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暴力沟通亲子篇》中,作者为我们分享了一种无错沟通模式,提出了两种语言的沟通方式,一个是“豺狗语言”,另一个则是“长颈鹿语言”,并写出了在生活中如何使用“长颈鹿语言”。
书中开篇写到:在关于“家长想从孩子那里得到什么”的问卷中,“尊重和合作”是排名最高的两项。为什么家长们越来越体会不到孩子对自己的尊重以及与自己的合作意向呢?那是因为很多家长并没有把合作看成是跟孩子之间双向的互动,而只是单向的行使权力,要求孩子去做他们想让他们去做的事情。当孩子不能满足他们的期望是,就会认定他们是“不合作的”,随之而来的就是责骂、批评、指责、争论和战斗。时候的补救不外乎是妥协、写上和讨价还价,而这样的一些做法其实很少能够真正满足任何人的需要。“合作”的“合”意为“在一起”,“作”意为“做事情”,“合作”一词即“一起做事情”。那么“尊重”又是什么呢?当你说你想要从孩子哪里得到更多的尊重时,你的意思是什么呢?是想让他们更愿意听你的话,跟你学习更多的东西吗?还是想让他们更多的从你的立场和需要来理解你?是不是希望争执能变得少一些?既然有这么多的角度来理解尊重,那我们请求尊重和得到尊重该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尊重其实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并告知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并且要相信,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很重要,我们的感受和需要也很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给别人会给孩子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比如说:吵闹、烦人、粗鲁、不负责任等等,家长们和家里的亲戚们总是自然地会为孩子们进行归类,当孩子睡得安稳、不打扰别人时,他就是“好孩子”,如果孩子不高兴了,他就是“坏孩子”。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们更是产生了攀比的心理,别人家的孩子报了那么多的课外班,会那么多的才艺,我家孩子也要去学习各种各样的才艺,决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家长们在做这些选择的时候,是否征求过孩子的意见呢?考虑过孩子的需要呢?
在我们与孩子一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知道的关键点有:
[if !supportLists]1. [endif]身教大于言传,孩子是从你的行为中而不是从你的说教中学习的。
[if !supportLists]2. [endif]如果能够对孩子们显示尊重和合作的医院,孩子们通常都会以善意回应你。
[if !supportLists]3. [endif]你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同等重要。
[if !supportLists]4. [endif]可以用化解冲突的沟通方法替代加剧冲突的旧习惯。
那我们如何才能与孩子一起更好的互动,化冲突为合作呢?文中写到了开启合作的七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做目标明确的家长。
第二把钥匙:看到行为背后的需要
第三把钥匙:建立安全感、信任感和归属感
第四把钥匙:激励给与
第五把钥匙:使用尊重的语言
第六把钥匙:在成长中学习
第七把钥匙:让你的家成为“无错区”
在这提我想重点解释一下长颈鹿语言和豺狗语言,我们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在满足我们的需要,当我们的需要未被满足时,我们就会脾气暴躁、心烦意乱。
文中用豺狗语言来象征这种惯常的语言,是因为豺狗奔跑起来总是贴着地面,其视野非常有限。当用豺狗语言来思考和说话的时候,人只能根据有限的选择来做事情。比如给别人贴标签、评判、责备别人,或是拒绝选择:你必须……你非得……我无法……,还有下命令。豺狗语言远离了内心的联结与合作,切断了人们与自己以及与他人的联结,然而,如果没有其他的沟通模式,人们也许只能把这一切当成是天经地义的。
长颈鹿语言被称为“爱的语言”“生命的语言”,它被称为“长颈鹿语言”是因为长颈鹿是陆地上心脏最大的动物,他的长脖子还可以带给她更远、更广的视野,长颈鹿的视角,也包含了它的远见与胸怀,是思维和感受的一个整合。使用长颈鹿语言的人,能够看到满足需要的多种方法,他们伸长脖子,对自己的状态坦诚相待,问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倾听他人的需要。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对如何促进合作以及怎样与孩子沟通,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有所了解,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运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