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追梦18岁的未来寄语,
回忆18岁的青葱岁月,
心理18岁的永恒呐喊,
还有在想2018岁的生命荒芜。
18触动了很多人的心,
让人们在2018没有去关注狗,而是关注不同年龄的人对18的解读。
没有批评指责,只有展现和关注。
好奇自己和他人对18理解的风景。
只要有风景的地方都有人,
只要有人的地方一切都是风景。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特征。
人人可以展现自己对生命对时间的解读,接纳自己理解他人。
我特别关注了那些想像在自己的两千零一十八年后自己的人。
督导反思: 心从来没有重样过生命行至荒芜的永恒。
回归到自然的草木枯荣。万物皆如此,何况渺小的你。
在浩瀚宇宙你如一粒尘沙,
看清了过往,也许会更好的把握现在
但不会执着在现在。
过去不可追,未来不可遇。
当下的生活状态也许过得懵懂,但那是当下最好的你就可以。
督导反思: 心从来没有重样过致敬那些贡献思想的人。
当他们的思想深入浩瀚宇宙,
他们的精神也会自然承传。
在遥远的未来,
你是否也伫立在山野里听风沐雨呢?
这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展现的是两种不同的风格。
前一种不突出类别。
万物皆平等。
这样的人会感恩生活赋予我们的一切,渺小而谦卑。
在衣食住行里透着满足,随遇而安。
后一类的人关注自我,独一无二。上天入地,为我独尊。内心丰富的自我独白。相信世间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
内心孤傲,一旦有心光闪烁,即可自娱自乐。
一种高贵的气质自然升起。虽然外表一团和气。
贵在自己与众不同,和在众生皆有不同。
两类都在思考归处,选图不同,内心世界迥异。
我是哪一类呢?
好像后一类的成分居多。
只是内心的高贵气质没有修成,被无知自大给打败了。
有人说:你每天都很傲。无论你怎么表达谦卑。
一直没有明白。当看到这两个图片的时候我有点感觉了。
你相信对方是一个自然的小草?还是一尊佛?
你自己是一个小草还是一尊佛?
芸芸众生都需追根,不知来处何以知归处?
一念天地。
在社工的专业反思中常说你才是自己最好的助人工具。
你的这个工具是否好用?
社工理论强调以人为本。没有人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想与什么样的人相遇?
我们无法究竟。但在探索究竟。
常常在一刹那就是念头的分水岭。
伦理困境更多的是心理困境。
社工督导工作看到最多的依然是人的心理困境。
在心动的那一瞬间你在哪里?
保持这个觉知,
看着那个你。
心路里前面是悬崖后面是绝壁。
心从来都不重样。
保持对思想的觉知,时时看看它走到哪里了。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
谈起责任
常常内疚。
时不时会放逸自己的心,
任其在心底里放任。
伴随着后悔、焦虑、抑郁和愤怒。
有时候觉得要给这个心放个假。
看看它还想去向哪里。
常常感受到走五步退两步,走两步退三步。
但是很快就会自己又停下来。重新出发。
我想那颗心依然知道它要什么吧。
好好的向这个生命学习
好好运用这个工具。
心在路上,永不停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