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生娃第一年的女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87051/3cd29a91a9a3ac63.jpg)
生孩子的第一年,是离婚高发期。是故,作文至女性朋友们!
我身边的女朋友们,一旦生完孩子,都会有以下变化:
一、变彪悍了。
二、成为了淘宝金钻买家。
三、在自己老公身上理解了人性。
如果能窥视大脑,或许能看到她们已经默默在脑海里掐死过老公五十次、离过了一百多次婚了....正所谓“生儿育女第一年,脑补离婚千百回”。
当然相信绝大部分女性,即便离婚了也有独自带娃生活下去的能力;我身边也有辣妈这么做了,过得还挺丰富多彩。
但即便如此,写这篇文章想说的是:不要在冲动中做这个决定,尤其是生完孩子的第一年里。
1
首先,在生孩子这件事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原罪”。这个原罪不是真的罪,而是你在“生”之前早已默认过的条件:
我接受孩子来到世界上,并同意交出部分人生的掌控权为代价。
但是当你满怀爱意摸着自己肚皮时,尽管知道后面日子被“禁锢“住了,其实并不会仔细琢磨那些令人崩溃的细节:
——你和他,你和他爸妈,他和你爸妈,你爸妈和他爸妈……
——在养孩子这件事儿上,恨不得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都喜欢对着受累最多的你说三道四;
——而在你、你的孩子和他爸妈之间,已经独立的丈夫又常常喜欢扮演鸵鸟。
有娃生活后的细节和话语的伤害,刺一样撩拨着新手母亲。你经常觉得内心有一股无处发泄的愤懑,身体像煤气罐一样,总有气丝丝冒出来了,处在爆炸的危险边缘。
王小波曾说:人的痛苦,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这句话适用于几乎所有从“主人沦为仆人”的新手妈妈:
首先,第一个挑战是孤独。
当你捧着婴儿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里,其实是在用全部身心和全世界对抗。你注定要忍受巨大的孤独。更糟的是,这种孤独并不伟大,所有人都认为天经地义。
无论是废寝忘食、疼痛难忍、还是心念间的万水千山、翻山越岭,你与孩子之间的隐秘联系和心灵密码,置你与惊涛骇浪中,忽高忽低——外界却对此一无所知。即便是平时最亲近的人,也对此全然不察。
唯一可以交流的对象,只有你的母亲或婆婆,可她们上一次经历类似的事情是在二三十年前,而后经历的艰苦足以磨灭她对那段岁月的记忆,反而化为对你“无能”的埋怨:笨死你了,让开让开,你比我当年差远了!
新手妈的第二大挑战是:无法抑制一遍又一遍地拷问“公平”问题,而这个问题恰恰是无解的:
——凭什么我这么辛苦,他却视而不见?
——凭什么当初想要孩子的是他,养孩子的却都是我在弄?
——凭什么我都快累死了,他成天追着他妈屁股后面嘘寒问暖?
——凭什么我们一家三口的事,他老跑去问他爸妈?……
这个世界不是公的,也不是平的。
不管你是否承认,大部分人其实是在为人父母后才开始步入成年人的世界的,而不是在婚姻之后。
要孩之前,无非是搭伙一起玩和一起攒钱。
而要孩子之后,家庭重担扑面而来,如果之前没有积累足以用钱摆平一切的财富,也没有积累下四两拨千斤的家庭关系处理智慧,那么就是:还没准备好,就被一脚踹下了悬崖。
还有第三种普遍挑战,来自于上一辈的“入侵势力”。梳理下通常新手妈妈对孩子父亲的不满,都可能来自以下几方面:
对他父母的不满;
对他家人的不满;
对他在处理父母和你冲突中态度的不满。
但是这些冲突并不意味着夫妻感情就真的出现了问题,而是在你的潜意识里,正在探索守卫小家庭与大家庭之间的权益底线。
所以从本质上说,这不是感情问题,是关于家庭话语权的政治问题:——往往是由于小家庭有了“外来者”的长辈入侵后,进行权力再分配带来的失控感和愤怒。
2
所以作为第一年的新手妈妈,该怎么梳理调解自己的情绪,重新分配掌管家庭的大局呢?
(1)可以转化“情感评判”为“交易评判”
所有问题背后,其实都存在着某种交易关系:比如你特别烦和公公婆婆同住,但又不得不仰仗他们照顾孩子。
——这就是一种典型交易——通过牺牲你在家庭里的部分自由和管控权,用来换取公婆对孩子的照拂。
既然是一种交易,它就有着自愿和相对平等的基础。
试想如果有一样东西特别宝贵,你又特别想要,那只能通过放弃另一件同样宝贵的东西来获取:
比如你特别反感和别人共享空间,不愿意让渡自由,那么sorry,你就要自己辞职、自己看孩子了——而不要说什么“我还要上班挣奶粉钱”或者“我不能没有自己的事业”这种话。
真想要事业,就要靠牺牲部分个人空间来置换。
如果你又想要自由,又想要公婆帮你看孩子,又想要老公爱你帮你,又想要职业发展,又对什么都看不顺眼不满意….那只是你能力不够又很贪心而已。
没有人可以帮你,女强人、经验丰富的全职妈妈也不行,因为没有人可以强大到可以拥有一切。
(2)找到“有借鉴价值“的吐槽渠道,而不是纯吐槽
当你觉得郁气难以纾解时,应该多和有孩子、有类似经历的妈妈交流,给自己一个相对健康的发泄渠道。
而不要祥林嫂一样,和周围同事、没生过孩子的“闺蜜们”、街坊邻里根本不熟的三姑六婆们叨叨。她们再关心你,也无法设身处地地体味你的境遇。
只有经历过类似事件的“过来人”,才能公正且实际地看这件事,也才能给你实际可行的建议。
没有经验的闺蜜只会说:“啊,他怎么可以这样对你?!”“太可恶了,和他离!和他闹?!”听上去虽然解气,不会救你于水火。
(3)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自己换取舒适一些的条件
如果花钱能节约你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就花钱解决。
如果花言巧语能帮你争取更多两家人的支持,那么就花言巧语。
如果买东西能让你瞬间身心愉悦,那就…买买买吧…
我曾经和朋友讨论过一个问题:如果每个女性都像在职场中对待客户和上级那样,对待自己的公公婆婆,是不是家庭矛盾可以减少一多半?
她说:当然啦!——可是正常人谁会那么做啊?!单位里受气了大家都憋着,家庭里受气就会大吵一架。
可是前面说过,由上一辈来照顾孩子引发的家庭矛盾,从本质而言不是情感问题,而是“家庭权益之争”。
如果是权益之争,那么用感情的思路来解决就很曲折,反不如当做”办公室政治”来调解。
你可能会想:凭什么呀?
答案是:因为天下最亏的交易莫过于:你一边骂着老公、恨着婆婆、哄着孩子、流干了自己的眼泪,窜上跳下地拾掇家庭琐事,最后自己还累倒了,抑郁到想死。
既然从本质上是行政和权益问题,就要用同类手段来解决。
最后,或许你应该拆解和细化具体的任务,交给孩子父亲,一点一点地夺回“家庭的掌控权“,而不是在他看电视的时候自己生闷气。
比如你应该说:能帮我买本书么?或者你能下班回来路上帮我买3包尿不湿?你能把这个奶瓶刷吗?——而不是“你怎么又在看电视?!”
换句话而言,难道结了那么多年婚,你居然还天真地认为:家庭生活中的男人会比他们在职场里更勤快更具眼力价的吗?
3
我相信所有生过孩子、亲手带过孩子的妈妈都会认同:新手妈妈的第一年非常难熬。
很多时候,你甚至觉得它在颠覆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身边的人不再是你认识的他们,而呈现出更自私本能的另一面。
但正如多莉丝莱辛说的:“再独特的个人经历,其实都只是人类普遍经验的一部分。”
——那些你觉得很难很难的那些时刻,不过是被无数前人妈妈们、我们自己的妈妈、你的婆婆千军万马趟平的一道门槛。
最后分享个故事:
我家宝宝一岁多时,我带他去游乐场,看到另一个小男孩用泡沫砖头搭一座大城堡。一个没看住,我家娃居然爬过去,骤然出掌,城堡应声崩塌!
两个孩子同时惊呆,继而放声大哭。我只好一边向对方妈妈道歉,一边和那个妈妈一起跪在地上在鬼哭狼嚎中,快速把崩塌的城堡重新垒好。
后来我无数次想到这个场景,总觉的它是我们人生的某种隐喻:
——你那曾经志得意满、自认为独立智慧的现代女性生活,只需小孩子毫不留情的一掌,就会瞬间土崩瓦解。于是,我们只好匍匐,不得不跪倒在尘土里,一块砖一块砖地在一片狼藉中徒手重建。
生儿育女第一年,或许你已经脑补了离婚千百回。
你也要明白:人和人在相互伤害中达到的理解,比我们相亲相爱时要多得多。
而生活也总是这样:如果一个问题来了,你没能把它想明白、解决掉,那么在后面的日子里,麻烦一定会不断卷土重来。
生活会让你一遍又一遍地在同一个问题跌倒,基于同一个麻烦争吵,生活会不断逼你去做这个功课,直到有天你学会为止。
崩塌后的重建,你成了蓬头垢面的家庭主妇,不再是那个虚幻的城堡里洋洋得意的新时代女性:
——你不但是女儿,也成为母亲。
——你不再是公主,必须变女王。
——你是王国的主人,城堡的建筑工,大厦的奠基者,家庭的总司令,是可伸可曲、甘愿植援洒扫的女仆。
有娃后第一年,你首次和真实世界发生最残酷真实的联系:除所有虚化服饰的表象,窥见身边真实的人性,明白自己的脆弱与无知,探索未可知的潜能与勇气。
——透过一个孩子最稚嫩的娇躯,以最至高无上爱的名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87051/80b19116de1e4915.jpg)
丁俊贵
2018年11月1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