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特别佩服有智谋的人。可是随着读书的深入,慢慢开始思考智与谋一样吗?智,在词典里解释为考虑问题周到、严密;有远见。而谋则解释为计划、计策、主意或设法寻求。从字面看,两个词最大的区别就是“远见”。
通过读书,我慢慢地体会到智与谋不仅仅是远见的区别。我国自古就讲究“一阴一阳之谓道”。我认为“智”如果是阳,那么“谋”就是阴了。智属静,以不变应万变;谋属动,要察时观势。所以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出于怎样的本心:为己还是为人?
产生这种想法,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读到卷十九中对张汤的一段记述,更准确的说是因为书中的一个字“舞”。
“是岁,中大夫张汤为廷尉。汤为人多诈,舞智以御人。时上方乡文学,汤阳浮慕,事董仲舒、公孙弘等。以千乘兒宽为奏谳掾,以古法义决疑狱。所治,即上意所欲罪,与监、史深祸者;即上意所欲释,与监、史轻平者;上由是悦之。汤于故人子弟调护之尤厚;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是以汤虽文深、意忌、不专平,然得此声誉。”
从上面这段话我们不难看出,张汤虽然获得了好的声誉,他的声誉是建立在“诈”的基础上的,他是在“舞智”。我在想,司马光先生为什么要用一个“舞”字呢?“舞”在字典里有一个解释就是“耍弄”,比如舞文弄墨。那么也就是说张汤在耍弄“智慧”。作为一个廷尉,裁决案件不是依照律法,而是凭借皇上所好。皇上想要从宽解脱的人,就把他交给执法轻平的监、史审判;如果是皇上想要加罪处治的人,就把他交给那些执法严苛的监、史审判。对于自己老朋友的子弟,细心关照;对于那些重臣,他问候请安不分寒暑。他这样获得的好名声,在大臣汲黯认为:他身为公卿,上不能褒扬光大先帝的功业,下不能抑制天下百姓的邪心,使国家安定、百姓富裕。说到底,他只是给自己谋划了一个好名声,而对于国家和百姓是没有贡献的。汲黯甚至说他“以此无种矣”,骂他“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像这样的“智”与“谋”的较量在书中还有出现,比如公孙弘和董仲舒二人之间的一段故事。董仲舒作为一代大儒,看不起公孙弘的阿谀奉承,公孙弘就很嫉恨他。当时有一个胶西王刘端骄横恣睢,公孙弘就推荐董仲舒去胶西为相,想借刀杀人。但是他的“谋”被董仲舒识破了,董仲舒就以生病为由不去胶西,也避免了一场灾难。
大智若愚,有大智的人之所以能够以静制动,是因为他们心里装的不是自己,把自己的生死与利益置之度外,才能够泰然处之。而“舞智”的人,也就是精于谋划之人,往往是为了自己的命或者利,所以更多的时候会患得患失,自然就会失去定力,也就没有了远见。利令智昏恐怕就是说的这类人吧。他们不是没有“智”,他们的“智”是被“利”掩盖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