水气浓烈看不见太阳,因太闷热以致班车上的小风扇也无济于事的情景。

    车上还有一个从成都过来实习的学生。她从师范学院毕业后也许会在这边教学。其余的都是当地人,虽说不断汉化,但还是从服饰上很易分辨。白天为衣,夜间为被,形似披毡的察尔瓦是他们传统服饰。

    两个外地人,服饰鲜艳,在人群中尤为显眼。一个坐在前面被大人抱着的小孩,目不转睛地盯着看我们。也许这样的穷乡僻壤很少外来人进来。小孩总是天真好奇。一个穿着臃肿的老妇人,不断用手抓着袋装的泡凤爪吃。有时也递给一旁稍大的男孩,但他不要。

    男人们开始抽烟,气味在窄小的车箱内蔓延。日光下,尘土飞扬,青烟缭绕。这些他们都习以为常。

    她说,这里的治安环境不好,很少单独去某些较偏僻的乡村城镇。夜里基本不出门,除了日常用品外,从来不购物。条件不允许,能够维持生活就好。那些花俏的没有实用意义的商品这里是没有的。刚来这里给人的感觉就像时光倒流若干年。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商品百货超级市场,生活诸多不便。时间久了人就会变得清心寡欲。内心像天空一样清明,像山岚一样纯粹。

    在山上停留班车

    班车在高山上停了下来,原因不详。也许是山体崩塌,或道路凹陷。前面停下的车看不到尽头。三千多米的高山路途,寒气逼人。阳光明晃晃地照在脸上,却感不到温暖。推开斑驳的车窗,看到几个当地人在路边烧烤着土豆,然后一辆车一辆车地去卖。因常年交通不畅,住在附近的居民便烧烤一些土豆卖给过路人,挣取一些钱补家用。但那些烧烤得焦黄碳黑的土豆一天下来能卖几个呢?大约半个小时后,车辆开始启动进发。那些兜售土豆的妇人和那些冒着青烟的火堆便消失不见了。两旁又是大山深谷,没有人家。

    她说,如果是去支教,得和一些公益组织取得联系,否则以个人能力是很艰难找到支教学校,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虽然现在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但负面的事件也不少。不知身在何处,而她则到了实习学校。一所在路旁的三层楼小学。

    班车经过一个开阔盆地,远处的山上云雾蒙蒙。不久便到了昭觉县。已是下午四点,太阳要下山了。

    这个曾是州府的县城半个小时便能走完每个角落。在一个四川妇夫开的小宾馆住下,四十多块钱的事。宾馆没有其他住客,白色床铺冰冷潮湿。公共浴室,在三楼。放下背包,趁着天色未暗,匆匆洗浴过后便在街上闲逛。

    不愿归家的学生

    没什么行人,许多店铺生意清淡。老板们唯有打扫卫生消磨光阴。进入一间买布鞋的商店,以二三十元购得一双杂牌布鞋。对布鞋的舒适感情有独钟。站在街角上和一名网上相遇的支教老师联系,因来得突然,让他有点不知所措。现在他不再是站在台前的支教老师,而是幕后的公益组织工作人员。短暂的交流。他说明天可以和他一起跟车去一些学校。刚好有一个物资要发放。相约在革命碑前的三岔路口会面。

    提前熟悉路况,会面的地方离住的宾馆一两百米左右。逛到一所中学,刚好下课,一大群身穿满是污渍不合体的衣服的学生围着几个让人大倒胃口的劣质烧烤摊买烤鱼等吃。西斜的夕阳照在街上,把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在背阳处的一个小食店里吃了碗热面,身体略暖和。刚下课的一群小学生围着小商店门前的投币游戏机,玩的和看的都忘了时间回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四方【三】 静走凉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mf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