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桥巷万福来皮箱

作者: L乚桃花盛开的春天 | 来源:发表于2021-06-25 13:32 被阅读0次

    清代同治年间,杨桥巷有一位姓李的手工业生产者,前往台湾谋生。看见台湾人制作全皮箱,制作皮箱场所和工具都很简单,工艺也不复杂,就学艺制作皮箱,因为当时福州没有人会做皮箱,卖的全是由台湾贩运来的,又称台湾箱,几年后,他将全套工艺学到手,回来后就在杨桥巷开起万福来皮箱店,招收学徒10多人制作皮箱,开头基本按照台湾箱模式生产,品种只有装一般衣物的一种。虽然品种单一,式样简单,却是过去嫁女的妆奁中不可或缺的物件,所以销路还不错。

    到清代光绪年间,万福来传到李誉骥手上时,在品种,规格,用途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他把单一装衣物的全皮箱,发展成为大小规格,不同用途的皮箱。有大尺码的大皮箱,也有轻巧扁平,装名帖拜客用的小型箱,还有装朝冠的圆形帽箱,装契约,票据的长方小箱,装金银首饰的枕头箱等。改原来的单把锁为双把锁,对皮箱外面的颜色,也从单一的红朱,变为仿脱胎漆器的五颜六色,有珊瑚,黑推光,紫推光等,箱面的图案也改为用生漆绘上山水,花鸟,亭台楼阁及人物故事,极富装饰性,更受人们欢迎。

    万福来有自己一套工艺规程:用的牛皮必须是柔软黄牛生皮,经过矾制,涂上生漆润美观,打底必定用生漆调茹粉和江南粉,绝不用糨糊,制作的箱子,收藏丝绸皮裘,绝不会被虫蛀。

    清代光绪十六年(1890年),朝廷也闻知福州全皮箱的声誉,派闽籍官员陈璧回乡,选召万福来的徒弟陈云苍,赵公璧二人进京制作全皮箱,所有原材料均由李誉骥供应。从此,万福来的名声更大了!

相关文章

  • 杨桥巷万福来皮箱

    清代同治年间,杨桥巷有一位姓李的手工业生产者,前往台湾谋生。看见台湾人制作全皮箱,制作皮箱场所和工具都很简单,...

  • 杨桥巷林觉民、冰心故居

    林觉民、冰心故居位于福州三坊七巷的杨桥巷(现改为杨桥路),该宅院1983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

  • #漫步福州#三坊七巷(中)

    文/珍珠兰 杨桥路东起东街口,西至双抛桥,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条巷。今“三坊七巷”的“巷”,都有称“坊”或“里”...

  • 万福巷

    冬天还没开始,这个城市已经慢慢的失去温暖。一阵阵的凉风里,林伊伊站在熟悉的巷子里发呆。其实她也知道这样的等待可笑又...

  • 第16集 万福桥

    《撩开夹门关的面纱》第二篇 铜浇铁铸的骨骼 第八章 万福桥 万福桥俗称新桥,1909年开建,1914年初通,192...

  • 游万福桥

    金秋艳阳近江边,烟波浩渺水连天。 廖沟美景不胜收,万福新桥绽新颜。 垂柳渔舟人谓闲,岸芷湾幽长草间。 万紫千红花世...

  • ☞♥【养育巷往事】♥☜

    回忆:养育巷太平桥南堍有条巷叫洙泗巷现在知道的人可能很少了。洙泗巷九号(后改名为太平桥弄)。洙泗巷走到底是新开河桥...

  • 爱与觉民(一)

    1895年,甲午战争的火药味还没有完全散去。福建闽侯著名的七巷之一——杨桥巷,方家老宅里,热闹喜庆。十月初十,方家...

  • 七绝.怀念

    为有湘潭无限娇,杜鹃花逝复妖娆。 長江流水波依旧,还到当年万福桥。

  • 杨家巷

    四月,春暖花开的时节。 天空已经褪去了它深邃的帷幕,取而代之的是胭脂红的云霞,沈嘉兮背着书包懒散的走在火车轨旁,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桥巷万福来皮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efo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