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宁】奋斗的穆斯林:伊斯兰教

作者: 江岚_美国 | 来源:发表于2020-03-12 21:25 被阅读0次
    土耳其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

    地理位置,意识形态,哲学思想、宗教起源都最接近的三大一神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却是相互争斗迫害最多,最无法彼此理解的宗教。背后的原因是地缘政治利益冲突和排他性宗教思想所引发的宗教战争积累的历史恩怨。

    伊斯兰(Islam)这个词的意义是:“当一个人的生命顺从了神,和平就会降临。” 遵循伊斯兰的人就称之为“穆斯林”,他们的目标是修成生命对神的完全顺服。伊斯兰教把“安拉”尊为唯一的神,穆罕默德这个伊斯兰教创始人是“神”最高也是最后的一个代表(先知)。

    穆罕默德是神“安拉”的宣讲者和布道者。他生活在一个野蛮而无知的时代,纵情狂欢与纷争流血相纠缠。穆罕穆德以神的名义引导阿拉伯人尊重道德、控制自我,要求人们终止贪恋淫荡的行为、建立平等公正的社会秩序。

    由于穆罕默德毫不妥协的宣扬一神论,威胁到了麦加多神信仰者的利益,因此他和他的信众被视为异教徒而受到迫害与驱赶。在对麦加人的躲避和迁徙中,他完成了从先知到政治家的角色转变。他以超群的信念和政治技巧将数个部落团结成联盟,最后在与麦加人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并继而征服了整个阿拉伯世界。穆罕默德唤醒了阿拉伯人,建立了伊斯兰教,他的信徒们更是随后建立了一个扩及亚非欧的庞大帝国,从而使伊斯兰教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诵读古兰经的穆斯林父子

    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是《古兰经》,“古兰”的阿拉伯语原意是朗诵。所有的宗教经典几乎都是用文字记录和表达的,但是《古兰经》却需要结合阿拉伯语的诵念才能产生强大力量。因为《古兰经》的行文是结合阿拉伯语的节奏、声调和韵律编排的,朗诵而非默读才能产生神秘的催眠和鼓舞效果。穆斯林相信《古兰经》是天使加百利的神诫,是神对世人宣示的声音。《古兰经》不关注历史和形而上,只是着重神的宣告,是神以第一人称说的话,是所有穆斯林行动的指南。世界人数第二多的庞大信众让《古兰经》成为世界上最常被人朗诵的一本书。

    伊斯兰教的神学概念与犹太教和基督教基本一致,《古兰经》承认旧约和新约中较早的启示。伊斯兰教认为“安拉”是唯一的神和真主,不信神的后果是可怕的,真主创世并造人,人必须屈从于他,毫无保留的把自己托付给真主。和基督教一样,伊斯兰教相信最后的审判,《古兰经》有鲜明对比的关于天堂与地狱的描写,而真主是最后的审判者和惩罚者,他是仁慈与严厉的统一体。

    关于神的单一性、神启示的十诫(生活戒律)、“爱人如己”的黄金法则,伊斯兰教与犹太教、基督教是一致的,分歧产生在神对人启示的第四个阶段,也就是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所启示的:如何关爱他人。伊斯兰教是一个强调行为重于观念的宗教,《古兰经》清楚的告知他的信徒应该怎么行动,规定了穆斯林与神交流的5项基本原则:信仰的告白--“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正规的祈祷--一天五次规定时间(周五正午集体到清真寺),面朝麦加方向净身伏拜祈祷;遵守斋月--健康的穆斯林要在圣月日落前禁食;慈善天课--对富者抽取慈善税以帮助有需要的人;朝觐麦加--有条件的穆斯林一生至少去一次麦加圣地朝圣。

    阅读古兰经的穆斯林女子

    《古兰经》不仅是穆斯林精神的指引,还是法律的纲领。伊斯兰教把政治加入了信仰,把宗教融入了社会。经济上,伊斯兰教重视经济发展和商业贸易,鼓励公平竞争、遗产分享、禁止利息。奥斯曼帝国的强大富饶和阿拉伯文明的灿烂以及中国回民的经商传统,与此不无关系。

    妇女地位上,虽然允许多妻制,但是要求婚姻必须得到妇女的许可并平等对待每一个妻子,并将之神圣化。这在穆罕默德所处的那个战争导致男少女多、且妇女地位极低的时代背景下,实际上是对妇女的一种尊重、解放和进步。而强制要求妇女戴面纱和男女隔离,并未在《古兰经》中有明确的规定。诸如鞭刑、石刑等严酷的伊斯兰法律和圣训,往往伴随有其他约束或通融原则(如通奸必须有四个不可怀疑的证人等),主要是为了对违犯社会道德的恶劣行为起吓阻作用。

    种族关系上,伊斯兰教是宽容的,强调所有的穆斯林在共同的信仰下的平等。这也是伊斯兰教在非洲和黑人中得到广泛支持的原因。

    在武力使用上,由于穆罕默德所处的残酷时代以及面对的暴力压迫,作为同时具有政治家和军事领袖的宗教先知,他的圣训确实并非和平主义的。他主张以武力对抗侵略和敌人并坚持到底,把维护宗教进行圣战而死亡者视为烈士。但是他并不推崇无差别的屠杀,同时谴责对老幼妇孺的伤害和非正义的暴力。

    残酷的宗教战争

    《古兰经》并不强制改变他人的宗教信仰,但要求通婚者必须皈依穆斯林。穆斯林拒绝基督教徒对他们崇尚暴力的指控,指出在伊斯兰教统治的记录中,不乏各种宗教信徒和平自由的共同生活的历史,并认为历史上伊斯兰教使用武力的记录并不比基督教更黑暗(客观的历史学家并不否认这一点)。

    穆罕默德死后,伊斯兰教分裂为主流的逊尼派(占87%,现主要集中于中东,土耳其,非洲以及亚洲)和什叶派(拥护穆罕默德女婿的教派,主要存在于伊拉克和伊朗),以及关注内在的神秘主义苏菲派。

    伊斯兰教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并催生了灿烂的阿拉伯文明。东西方文明在这个曾经的世界地理和贸易的核心地带的交汇与碰撞,从而产生了无与伦比的文学、艺术、科学和建筑成就。

    如今,伊斯兰教也是世界宗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伊斯兰教徒的增长率和年轻化程度是所有宗教中最高的。极端的原教旨主义和狂热恐怖行为是在某些政治势力操纵下,对《古兰经》的片面解读与歪曲所导致的,是与伊斯兰传统教义和包容精神背道而驰的,并不能代表穆斯林的主流和真正的信仰。相信伊斯兰教中的有识之士,一定能够带领广大穆斯林,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回归到宽容、公正、平等、仁爱的和平之路,再次创造伊斯兰教的辉煌。

    群鸽环绕下的清真寺

    最后的总结

    迄今,《宗教的智慧1-5》五篇对于世界七大宗教思想的简单梳理和分享告一段落了。正如我在另一篇《轴心时代》读书笔记中谈到的体会,再次复述如下,作为这个特殊的春节隔离在家阅读这几本宗教神学著作的最后的总结。

    人类必定需要信仰,可能需要宗教,但是未必需要教会和教义。正是因为宗教机构这个人造的组织,打着“神”倡导公平正义的人性光明的幌子,却掺杂了太多人性贪婪与欲望的阴暗,往往与权利和政治纠缠在一起,从而制造了许多狂热而非理性的宗教灾难与冲突。以解决人类痛苦和焦虑为目标的宗教,在宗教机构和政治精英的操纵和煽动下,演绎出一场场疯子与骗子的游戏和闹剧,带给了人类太多的迫害与控制。

    宗教的轴心时代起源于对暴力的反思和撤退,所有宗教共同遵循的“金规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情、尊重和包容是所有信仰共同的理想,是反对贪婪、自负、仇恨、暴力和自我中心主义(排他性)。宗教经典中的个别关于经文被原教旨主义者利用,来为邪恶的恐怖主义杀戮作辩护,是背离宗教的根本出发点的。反省与变革是宗教发展的必然,慈悲与同情才是宗教思想的核心,应将暴力与排他的宗教思想进行现代化的改造。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被某些学者认为将开启人类历史上第二个精神的“轴心时代”。网络革命下的信息互通、全球化的贸易繁荣,使得世界从未如此的接近,融合从未如此的频繁,经济和科学得到了蓬勃发展,人类文明处于几千年来最光辉的时刻。同时,文明冲突导致的大国博弈、种族矛盾带来的民族分离、原教旨主义引发的恐怖暴力、科学祛魅后的信仰缺失,也引发了伦理与道德的危机、新的冲突与战争、非传统安全威胁与生态灾难。近来施虐澳洲的大火、非洲的蝗灾、神州的疫情,难道不是大自然对于人类对地球过度的开发和对生命的不尊重所施予的惩罚?

    最伟大的时代孕育最深刻的思想。在这样的世界大变革之下,找回迷失的心灵,重拾轴心时代的包容精神,打破宗教的隔离,实现文明、民族与宗教的大融合,回归公正、尊重和同情的本源,共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将是拥有世界上最伟大包容精神的中华民族不可推卸的责任与挑战。

    爱与和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永恒的主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春宁】奋斗的穆斯林:伊斯兰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eqgj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