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贤贤易色:见贤思齐,见君子而后焉然!内心向善,见善去恶。
事父母能竭其力:孝是为仁之本。
事君能致其身:忠是事上的根本。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介子推。传清明节就是为他而设。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诚信是与人交往的根本。孝、忠、信。由孝到忠再到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为学,成人,成君子的必由之路。阐述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学的重要内容是立德,修身,成己,成物。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君子不重不威,学则不固:重是厚重。威是威严。固是牢固,坚固。我理解重是内,威是外,内厚则外威。就像我们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内在的状态决定了有什么样的表现。内在状态修不好,则所学就没有内化,浮于表层。就像无根之萍,经不起风吹浪打。就像我们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学点三脚猫功夫,用一次两次有点小效果。用的次数多了,或者碰到大问题了,立刻技穷了。
主忠信:为人谋则忠,与朋友交则信。人道惟在忠信二字。
无友不如己者: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友所以辅仁,以其仁德,境界高过自己。
过则勿惮改:有过速改,不畏难。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则改之。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我以前承认自己做得不对非常难,要解释了再解释,越解释越复杂。读过巜论语》的这些句子后,我认错认得可快了。因为我想成为君子,不想成为小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