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告诉我,这有将近60万字的历史文学,我一定会躲得远远的。但是你说,那是基于历史背景下虚构的小说,我恨不得一口气读完。可以从酣畅淋漓的情节中了解真实的历史,这个省时而又不枯燥的“小便宜”,我贪定了!
《巨人的陨落》就是这样投其所好的大部头,完全符合作者肯.福莱特的两大创作原则:正确的历史背景和读者的喜好。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是先有有才华的作者,然后才吸引来能够欣赏他作品的读者。读了这套小说后,才发现,文学创作中也有“用户需求”一说。
全书分为三本,阅读体验随着历史的推进此起彼伏。第一本完全就是《唐顿庄园》画风,伯爵菲茨家中,生活几乎围绕着宴会和招待宾客在转。男士们优雅的举杯谈论政治,女士们的一颦一笑都装着不一样的内心故事。与此同时,还有矿工在与他们斗智斗勇,争取劳动者应得的权益和保障。小说也是透过这样的开端来暗示我们资产阶级如“巨人”般的高高在上。我还在意犹未尽的脑补着上流社会的端庄和气质时,战争开始了。
确切的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了。在第二本书中,我们能感受到的是人员的流亡和战乱。“庄园”的好友因国籍身份从朋友变成了敌方,捍卫和平的人士与支持战争的阶层通过辩论、演讲在革命。这场人类的灾难,最为惨重的还是平民百姓。男人在是否参军面前没有选择权,女人不得不承担起整个家庭,不少人为此出卖身体,还有更多的人在挨饿受苦的状态下接到丈夫、儿子在前线中倒下的消息。
故事中除了战争以外,女权主义也是另一场战斗。在第一本书里,作者用两段爱情来突显艾瑟尔和茉黛的独立自主。战时,她俩也就顺理成章的脱颖而出,不停止的为女性争取选举权和参政权。而爱情,有时候很强大,有时候也很渺小。茉黛和沃尔特之间的爱情,超越了家庭、国籍和战争。不幸的艾瑟尔,她的爱情却输给伯爵的名声和继承权。
第三本书,战乱渐渐平息。巨人一个又一个的陨落,比利、格雷戈尔、艾瑟尔......这些下等社会的勇敢者们,革命胜利,迎来和平。读完最后一幕,菲茨和艾瑟尔各自带着一个小孩,在阶梯上偶遇。我眼前突然闪现比利在矿井下帮助爆炸事件遇难的工友时,说的一句话:“耶稣会来拯救我们的,但是眼前我们还得先自己救自己。”天助自助者,艾瑟尔没有接受菲茨赠送的房子和做他情妇的请求,就是对菲茨的薄情做了最大的报复。
肯.福莱特对历史进行升格,虚构出这么引人入胜的故事,读完还真有一种赚到了的感觉。至少我这个历史知识相当薄弱的人,觉得很值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