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评选你打开微信的理由的话,我相信大部分人会选朋友圈。是的,如今的智能手机已经像是鸦片般的侵蚀了我们的生活,微信朋友圈更是这鸦片中的鸦片。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每一次用朋友圈都会影响到我的情绪。
朋友圈的现实映射是朋友间的聚会,每一次聚会都是获取朋友近况、分享自己近况的时机。你会发现自从有了朋友圈,朋友之间的聚会越来越少了,因为大家的近况都从朋友圈已了解到,不需要聚了。但是朋友圈也有其不足的地方,现实聚会中每个人都会获得一对一互动的机会(我可以主动跟我在乎的朋友聊近况),但是朋友圈其他人都是被动的,只有发布者是主动的,其他人有选择不参与互动的权利,这样导致了与你的预期有落差。进而产生的效果不如线下聚会。
一般打开朋友圈是出于以下5个动机:1. 分享自己的心情;2.有人评论或赞你的心情;3.有人回复你的评论;4. 有你的朋友在你之前评论过的内容下也参与了评论或赞;5. 无聊时。接下来我们聊聊每一种的动机。
1.分享自己的心情。什么时候你会来分享自己的心情呢?1)自己想要朋友关心时。2)自认为有价值的内容与朋友分享,希望能让朋友看到你的价值。
2. 有人评论或赞你的心情。其实你每次分享完都会有一种期待朋友认可或关心的期待,当有人满足了你的这种预期你就会感觉到非常兴奋。从分享人的角度来说,其实不喜欢朋友点赞,更喜欢朋友参与评论。当看到红色数字,这时原本你的预期都是评论,结果是一堆赞(其实赞是无法来让分享者看出朋友的态度),这时油然而生会有一种失落感。当然从产品的角度来说,赞的出现是为了让内容更容易来产生互动。有时间专门写点文字来讲述这种机制的利弊与解决办法。
3.有人回复你的评论。上文说了,其实你的预期是每一次红色数字出现都是满满的评论或者回复,无论是在你发表的内容下还是其他朋友发表的内容下。当你评论了朋友发布的内容,其实是非常渴望该朋友或其他朋友也能相应的回复你,可惜现实中往往事与愿违,大部分不会回复,主要是不知道回复什么。例如你评论朋友说这张照片很漂亮,朋友总不能回复你句谢谢吧。
4. 有你的朋友在你之前评论过的内容下也参与了评论或赞。这种情况是目前最讨论的,如果打开红色红字的提醒,出现满满的赞我还能忍受的话,那么出现满满的与我无关的评论或者赞是让我大受打击。这时候的情绪焦点,我不会是再看其他朋友说了什么,而是在于什么时候出现这么数字红点是回复我的评论或内容啊。
5.无聊时。因为智能手机非常便携的缘故,所以现在是只有出现碎片化时间就会打开手机(以前是看报纸或者与人聊天)。当你打开手机的那一瞬间,其实你是没有具体目标的,所以你会随意的滑屏,滑了几次,你可能会选择新闻应用、微博或者微信。但是这时候绝大部分都是选择微信(微信之前是微博),为什么?因为微信朋友圈更加碎片化,可以短时间内看完所有内容,而新闻却不可以。
说完动机,那么聊聊我为什么想要逃离朋友圈呢?
首先我是个把时间价值看得很重的人,不希望把时间投入到没有价值的事情上。刷朋友圈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件没有价值的事情(相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也是如此,当然代购党除外),而且因为上述5条动机的原因导致每天耍朋友圈会变得非常频繁并占用大量的碎片化时间。
其次非常影响心情。影响心情分为两种,一种是朋友圈里面的内容。哪个朋友又生病了,谁谁又失恋了,天天发鸡汤,炫耀党,发美食党等等,总会有让你情绪波动的内容。另一种是上述5条动机中的心理落差问题,特别是出现在你发布内容后特别希望其他朋友也能像某某朋友的动态一样布满评论,但是现实如此残酷,每一次这么期待的打开微信,每一次都是失落而归。我不想被这种情绪所左右,我们现实生活应该是可以更快乐一点。
最后是我是想尽量不碰手机。之前我写过一篇简单生活的文字,就是讲如今的信息超载对生活的影响。如果想你的生活更加快乐,就要远离手机,把信息的获取控制再刚刚好的程度就够了。
朋友圈真的会上瘾,因为他能够调动你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是的,让你产生失落、愤怒、焦虑、纠结等负面情绪也是微信产品经理设计微信时的目标之一。
因为你投入的情感越多,你也就越离不开。
最后告诉大家关闭朋友圈的方法,进入设置——通用——功能里面就能找到朋友圈选项,进入后关闭就可以了(另一种自虐的方式就把所有朋友列入到黑名单)。这里的确要为微信的这个开关选项点个赞,不然我早就在痛苦纠结中不能自拔,进而可能逃离微信。
附我另一篇文字:《简单生活》
4月4日深夜 @MOWAY :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