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彝陵之战》

作者: 击文 | 来源:发表于2019-02-25 11:00 被阅读146次

东吴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刘备得报,哭绝于地。众人唤醒,誓同东吴不同日月,众人力劝不从。遂亲率大军,以倾国之力,发兵东吴。攻城夺地,势如破竹。

孙权大惊,有人推荐书生陆逊,乃有大才,昔日大破关羽,其谋皆出于伯言,可退敌。孙权力排众议,拜陆逊为东吴大都督。

陆逊深知刘备兵力强大,锐气正盛,居高守险,避其锋芒,坚守不出。任其辱骂,一退再退,伺机破敌,拖到两月之余,已是盛夏。

刘备劳师远征,兵士酷暑难耐,障气缠身,十中有三,取水不便。无奈皆移于山林茂盛之间,近溪傍涧之地,待过夏到秋并力再战。

陆逊看刘备四十余营,皆移于山林密处,依溪傍水而歇,心中大喜,吾计成也。

遂下令每人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焰硝,各带火种,各执枪刀,一齐而上,但到各营,顺风举火,连烧四十余营,火光冲天,喊杀一片,刘备军中大乱,死伤无数,败走白帝城,悔恨而亡。

刘备之败,心中只有义弟,却忘了自己的位置,身上的重担,和千万的子民,孰轻孰重不分,良言进不了耳,刚愎自用,一意孤行。

其正是:

桃园结义世流芳,牵连无数好儿郎。

悔恨成疾一命亡,蜀中再无仁君王。

三国之《彝陵之战》

相关文章

  • 项目管理说事--夷陵之战的启示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三国“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

  • 为什么是夷陵

    为什么是夷陵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吴蜀政权之间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也是中国古代战...

  • 三国之《彝陵之战》

    东吴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刘备得报,哭绝于地。众人唤醒,誓同东吴不同日月,众人力劝不从。遂亲率大军,以倾国之力,发兵...

  • 曹仁:三国时叱咤风云的大将

    决定三国走向的三大战役,乃官渡,赤壁,彝陵也。其实,真正导致“天下三分”的战役,是彝陵之前的“襄樊之战”! 最初是...

  • 战国七雄之著名战役

    齐魏之间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秦楚之间的彝陵之战和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这几战造成了地面分割。 河西之战 河西之战是...

  • 曹魏联盟的成功之本----官渡之战

    三国演义中有三大战役,分别是官渡、赤壁、彝陵发生的战争。现在,我们就来讲一讲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历时九月,只因曹操...

  • 半史三国:三国鼎立石亭之战

    文 | 妖師 三国三大战役,官渡之战确定了北方之格局;赤壁之战确定了南北之格局;而夷陵之战则确定了吴、蜀之格局。至...

  • 浅析三国之三大战役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中战役甚多,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为最重要的三大战役。 《三国》第一战:官渡之...

  • 刘备也算久经沙场,为何会犯“七百里连营”的低级错误?

    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其中夷陵之战是事关蜀国的一场重要战役,这一战之后,蜀国...

  • 官渡之战,张颌、高览投降曹操,成为压垮袁绍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国乱世有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每个战役都改变了三国历史的走向。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进行的大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国之《彝陵之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erw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