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写的绘本是《艾莉丝的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我不禁多看了几眼封面,艾莉丝的树,艾莉丝和树之间应该是怎样的一种所有关系呢?
但图片却让我有些迷惑,近景是一对母女和一只古代牧羊犬,远景在一片绿色的草地中间,一棵枝叶繁茂的橡树。到底谁是爱丽丝,哪棵是艾莉丝的树呢?封面上的人物和大树有什么关系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翻开了书。
一、大树和艾莉丝一家
1、大树生长在艾莉丝一家购买的土地上。艾莉丝出生前,她的父母在大树下野餐发现这儿的房子和土地要卖,于是放弃城里的生活,购买了这儿的土地。
2、大树是艾莉丝一家生活中惬意的荫蔽者。“只要天气好,每天下午我和妈妈带着牧羊犬奇哥,走过那片大草地,坐在我们的老橡树下。”
西方人觉得橡树是壮悍强大的象征,在欧美,橡树被视为神秘之树。而且它还是世上最大的开花植物。橡树植物物语是长寿、强壮和骄傲。
这棵古老的橡树也是如此吗?
3、天热的时候,开车往来于城里的人会在这棵橡树下野餐。一如艾莉丝父母最初的时候。
对于这棵生长在艾莉丝家土地上的老橡树,艾莉丝的爸爸却说:“这棵树不是我们的,因为没有人可以拥有一棵树。”
为什么我们没有人能够拥有一棵树呢?
我百度了一下“拥有”这个词。拥有,是指领有、具有,得到或者保持着某种东西。
由此来看,似乎艾莉丝一家的确无法拥有这棵树,因为这棵树只是生长在这里,人们无法具有、得到,甚至在后面的故事中,连“保持着”这棵树都不能够,所以没有人可以将它真正据为己有。想来如此的东西应该还有很多,比如水,比如空气,比如财富、时间等等,我们只能领有,却始终无法具有,即使偶能得到,却终是无法保持。
看到这里,我不禁好奇,这本书不是叫做《艾莉丝的树》吗?但是这棵谁都无法拥有的橡树看来不是艾莉丝的树,那么艾莉丝的树又在哪里呢?
同时,另外一个问题又跃入了我的脑海。这本书从头到尾都是从第一人称视角来讲述的,也就是文学叙述的内视角。艾莉丝始终是以“我”来讲述着故事,但是,在我们翻看封面书名的时候却又成了全知视角,当然也可以是外视角的感觉,这种视角的错位难道也有什么深意吗?
二、厄运降临,大家对大树的态度
之前都是大树给大家带来的快乐。接下来,故事发生了转折,这棵“没有人可以拥有”的橡树突然病了,病因是有人在树下倾倒了化学药品,而第二天的雨水加重了化学药品的污染,老橡树最终没能挺过来。从大树生病到最后,艾莉丝见证了很多人试图为大树做些什么。
1、妈妈手按到树上,像检查它有没有发烧。——这是只有在对亲密的人才会有的举动。
2、树医生为这棵老橡树进行诊断。并且在后续告诉艾莉丝一家 “你们的树撑不下去了。”
3、关于这棵老橡树的命运上了当地的报纸。
4、麦家的人帮我们清理树下的,化学药品污染的土壤。
5、消防队来洒水。
6、爸爸、麦先生、罗先生用麻布包住树枝防止晒伤。
7、电信公司的詹太太借来和树一样高的杆子挂上遮光网防止太阳直晒。
8、有位女士带来自己织的红围巾给大树围上,并拍拍它说“好啦,围着就不会生病了”。
9、草地上排列着的慰问卡。
10、树枝上绑着的心形气球。
12、有人带来的鲁冰花和鸡汤罐头。
13、最后妈妈为树哭泣。
大树虽然因为人为因素病了,但大树生病的时候,远的近的,各种各样的人对大树表现出了浓浓的关爱。从“检查发烧”、“为树诊断”“撑不下去了”“围巾”“慰问卡”“心形气球”“鲁冰花”“鸡汤罐头”等等细节来看,人们不是把大树当成了一个物品,或者死的东西,而是把它当作一位朋友或者伙伴来看待。可惜,大树依然就此憔悴了下去。
书上唯一画着的一棵树就这样慢慢死去了。那到底“艾莉丝的树”在哪里呢?
三、每个人心里一亩田
1、艾莉丝爱这棵老橡树
何以见得呢?
她习惯了晴好时,每天大树下的陪伴。
她喜欢听关于大树的故事。
能听到大树轻声呼唤“艾莉丝……艾莉丝……”
发现草的味道怪怪的。我想如果不爱,她就不会发现草味道的不同,甚至连趴在大树下都不会做。
小声的问医生“这棵树病的很重吗?”艾莉丝小声问,一方面,有可能是因为害羞,另外则有可能怕吵到大树,试想能够这样照顾一棵大树的孩子,能说她不爱这棵树吗?
她观察每一位接近大树的人,甚至观察大树周围曾经的小动物。(为什么呢?应该是出于保护,并希望看到大树复苏的任何一点迹象。)
她观察每个来的人对大树做的事情。如若不是关心,她又怎么会对别人观察的如此细致呢?另外,最后大树无法医治,她感到心疼疼的。
2、既然如此爱着大树,又有人伤害大树,艾莉丝会因此在心里种下憎恨吗?
爸爸说“也许有人倒了不感倒的化学原料,也许他们是为了快捷和方便”
或许最初,艾莉丝是出于对生病大树的保护,她才会观察生病期间每一位靠近老橡树的人,但她观察到的是爱和温暖的关怀。
妈妈为树而哭泣时,爸爸又说“做那件事的人,可能不是故意要害死这棵树。我们绝不是有意要残害世界上美丽的生命,但我们就是这么做了。”
看着如此这么多的关爱,尤其听着爸爸的话,我想,艾莉丝的心里也应该只是充满了对大树的心疼,而不会种下仇恨了吧。
3、生生不息。
于是,艾莉丝看到了橡子,并决定在大树的旁边种下一颗希望。
至此,是否就可以说,艾莉丝的树原来就是她种下的那些橡子呢?
或许还有更多吧——
不妨回看封面。我们不妨来试着解答一下角色转换的问题:
书的标题往往是一本书精髓的凝练和精华的提纯。所以这本书会从艾莉丝内心细腻的感受来入手,最终提高到外视角,甚至全能视角。其中深意不言而喻:升华。艾莉丝从最初的内心感受, 逐渐升华出来一些东西,也就是艾莉丝的树。
这个被叫做艾莉丝的树的东西到底包含些什么呢?
艾莉丝的视角和内心感受让我们看到她的没一点微妙变化。这些变化里面有爱,有包容,有洒脱,又有萌发出的希望——这些难道不是艾莉丝心田里种下的树吗?
想起了齐豫唱过的一首歌:
梦田
作词:三毛
每个人心里一亩田
每个人心里一个梦
一颗种子
是我心里的一亩田
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种李种春风
开尽梨花春又来
后记:
不得不说,这是一本非常高杆的绘本,看似叙述一棵树的故事,却在不声不响之中,讲述了真善美的养成。我们很难不犯错误,面对造成恶果的错误,我们是盯着痛恨呢,还是应该看向爱,看向包容,看向能够做的事情呢?
这或许恰恰能呼应《一片叶子落下来》中那段对白:
「我們的樹會死嗎?」弗雷迪問。
「總有一天樹也會死的。不過還有比樹更強的,那就是生命。
生命永遠都在,我們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在这生生不息的生命里,在这永远都有流淌着的永恒中,我们能做的、留给孩子更好的是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