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极具沧桑感的古诗词

作者: 镠镠的爱 | 来源:发表于2018-03-01 17:03 被阅读121次

    人的情绪无非就那么几种,但是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意境却有千千万万种。沧桑感就是其中一种。不知道那些读来让人不胜唏嘘、感慨莫名的古诗词,大家都读过哪些?

    今天我来盘点一下个人认为的那些极富有沧桑感的古诗词。

    其一、十五从军行

    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这是一首乐府诗,是我所读过的可以说是最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叙事诗,没有之一。从时间上来讲,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的故事。从十五出征到八十高龄回家,这期间他没有回过家,他到过哪里,经历了什么,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是仍能想象得出战事的频繁,兵役的繁重。从空间上来讲,垂垂老者终于可以回家,开始他的返乡之旅,在村口,在自家,出院门东向而望。可能是在村口,他碰到了村里人,并问对方家里还有什么人。在家里,他看到这样的景象:兔子从狗洞里钻入,野鸡在房梁上乱飞。院子里长着野谷,井台旁长着野葵。在大门外,他只看到自己泪湿衣裳。那些松柏下的累累之冢是谁家的?他的家人去了哪里?家里为何破败成这个样子?没有人能回答他。全文没有一个字描述战争的残酷,没有一个字鞭挞当局的黑暗,然而读来全是血泪斑斑的控诉,字字沉重。战争带来的,不是阔别家乡六十五年老兵一家的骨肉分离,家破人亡,而是整个社会的动荡与挣扎。“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几乎同时期的曹孟德会告诉你——这就是战争。

    其二、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有多少人的梦想都是这样,愿为圣明分忧,愿立不世之功,不惜马革裹尸还,不惜百万头颅血。然而圣明似乎有意要与之背道而驰,让其一生的梦想化为泡影,化为近乎苍凉的呼喊。这个一生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的浑身是胆的男儿,有跟曹彰一较高下的雄心壮志,有超越卫青、李广这样名将的远大抱负,但最终却落得个路旁卖瓜、门前种柳的下场。这样的境遇,也许只能让人扼腕悲愤,但让人无比心酸倍感悲凉的是,即使遭遇了这样的不公待遇,他还梦想着可以为国家效力,只要组织召唤,枕戈待旦的他一定还能冲锋陷阵!当然,这只是梦想罢了。别说他把铁衣擦拭得闪闪发光,就是擦破了也没有人问津!倘若王维还是那个在辋川别业里那个“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王维,倘若他没能奉命出塞,没有担任节度判官,没有一年的军旅生涯,便不会有这样语气苍凉又丹心卫国的大将军了。

    其三、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早些年最不喜欢的诗人就是杜甫,觉得他整天唠哩唠叨,同情这个同情那个自己穷酸得要死却不知道。最关键的是,凭什么他跟李白一样混社会,都经历了大唐盛世和安史之乱,李白却是那样的飘逸恣肆,乐观向上,而他为什么总是愁容满面,穷困潦倒?他们的所见所闻没什么不同,可是性格差异为何如此之大?等后来自己也去混了社会领略了些生活的滋味,才明白杜甫的穷困愁苦。杜甫的坚持,杜甫的抱负,杜甫的担当,可能是李白所没有的。他们一个是独善其身,超然物外,遁世去了;另一个是始终想着兼济天下,普渡苍生,出世来了。也许杜甫可以写得出李白的豪迈不羁,但是李白却写不出杜甫的沉郁顿挫,这是个人的三观决定的。一辈子写尽了社会动荡、生活凄风苦雨的杜甫,在《赠卫八处士》里也不例外。安史之乱三年后的某一天,杜甫去拜访了他二十年前的某位卫姓朋友。二十年前,他的朋友还没结婚,二十年后他朋友的女儿可以张罗着给父亲的朋友做饭。二十年前他们的朋友也许还意气风发,二十年后他们的朋友有一半已经名在鬼录。虽然时隔二十年,但是朋友的情谊从来没有改变过,这些细节体现在在卫八处士见到杜甫而吃惊的惊呼中,在他为杜甫的夜雨剪春韭中,在他为杜甫感慨二人会面艰难而痛饮十觞中。这都让颠沛流离的杜甫感到亲切,感到温暖。但是明天他们又即将分别,世事茫茫,谁知道会怎样?“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是真的。

    其四、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生在南宋末年的辛弃疾,少有壮志,立志要“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为此,21岁的他就能组织两千余人参与耿京的起义军。22岁时,当他得知耿京为叛徒所杀当即率领五十多人奔袭敌人几万人马的军营并将叛徒擒拿,一路送至建康,交与国家处置。这些举动,都曾让他名重一时。等到25岁真正入仕南宋朝廷时,在最高决策者的对金的妥协与忍让中,在与最初理想大相径庭的宦海沉浮中,他的梦想一再破灭。他曾是横刀立马的勇武少年,曾是羽扇纶巾的豪迈词人,曾是挥斥方遒的意气书生,最终却苦笑着发出这样苍凉的悲叹:书读多了耽误人!这到底是谁之过,让一个豪放之人改走婉约路线,让始终微笑的人也会哭泣?

    其五、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

    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断云悠梦事茫茫。

    坏壁旧题尘漠漠,泉路凭谁说断肠。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陆游20岁时与唐琬结为夫妻,后被其母强行拆散,这成了陆游一生的伤痛。“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等等,都可以证明。而《钗头凤.红酥手》几乎就是悲剧爱情诗歌的范本,沈园更是成了伤心地的代名词。由此可以看出陆游是有多伤。四十多年前的某一天,年轻的陆游也许是和唐琬一起来的沈园,那时候他们琴瑟和鸣,陆游也正意气风发,所以可能是心情极好,所以他在沈园的墙壁上题了一首诗。诗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是肯定是欢快的,向上的。四十多年后,身为老人的陆游再游沈园,昔年欢快的情景似乎历历在目,只是那个同游的人已经不在了,就连这园子都已经换过三回主人了。虽然浮沉无数,也明白世事无常,但陆游还是受伤了。此情此景,如何不怅然?希望之火燃起,又被现实无情扑灭,与其东想西想,不如青灯古佛。陆游的爱情,就是曹雪芹所谓的“纵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其六、浣溪沙.六郡良家最少年

    六郡良家最少年,戎装骏马照山川。闲抛金弹落飞鸢。

    何处高楼无可醉,谁家红袖不相怜?人间那信有华颠。

    有这样一个鲜衣怒马的少年,是良将、羽林倍出的六郡少年之一,英姿飒爽的戎装骏马让秀美山川为之失色。这个狂傲自负的少年,他甚至用金弹射猎飞鸢,在高楼上长醉,惹无数红袖怜爱。他放浪形骸,狂放不羁,是万众瞩目的明星,是少女目光追随的偶像。他这样一个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少年,怎么会相信人间有梨花染白头这种事呢?倘若少年真的只是这样一个大大咧咧的乐天派,为什么还要去想生与死这样的问题呢?既然想了,就说明他的狂傲自负不过是掩人耳目。少年的内心也许很痛苦,很煎熬。他为什么痛苦、煎熬,我无证可考,但总觉得始终快乐的人忧伤起来,就显得苍凉。少年就是这种带着隐隐忧伤与沧桑的神秘人。

    怅然,沧桑,这是情绪的故事。也许,每个人真正可以放飞情绪的地方,是在字里行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极具沧桑感的古诗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cn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