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法华经》
2、我慢自矜高, 谄曲心不实, 于千万亿劫、 不闻佛名字,亦不闻正法, 如是人难度。
——《法华经》
3、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
——《法华经》
4、如稻麻竹苇,充满十方刹,一心以妙智,于恒河沙劫,咸皆共思量,不能知佛智。
——《法华经》
5、佛前有花,名优昙华,一千年出芽,一千年生苞,一千年开花,弹指即谢,刹那芳华。
——《法华经》
6、说无漏妙法,度无量众生。后当入涅槃,如烟尽灯灭。
——《法华经》
7、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
——《法华经》
8、尽思共度量,亦复不能知;辟支佛利智,无漏最后身;亦满十方界,其数如竹林。
——《法华经》
9、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
——《法华经》
10、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华严经》
11、又知自心,如器中水。悟解诸法,如水中影。
——《华严经》
12、尘尘混入,刹刹圆融。
——《华严经》
13、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华严经》
14、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地藏经》
15、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
——《地藏经》
16、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
17、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金刚经》
18、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19、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金刚经》
20、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金刚经》
21、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五灯会元》
22、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五灯会元》
23、‘’乾坤大地,日月星辰,森罗万象。
——《五灯会元》
24、一尘飞而翳天,一芥堕而覆地。
——《五灯会元》
25、尘质摇动,虚空寂然。
——《楞严经》
26、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楞严经》
27、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楞严经》
28、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阿含经》
29、何谓不尽有为?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
——《维摩诘经》
30、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
——《维摩诘经》
31、正使三千大千世界,如来满中,譬如甘蔗竹苇,稻麻丛林。
——《维摩诘经》
32、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
——《圆觉经》
33、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圆觉经》
34、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佛说四十二章经》
35、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佛说四十二章经》
36、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佛说四十二章经》
37、具足总持百千三昧。住深禅定。悉睹无量诸佛。于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
——《无量寿经》
38、风雨顺时,谷稼成熟,一切有情,无病欢乐。
——《药师经》
39、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无边世界。
——《药师经》
40、不事余天,唯当一心。
——《药师经》
41、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坛经》
42、人性本净,为妄念故,盖覆真如;离妄念,本性净。
——《坛经》
43、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
——《坛经》
44、尽一切恶得须陀洹,然后布施远离诸苦,受苦众生令得解脱,怖畏众生令得远离。
——《僧伽吒经》
45、莫轻小恶,以为无罪,小恶所积,足以灭身。
——《法句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