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会对自己或对别人说“总是”“老是”“一直”“永远”“都…”等比较绝对化的话。
从语言表现出来的就是绝对化思维。
也就是觉得“再做什么都没用了”,也会产生很丧气甚至绝望的情绪。
绝对化思维的本质是什么呢?它跟人类对伤害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关。
如果对挫折的思考越绝对,情绪反应就会越大,悲观和沮丧的感觉就会越强烈。这会进一步妨碍我们往外去拓展生活。
我们会觉得看不到希望
我们会变得很悲观,因为觉得没有改变的可能
慢慢地,在这种思维下,生活就这样逐渐静止了。
所以,在语言上要避免这种绝对化。
用“有时候”代替“总是”
用“有些” 或“某一个”代替“都”
用“这次”代替“永远”
用“好几次”代替“一直”
至少,能先从语言上开始,提醒自己不要想事情太绝对,免得进了死胡同都出不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