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传》里提到这样一个观点:比起迪士尼乐园,人们对早餐燕麦的谈论更多。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诱因”。
奇巧巧克力(Kit Kat)是运用诱因最为成功的一个例子。
“休息一下,休息一下,给我一块奇巧巧克力”这句广告词在美国推出20年后,这一品牌走到了末路。
2007年,科琳·科拉克做了一些研究,她发现消费者在休息时喝完一杯咖啡后,会吃一块奇巧巧克力,在之后的几个月里,设计出新的广告:“我的咖啡呢”,某人手里拿着一块奇巧;“我的奇巧呢”,某人手里拿着一杯咖啡;总之就是广告不断地将奇巧巧克力和咖啡放在一起。
这一广告大获成功,主要原因就是诱因。你看,对美国人来说,喝咖啡是高频事件,有人一天喝好几杯咖啡。所以把奇巧巧克力和咖啡联系在一起,增加了人们谈论这款巧克力的诱因。
大家熟知的广告还有哪些呢?红牛和开车场景相关;脉动和不在状态相关;把你的产品和高频事件相关,你的产品曝光率就会得到提高。
同时,我还联想到现在很多音频讲书,大约40-50分钟,把整本书的精华内容讲给听众。比如听樊登老师讲书,你一般都会在什么时候听?
或许你会说在上下班通勤的路上听,或许你还会说运动的时候听……而目前,我一般都是做饭的时候听。把听书这件事和高频事件(通勤、运动和做饭)联系在一起,是不是很吸引大家去谈论呢?
比如,今早我做早餐时,用了30分钟(2倍速)听完了这本书。
樊登老师举了很多我们生活中的案例,来解析传播力的六原则:社交货币、诱因、情绪、公开性、实用价值和故事,让这本专业的商业书变得易于理解。
而听完一本书,我通常会发在朋友圈里,跟大家说我做饭的时候听了一本书,既涨了见识,又充分利用了时间。大家再不要说没有时间听书啦。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邀你扫码免费听好书,本次买1年送2年的活动,实在是力度空前。
世界正在悄悄犒赏读书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