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心”——“断知见”

作者: Ange方甜甜 | 来源:发表于2019-01-24 14:54 被阅读14次

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我将何去何从?面对着社会现实的压力,总会心不在焉,总希望能够快一点得到一样东西,总会被什么牵着鼻子走......经过了既长又断的上午里,我躺在床上冥思苦想:是身体需要什么了吗?还是社会需要我吗?还是心里产生了作用?在思绪乱成了一锅粥似的 ,什么都没有做,空空如也的呆在原地不动。突然间,有一句话在脑子闪过“清净心是看清事物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没有任何杂念,没有任何纷争,没有任何烦恼。”
没有任何杂念——社会当中总会有些东西在拌着,不知道看你到什么东西就觉得不高兴或心里不顺畅,同样在听到,嗅到,行为举动都亦然。不同的心态有不同的心里作用,导致问题会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可问题从未断除,这也就是生活中想要的太多,及欲望。
没有任何纷争——在杂念的基础上,想得到的太多(金钱,名誉,权力等),导致了自己的身心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不停的为某一些事情挣扎着,同时也会想进设法得到想要的得到的,使之欲望越来越膨胀,到了一定的境界也就无法收拾了。也是影响我们心智模式的三毒(贪嗔痴)。
没有任何烦恼——烦恼的开始因杂念太多引起,逐渐的演变成事物扩大化的贪嗔痴,由此生起各种烦恼。烦恼也就是从我们内心中产生的心魔。而现在我们的心魔在很早以前就已经种下了,因当时社会现状的缘起,教育没有正视问题的存在,导向了金钱主义是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的,导致了社会人民一直在为金钱所奋斗着。而在这里金钱是有双面性的,好的方面看是可以看到的,坏的方面就是导致社会不和谐和纷争的开始。这是根源的开始,也是现实自己被毒害的开始。经过了些许年,此毒已经很牢固了,想发生改变,唯独只有在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和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就可以慢慢削弱自己的毒性。而在这基础上就需要保持一种清净心,重新引入到事物的本质上来看待问题。

相关文章

  • “清净心”——“断知见”

    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我将何去何从?面对着社会现实的压力,总会心不在焉,总希望能够快一点得到一样东西,总会被什么牵着...

  • (一)佛经

    何曾三世,积德报三障 也该是,明心见本性 净心见自性,解脱知见慧 诸如般,戒慧定慧解脱慧 佛曰:起念即妄,涂生烦恼...

  • 《酒》

    未上前便问知, 目视如水泛清。 烩五谷之精华, 美味断肝肠吔。

  • 38-佛果

    佛果 1涅槃 1.1佛 佛见过去世,如是见未来,亦见现在世,一切行起灭,明智所了知,所应修已修,应断悉已断,是故名...

  • 晨昏一记14

    一日,见家中画笔拦腰而断,知为团子所毁,遂沉目问之“此笔是否为汝所断?”团子静观不答。吾知其心意,故转而亲其面颊,...

  • 雾散寰宇清, 日出惠众生。 拂净心头晦, 兰幽香愈浓。

  • 大拜—净心清尘(6)

    2020年8月22日 周六 无善无恶心之本体,让一切回归于生命本来的样子,那是一切的向往,也是一切之所来处,一切之...

  • 心虚性现,意净心清

    《菜根谭》中说:心虚则性现,不息心而求见性,如拔波觅月:意净则心清,不了意而求明心,如素镜增尘。 意思是...

  • 卡片词02 | 相思一梦,山河永祭

    #清笛,重逢,雪山# 多少忙 浮生未歇 多少声 清笛吹断 多少梦 锦瑟似弦 红豆相思知不知 入骨痴恋化愁绪 红豆若...

  •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见脾之弱,知肝无制,急当抑肝。 补脾 清肝 连用 补脾更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净心”——“断知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ny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