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其实都不好。
都不好的原因之一就是父母不好。剧中苏大强是一个怂,自私,冷漠,虚伪,窝囊,贪图享受,喜欢挑拨,逃避一切责任,心里只有自己,什么都要他合适的老头。作为父亲,三个孩子之间相处模式和沟通方式,他从来没有给过合适的教育,对于妻子对女儿不公平的待遇没有做出过合适的处理。而母亲赵美兰,这个太强势的女人既是家庭的暴君,也是重男轻女的牺牲品,她把自己所经历的痛苦循环相传,冷酷苛待女儿,最后导致三个孩子的不和谐。
一个家庭的走向,更多的是取决于父母,孩子成长成什么样,都是有来历的。
过去常听说,做父母的如何为子女受苦,奉献,牺牲,似乎恩重如山。自己做了父母,才知道这受苦同时就是享乐,这奉献同时就是收获,这牺牲同时就是满足。所以,如果要说恩,那也是相互的,而且,愈有爱心的父母,愈会感到所得远远大于所予。
对孩子的爱是一种自私的无私,一种不为公的舍己。这种骨肉之情若陷于盲目,真可以使你为孩子牺牲一切,包括你自己,包括天下。
其实,任何做父母的,当他们陶醉于孩子的可爱时,都不会以恩主自居。一旦以恩主自居,就必定是已经忘了孩子曾经给予他们的巨大欢乐,也就说,忘恩负义了。人们总谴责忘恩负义的子女,殊不知天下还有忘恩负义的父母呢。
苏大强就是其中一个,当然可能更多。
同事的朋友家里有个弟弟,说是遭遇了苏明玉同样的待遇。自己辛辛苦苦挣的工资都用来贴补家里和弟弟上学,还要被父母说,没有给家里带来任何好处,每年过年回家都很痛苦,一种来自家里偏心眼的痛苦,一种羡慕别人团聚的痛苦。作为一个女儿,在家里的地位永远是被牺牲的那一个,哭,闹,恨,甚至怀疑都无济于事,不公平就是不公平,没有理由。就因为是女儿,这就是原罪。那些在重男轻女家庭长大的女孩子,隐忍压抑贯穿她们整个成长历程。从小到大她们被灌输“让着弟弟”的思想,分家产的时候她们是“泼出去的水”,需要帮衬的时候跟她们说“都是一家人,血浓于水”。而这其中的痛苦,凭什么要她们去承受?
糟糕的原生家庭会造就一个敏感,脆弱,易怒的孩子,他们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跟自己和解。而这一切,罪魁祸首是谁,人们应该去责备谁?那些同款苏大强,希望你们懂得,一个家庭氛围好不好,亲人之间睦不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明不明事理,能不能维护一家人的和谐,而不是制造矛盾。
再者,苏大强也好,赵美兰也好,忘恩负义也好,自己幸福最好。就像《都挺好》小说中结尾,苏明玉感慨,“亲情是捡不回来了,大家都平淡如水的交往吧,她不寄予厚望,也不恨之入骨,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她和石天冬幸福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