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课堂
“主问题”的设计

“主问题”的设计

作者: 苏娜一林夕 | 来源:发表于2020-01-02 21:33 被阅读0次

    艺术地设计“主问题”,是进行课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法。

    所谓“主问题”,就是课文阅读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欣赏的重要的提问。

    “主问题”的重要教改意义是克服课堂上的“碎问”“串问”,将长久以来教师那种“追问”式的教学局面改变为学生研讨式的教学情景。

    如《桃花源记》一课,三个主问题:

    1.晋太元中,渔人进入桃花源听到了什么?见到了什么?感受是什么?

    2.在“忘”和“逢”之间,在“志”和“迷”之间,陶渊明要表达的是什么?

    3.同学们,你认为桃花源是真的吗?桃花源是假的吗?理由何在?

    这一个“主问题”牵动对全篇课文的深刻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品读课文的质量,凝聚学生的阅读注意,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

    学生需要顺着作者的文字轨迹,在文本中直接提取信息,将文字符号想象为一幅幅图景,即桃源之景、桃源之人和桃源之生活。课堂上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在感知层面“统摄”文本,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复现了文本所提供的语义图景,初步感受到桃花源中人的生活。

    第二个“主问题”形成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板块,形成明晰的课堂教学思路,形成学生呈主体性参与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叶圣陶先生说:“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噜里噜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这个问题的设计就是指向深层信息理解的问题,引导学生突破语言的硬壳,体察作者独运的匠心,从而破译作者的精神密码。

    问题2在“忘”“逢”“志”“迷”这四个字有着强烈的暗示和隐秘的联系,之前不记路,结果看到了桃花林,探寻到了桃花源;现在处处做标记,结果谁来找也找不着,为什么呢?耍想回答这个问题,需要链接一系列的背景知识。其一,学生需要了解时代背景,自秦以来,朝代更迭,东晋末年以来,更是战乱不息,老百姓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其二,学生需要了解作家的生平经历,陶渊明的“忘”是有名的,“欣然忘食”“忘怀得失”“聊用忘华簪”,作者一生不计名利得失,逃禄归耕,长隐田园,远离污浊的官场;其三,学生还需要了解作家的思想,“陶渊明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并又追慕阮籍无君无臣、无富无贵的社会理想,接受过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素怀高洁,久慕淳风。通过这样的链接,学生“豁然开朗”,与作者心灵契合:作者呼唤的是一个理想国,呼唤的是一个东方的乌托邦,呼唤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安宁。课堂上学生会收获得深一层的哲学思考:在“有意”和“无意”之间,超凡脱俗的美不是有心追寻得到的,而是无意中发现的,这就是陶渊明的境界。

    第三个“主问题”激发思考,引发讨论,深化理解,强化创造,形成波澜,酿造课堂教学的高潮。

    “你认为桃花源是真的吗?桃花源是假的吗?理由何在?”大家莫衷一是。大概分为三种情况:1.认为渔人找不到,太守找不到,刘子骥找不到,无论是世俗之人还是高洁之士,都有心寻找却无所得,所以桃花源是假的。2.认为桃花源是真的,只是不知道其具体的方位究竟在何处,依据是陈寅恪等学者研究的史料,证明陶渊明之记是西晋末年战乱频繁,老百姓避世生活的真实写照。3.还有学生用的是假设推理的方法,他们认为桃花源是假的,理由是假如桃花源是真的,被找到了,桃花源之谜就消失了,只有找不到,桃花源之谜才会永远在那里,永远在读者的心里,让后人去追寻。

    李震先生说语文教学要“通过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交流的美丽状态”,课堂上教师就是要善于用问题让学生的思维与文本、教师思维进行碰撞、交流,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和学习力。

    教师在研读文本设计“主问题”时,要清楚问题不是让学生知道结果而是让学生知道如何去思考,思维的过程比结论更重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主问题”的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eca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