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傍晚,回到了小镇,寻一家清汤粉店解决晚餐,却不想食客爆棚,不大的店面里的五张桌子都坐了人,我寻空位坐下。同桌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带着他的一儿一女正在就餐,吃的也是清汤粉。那对孩子,年纪大概五岁上下,扑棱扑棱的大眼睛,甚是可爱。左右无事,我便细致观察着这一家。
未几,他们的粉面端上桌了,大小相当的三碗。儿子问爸爸,不是点的大碗吗?为什么都是一样的。父亲柔声说道,这个就是大碗啊。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起了晚餐。孩子们吃的细致,不时抬起头,崇拜地看着自己的父亲。而父亲呢,很自然的将配粉面的卤蛋、豆腐夹给孩子,嘱咐他们细嚼慢咽,并很迅速地吃完了自己的一碗,以方便照顾孩子。孩子们将自己吃不下的那份分享给了自己的父亲,吃的酣畅淋漓的父子3人手拉着手走了。
这个很家常的生活情景,不禁勾起了我的记忆,以及幼时对父亲的印象。小时候,个子还没家中吃饭的板凳高,看着父亲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掣,感觉无比的崇拜和自豪,那时,父亲在我心中,是身材高大的巨人,无所不能的超人,能轻松搞定家中诸如换灯泡、修理桌椅板凳、接电线等我眼中的复杂工程,也能够扶着自行车教我如何驾驶。那时的我,觉得父亲的肩膀能扛得下整个世界吧。
年岁渐长,步入初高中了,我渐渐长个了,甚至不知不觉间,身高超过了父亲,又恰值青春的叛逆时期,慢慢的父亲曾经高大的形象,一步一步退出了神坛,变得平凡起来。家中有兄弟哥三,因而经济条件较我同龄人差,而父亲每天开着摩的风里来雨里去谋生计,不到五十的年纪就已有白发斑斑,沧桑垂暮,这时来看,他的身躯确乎是单薄了些,仿佛秋风中瑟瑟发抖的树梢。
等到而今,毕业四年,经济独立了,父亲的形象又徒然一变,俨然成了絮絮叨叨的小老头的形象,盼孙心切,每周回家,总要逼问有没有合适的对象,简直不胜其烦。
我想,以后的时光里,父亲的形象也许还会变化吧。但无论怎么变化,他都是我最亲爱的老爸,是我心中不朽的一座山,即使不及别人的山峰高大,他却用他的勤劳和诚信,支撑起了这个家,让我们哥三度过了虽然拮据但却不失尊严的前半生,让我们明白了幸福生活源于自己生生不息的努力。他用他平凡的一生经历,铸就了我们的精神底色,让我们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不致迷失方向。向心中永和的山峰致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