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排列的逻辑
——经典美文之图式是怎么形成的
经典之十五:以《鸟的天堂》为例
读者看到这个文题,便会思考:“鸟的天堂”是什么?“鸟的天堂”在哪里呢?
没错,作者就是先写的“接近‘鸟的天堂’”。
作者善于叙事与环境描写相结合,请看开头:
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
这里巧妙地点明了时间。
要“接近‘鸟的天堂’”,先得到河边去:
我们走过一段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
写“小船”有什么用呢?因为要向河中心移去:
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
这有点像是游记里面的“移步换景”,接下来河面的所见所闻:
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下面开始聚焦河面一个特别之处: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河面会变窄呢?因为榕树的缘故,因为“一簇簇的树叶伸到水面上”。这里有隐性的因果关系的逻辑存在。下一段与上一段段尾(关键字眼:许多株茂盛的榕树)是承接关系: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这里写了朋友间的争论:一株榕树,还是两株?因为距离还远,看不太真切,因此才争论。下面写近观榕树(进入重点,聚焦榕树),与上文还是承接关系: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文中有一个导读提示的问题很好:“我知道了‘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了。”“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与后面的形成一种因果关系的逻辑。前面讲“真是一株大树”,后面讲“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这里也是一种因果关系。为什么说“是一棵大树”,因为“从远处看像一株大树”。其实到底几棵作者他们也弄不清楚。好在到底几棵也并不是重点。作者便统而视之了——“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这是一株怎样的树呢?作者的双眼一定比高级照相机还锐敏: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这里描写了这棵大榕树。这是所观的眼睛的聚焦与停顿。第一句说“大榕树充满生命力”。第二句讲“绿叶多且密”(不留一点儿缝隙)。第三句写绿叶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也是在讲它充满了生命力。最后来一句小结句:“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有一点点像总分总的描述的思维逻辑,让我们觉出这的确是一棵茂盛、美丽、充满生命力的大榕树。
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土地是湿的,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于是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
这里讲“船在树下泊了片刻”,但是“我们”并没有上去,因为岸上很湿(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因为没有上去(没法上去),因此,只能听了解它的朋友说说它的信息: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听他说得美,却只能想象一下:“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膀的声音”;也注意地看了,“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树桩。”慕名而来,却没见到一只鸟,心中有的是遗憾:“‘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最后也只能遗憾地离开,真是“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也许来得不是时候,没有看到一只鸟。
接下来写的是另一次,这一次目的不是要去“鸟的天堂”,而是要“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不过又经过了“鸟的天堂”: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为什么要点出“这一次是在早晨”呢?因为上一次来的时候是在“傍晚”,这是时间上的一个对照。上次是“太阳落下了山坡”,这一次是“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这是天光上明暗的对照。下一句是“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这一句有两个作用,一个是照应上一次的“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另一个则是过渡(只有停泊下来,才更好观赏)。这一次有没有看到“鸟”呢?请看: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这里有一个前后对照的逻辑,“起初是静寂的”,后来是热闹的。这里写到了“我们”的两次拍掌,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成语“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两次拍掌的结果(影响)是不同的,有一个层次,是递进的逻辑关系。第一次拍掌,结果还不能算热闹,第二次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因此,这是这样的一种递进关系的逻辑层次:静寂,响动,热闹。这两次拍掌,就像给交响乐团指挥一般,起到不同的效果。第一次主要写拍掌后的所见(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看见第二只,第三只),第二次主要写所闻。让我们来聚焦第二次拍掌,他是怎么写出“热闹”的呢?“到处都是鸟声”,在树枝上叫的有叫的声音,飞起来的有飞起来的声音,扑翅膀的有扑翅膀的声音。好不热闹!
下一个自然段承接这一段继续写(这里是承接关系):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我真是惊叹于作者的描写艺术。上面写“热闹”主要写“耳闻”(热闹之声),这里便更关注“眼观”(应接不暇),进一步突出了“鸟多”,都是从“面”上在写这一群鸟。接下来,从面到点,从“眼观”又转回到“耳闻”(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如果是一场歌舞剧,前面是群舞,这里是独舞;如果是歌唱,前面是热热闹闹的多重唱,这里是独唱。总的来说的印象是“鸟多”“热闹”。
作者看了一场精彩的表演,来看结尾: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即使是在次要的方面,作者也注意了照应的逻辑关系。譬如,作者在前文讲第二次是要“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在离开的时候,便提到“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当然次要的毕竟是次要的,只是一提而过,但没有这些次要的细节映衬,也便显不出主要的有多么丰富与精彩,至少是不完美的,它们是不能少的绿叶,哪怕只是一小片,也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当然,重点在后面,“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这么美好的地方,留恋是自然的。最后一句至为关键,是总结全文的一个中心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注意,昨天去看大榕树时是傍晚,那里并不是没有鸟,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天色黑了看不到,其次是鸟归巢安息了,也听不到鸟声。这倒给我们一个启发:观察一个事物光靠一次是不够的,很可能受蒙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