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认识姥爷,是在姥爷下乡到姥姥镇里的时候,姥爷被安排住在姥姥家,那个时候姥姥二十岁,姥爷也是二十岁。
姥姥没上过学,是地道的农民,姥爷小学毕业,是药材局里的一个小小的办事员,在那个年代,姥爷是被叫做“文化人”的。
姥爷能娶到姥姥,被姥爷村里的人戏说,是姥爷“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因为姥爷虽然是“文化人”,可是家住在特别偏僻的农村,是那种坐在炕上就能从窗户里看到四面大山环绕着的村,可以称作是“鸟不拉屎”的犄角旮旯。姥爷家里还特别穷,兄弟姐妹八个,姥爷能读个小学,是因为一开始家里就他一个,过了几年,家里人口越来越多,姥爷也只能退学,开始了跟着姥姥爷下地干农活儿,闲时上山刨药材之类的活计。
在那个年代的农村,读过书识字的人还是很少的,姥爷又爱自己琢磨,因为上过小学,家里又有一本不知道从哪里流传下来的小字典,闲暇时候,就照着字典认字儿。
那个时候,县城里的药材供销社要到村里收药材,姥爷在一次卖药材的时候,被他们给发现了识字儿,而且对药材懂的也很多,最后被带去了县城上班。因为姥爷出生农村,又识字儿,去乡下收药材的事儿就落到了姥爷头上,这样,姥爷就来到了姥姥住的村镇里。
姥姥当时扎着两个大辫子,是十里八乡都夸的姑娘,因为姥姥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特别能干。
姥姥家里就她和哥哥两个人,姥姥的爹和娘都已经去世了,哥哥是赤脚医生,也是上过学的,有收入,家里在镇里,算得上是殷实的。不过因为哥哥有工作,家里的农活儿,一般都是姥姥来做。姥姥是个闲不下来的人,家里打理的紧紧有条,十里八乡给说亲的人很多很多,不过,姥姥都看不上,姥姥胆子还大,放言说:“要自己找一个自己打心眼里喜欢的男人。”
因为姥爷的哥哥跟安排姥爷来收药材的领导认识,姥爷就住到了姥姥家里。可是姥爷跟姥姥几乎没见过面,因为姥爷每天早出晚归的去下边的村里收药材。只是自从姥爷来了之后,家里的院子,从此以后再也不用姥姥来打扫,家里的水缸也总是满满的。姥爷每天早早起来,帮着扫完院子,挑满水缸。姥爷每天晚上回来,屋子的桌子上都摆着一份儿温温的饭菜,有时候是一碗儿坨了的杂酱面,可是,姥爷觉的却是香极了。也许姥爷一开始帮着做活儿是作为在这里住宿的报答,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姥姥那可口的饭菜就进到了姥爷的心里。
就这样,姥爷在这里生活了两个月,突然接到社里的通知,得回去了。两个月的时间,姥爷和姥姥没有打过照面,也没说过一句话,那个年代少男少女的感情是含蓄内敛的,心里的好感只有通过悄悄的互相帮助来表达,可是姥爷知道姥姥梳着两根麻花大辫子,姥姥知道姥爷有一双勤劳的双手。
走的那天,姥姥跟朋友去山里采蘑菇,想着晚上加菜,等到半下午回来的时候发现,平常这个时候不满的水缸是满的,不太干净的院子是整齐清爽的。姥姥意识到了什么,匆匆打开西边姥爷住过的屋子,跟想象的一样,屋子收拾的干干净净,被子叠的整整齐齐的,像是从来没有人住过一样。
此时此刻,姥姥说不上来心里的感受,只觉得心里慌慌的,像是有什么东西丢了一样,有点儿难过,又有点儿疼,想着必须要做点儿什么,不然肯定会后悔的。
姥姥一边想着一边无意识的往大门口跑去,迎面正好遇到了邻居来给姥姥送信,原来姥姥的哥哥跟姥爷一起去县城了,临走的时候拜托邻居跟姥姥说一声。姥姥问明他们走了半个多小时,就匆匆的锁好门,向着城里的方向跑。
那个时候,没有车,从姥姥家去县城,要么搭驴车,要么骑自行车,要么走着。姥爷和姥姥的哥哥跟着拉药材的驴车,不紧不慢的向着县城的方向走,因为拉的药材多,走的也不快。
路上,姥姥的哥哥跟姥爷聊天的时候,就说到了姥姥。其实姥姥的哥哥早就看出来这对少男少女的心思,听朋友又说过,姥爷虽然家里穷,可是家人都特别好,姥爷人也勤快,就起了撮合的心思。
姥爷的哥哥试探着问了问,具体问了什么已经不知道了,姥爷红着脸小心翼翼的答着。
就在这时,姥姥气喘吁吁的追了上来,姥姥喊了一声哥哥之后,就径直走到姥爷跟前。这是姥爷和姥姥的第一次面对面,姥爷没等姥姥说话,看着姥姥开心的笑了,姥姥说,那笑容像是从心底开出的花儿一样。
多年以后,姥爷说,当时看着眼前站着的姥姥和姥姥因奔跑而红扑扑的脸,心里暖乎乎的,那一刻,姥爷说,他想把全世界捧到姥姥跟前。
姥姥和姥爷就这样走到了一起,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海誓山盟,有的只是平平淡淡,简简单单。他们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一切都刚刚好。
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