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眼里《道德经》(73)

作者: 西北晓峰 | 来源:发表于2019-06-23 23:55 被阅读0次

    《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牧童只是一乡野村夫,不会抚笛吹箫,偶遇《道德经》,边读边想并记录遂成《牧童眼里【道德经】》实为牧童读书笔记。借平台以求交流以矫正认识偏颇不足!

    牧童眼里《道德经》(73)

        《道德经》第十七章赏析

    通行本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①,不知有之②;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③,其贵言④。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⑤。

    [注释]

    1、太上:至上、最好,指最好的统治者。

    2、不知有之:人民不知有统治者的存在。

    3、悠兮:悠闲自在的样子。

    4、贵言:指不轻易发号施令。

    5、自然:自己本来就如此。

     

    [译文]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太上,下知有之;

    太上,谓大人也,大人在上,故曰太上。大人在上,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故下知有之而已。

    其次,亲而誉之;

    不能以无为居事、不言为教,立善行施,使下得亲而誉之也。

    其次,畏之;

    不能复以恩仁,令物而赖威权也。

    其次,侮之。

    不能法以正齐民而以智治国,下知避之,其令不从,故曰侮之也。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言从上也。夫御体失性,则疾病生;辅物失真,则疵衅作。信不足焉,则有不信,此自然之道也。己处不足,非智之所济也。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自然,其端兆不可得而见也,其意趣不可得而睹也。无物可以易其言,言必有应,故曰悠兮其贵言也。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以形立物,故功成事遂,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太上,下知有之;

    以道在宥天下,而未尝治之,民不知其所以然,故亦知有之而已。

    其次,亲之誉之;

    以仁义治天下,其德可怀,其功可见,故民得而亲誉之。其名虽美,而厚薄自是始矣。 

    其次,畏之侮之。

    以政齐民,民非不畏也,然力之所不及,则侮之矣。

    信不足,有不信,

    吾诚自信,則以道御天下足矣。唯不自信,而加以仁义,重以刑政,而民始不信矣。

    犹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谓我自然。

    圣人自信有余,其于言也,犹然贵之不轻出诸口,而民已信之矣。及其功成事遂,则民日掩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帛书版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案有不信。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帛书版又作:大上,牧童以为太上和大上意指几近,均作最高最好之意。故不分述。)

    王弼和苏轼在注释《道德经》时仍为“太上,下知有之”,而在众通行本中仍是“太上,不知有之”。于此,牧童认为“太上,下知有之”是接近老子本义的。

    又,太上,通行本中释为意指统治者。牧童认为不妥。一是本章仍是阐述“道”与人的依附关系,最后“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说明了这点。二是说“道”于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的认知。故,牧童认为此章的“太上”,指“大道”,指“道”的原始状态。取太上释义之最高最上之本意为宜。

     

    附《百度汉语》对太上的释义

    1、最上,最高。

    2、犹太古,上古。

    3、指皇帝。

    4、指上帝,天帝。

    5、太上皇。

    6、道教最高最尊之神的名前常冠以“太上”二字,以示尊崇。



    注:本章部分文字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牧童眼里《道德经》(7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aw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