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一词原本用来形容一种不正常的舆论生态,指的是媒体传播主要起到的是煽动情感、强化偏见的作用,其所产生的影响超过了客观事实对人们的影响,人们只在意情绪或主张,而不管事实和道理。
后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人们在信息的泛滥中慢慢将自己移交给感性而非理性,判断问题的逻辑思维也让位于情感。算法满足了个性化的定制,同时也将人们困在了同质化的茧房里,其基本原理是收集用户的状态更新,包括其转发的新闻以及点赞和评论等,并将这些数据转化为相应的分数,由这个分数决定一条信息能否成为向该用户推送的热门新闻。受众越发沉溺于自己的兴趣之中。
社交媒体的兴起,网民们更愿意依赖一个个“部落化小圈子”去获得资讯、分享观点。然而,由于圈内人拥有相似的价值观,致使他们每天得到的信息大多经过了“立场过滤”,与之观点相左的信息逐渐消弭。人们为了留在“朋友圈”内,不敢发表不同意见。社交媒体成了“回声室”“过滤气泡”。科技的进步是为了更好的人类进步,但是我们却不能不提防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下面这个例子也许是对于网络生存下的每一个人的一个提醒和反思。
5月10日上午,41岁男子王某建闯入正在上课的上饶第五小学三年级一班教室,持刀刺砍男孩刘帅(化名),身中13刀的刘帅后死于医院。目前,王某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事发学校校长朱某被停职检查。警方的通报一出,引起了大量网友的关注,人们惊讶于一个成年父母怎么会杀死一个小学生,好奇心驱使下,人们开始“追根溯源”。
“后真相”就不需要真相?随着媒体的涉足,一些隐情被曝光,其真假还没确定,网友的评论却已经莫衷一是,给受害者贴上“校园欺凌”“死有余辜”的熊孩子标签,不谈及凶手的法律责任,却要为其打抱不平,赞美他爱孩子,批判另一方家长教子无方,这不是多数,却是导向的显现。
一个成年人,在上课期间闯入教室将和自己孩子同龄的孩子捅13刀,多大的深仇大恨,多大的委屈冤情,都不能成为杀人的理由,尤其是面对一群孩子,但是网友支持轻判,指责另一方的观点占据了大多数。因为我们更想知道事件背后的故事,而非真相,有的媒体也为了这个诉求而找寻新闻点,人们在舆论中进行判断的标准不再是法理更倾向于感情,而这种感情却不是立于客观的立场上而是自己的认知。
更多的时候受到个人框架和群体氛围的影响,看到同学打架就是校园欺凌,看到老师摔论文就是歧视学生,这种刻板印象不仅仅是因为微博新闻的UGC化,把关人的缺失,我们看到的只是二次甚至多次的筛选,加上大V为博眼球的猎奇言论,人们跟风迎合,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自己的猎奇心理,和对于故事化新闻的倾向。
“后真相”就不需要真相?互联网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掌握了话语权,随手就是新闻,可是新闻不是猎奇更不仅仅满足好奇,每一个新闻源头要新,更要真,每一个人,每一个媒体人的责任是对真相的揭露,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而对于我们观者来说,新闻的价值不是有多好玩,多少反转,多么不可思议,而是对于自己立场的把握。人无情非人,而情滥却伤人。感情并非我们判断事实的依据,对于真相的彰显更是阻碍。
借用央视的评论“无论如何,校园伤童、杀童行为都是不可原谅的罪恶,什么样的借口都不能洗白杀人恶行。”
“一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来自于公民对道德的遵从、对法律的敬畏,也来自于对不遵从、无敬畏的惩治。这应该成为一种底线思维、普遍认知。”而这种底线不是感情的驱使,而是理性判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