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宝贝的家庭作业之一是命题作文,题目“老师,我想对您说……”。文中,宝贝写了这样一段:“记得一次半期考试后,您居然选我来担任(语文)组长,我在语文、数学、英语中最不喜欢的就是语文这一科。可是上您的课久了,我发现语文课比数学课和英语课有趣多了。在您的手里我的语文成绩一下子上升了许多。”看到这一段,我第一反应是,这小马屁拍得让人如沐春风啊。有对老师慧眼识人后自己难以言表的喜悦的表达,又通过对语文课由不喜欢到感兴趣,再到成绩提升,侧面表扬了老师的上课质量。忍不住分享到微信好友群里,朋友们的反应也是“马屁拍得好,老师很高兴。”
重复将宝贝的作文回顾了几遍,发现宝贝通篇都是对自己所看、所想真情实感的表述,发自内心表达了对任老师的崇敬和感恩,以及对老师教育方式的认可。比如:“您从四年级开始管我们这个班,以前那些不自觉的同学,您能让他们自觉起来。”“刚开学的时候您告诉我们要买草稿本,……。当时我在想草稿本,您是想让我们抄课文吗?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上新课时要写生字。我觉得这个方法很好,回家做作业的时候字就不会错了。”“任老师,您对我们这个大家庭付出了许许多多的心血,我想大家一定会用好的成绩来回报您的!”禁不住对自己最初产生的“拍马屁”观点有些厌恶了。做“成人”久了,看待事情总会第一时间分析利弊,权衡得失。一个10岁孩子的作文,落在“成人”的眼里,“真情”变成了“马屁”,脑中所想是老师看后会很高兴,高兴之后可能会对孩子多照顾些吧。
细细想来,孩子写作文,只是单纯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对老师的真切喜爱,并没有我们“成人”那么多的后续想法,更没有故意拍老师“马屁”。不禁有些后悔当着孩子的面,评价她的作文拍老师“马屁”了,这是不是会引导孩子过早的走上“成人”的道路呢?
想起前不久网上流传甚广的一句话“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依旧少年。”愿自己能逐渐拾起丢失的童心,以双眼纯粹看世界,以初心单纯感受世间的一切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