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学《长物志》第108天2022年8月23日
卷七《器具,糊斗》
【题解】
装糨糊的糊斗为文房用具之一,是缄封或贴书写文稿必不可少的用具。文震亨列出了带有提把、瓮肚如酒杯、下有三足以及回纹小方斗四种糊斗,真让今天的我们讶异于古人想象力之丰富,如此简单的物件,却有如此多的花样。
【原文】
有古铜有盖小提卣大如拳①,上有提梁索股者②;有瓮肚如小酒杯式,乘方座者;有三箍长桶、下有三足;姜铸回文小方斗③,俱可用。陶者有定窑蒜蒲长罐④,哥窑方斗如斛中置一梁者,然不如铜者便于出洗。
【注释】
①卣(yǒu):古代酒器。
②提梁:两耳之上的横把。索股:绳索扭结状。
③姜铸:宋代姜氏铸造的铜器。
④蒜蒲长罐:形似蒜头的长方形罐子。蒜蒲,蒜头。
【译文】
糊斗有古铜制的拳头大小的有盖小提卣,上面有绳索的横把;有瓮肚如小酒杯,下有方座的;有三箍长桶、下有三足的;有宋代姜氏铸的回纹小方斗,这些都可使用。陶制的有定窑蒜头形长方罐子,有哥窑产的如斛中置一梁的方斗,但斗不如铜器便于清洗。
卷七《器具,蜡斗》
【题解】
蜡斗是宋元时期的东西,在文震亨的时候已不使用,只是当作古物来收藏。
【原文】
古人以蜡代糊,故缄封必用蜡斗熨之①。今虽不用蜡,亦可收以充玩,大者亦可作水杓。
【注释】
①蜡斗:用以熨蜡使之熔化的器具。
【译文】
古人用蜡代替糨糊,所以封口就要用蜡斗熨烫。现在虽然不用蜡了,但也可以收藏蜡斗来供赏玩,大的蜡斗也可用作水勺。
卷七《器具,镇纸》
【题解】
镇纸是书写绘画时用到的器具,文震亨的介绍较为简单,只提到材质和造型,并做出雅俗之分。明高濂《遵生八笺》中介绍了更多样式和材质的镇纸。镇纸用以压纸,起源于古人对小型青铜器、玉器的珍赏,放置案头,随时把玩,所以经常拿来压纸、压书,后来发展为文房用具。镇纸多做成兽形。中国人使用镇纸的年代可以上溯秦汉,历经漫长的历史,镇纸雕琢工艺分出了刻画、刻书、浮雕、圆雕、光板等几十个门类,因各地风俗、各朝代流行不同而异彩纷呈。
【原文】
玉者有古玉兔、玉牛、玉马、玉鹿、玉羊、玉蟾蜍、蹲虎、辟邪、子母螭诸式,最古雅。铜者有青绿虾蟆、蹲虎、蹲螭、眠犬、鎏金辟邪、卧马、龟、龙,亦可用。其玛瑙、水晶、官、哥、定窑,俱非雅器。宣铜马、牛、猫、犬、狻猊之属,亦有绝佳者。
【注释】
①子母螭(chī):大小两螭。螭,古代传说中无角的龙。
②狻猊(suānní):兽名,狮子的别称。
【译文】
玉制的镇纸有古玉兔、玉牛、玉马、玉鹿、玉羊、玉蟾蜍、蹲虎、辟邪大小两螭等样式,最古雅。铜制的有青绿蛤蟆、蹲虎、蹲螭、眠犬、鎏金辟邪、卧马、龟、龙,也可用。玛瑙、水晶、官窑、哥窑、定窑产的瓷器,都不是雅器。宣铜制作的马、牛、猫、犬、狻猊这一类的,也有极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