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与车

作者: 华彩云飞扬 | 来源:发表于2018-12-06 06:53 被阅读145次

    夜已深了,城市的喧嚣逐渐消停了下来。夜幕下,只有少数精力正旺盛的爷们儿带着几个疯丫头正驱车赶往下一个夜场,大部份的人都已进入了梦乡。

    后半夜了,只剩三种车还在城市的道路上飞驰,它们就是:出租车,拖淤泥的渣土车和运混凝土的搅拌车。夜间的城市道路因为车少,似乎变得宽阔起来。老刘开着607号搅拌车拖着十八方混凝土顺着新华路,穿过建设大道向市中心的工地缓缓开去。

    从清晨五点半接班起,这是老刘第十趟运输任务了。今天这个周日比较忙,老刘越拉越起劲。以至于到了后半夜三点了,他还没有半点睡意,要是换作以往站里活少的日子,这个点早就开始打哈欠了。也因此,他口袋里用来提神的风油精今天还没派上用场。

    老刘在这家商品混凝土公司上班,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他也是这家公司的元老,从公司建搅拌站起,他就成了公司的员工。他的职责是开搅拌车,从搅拌站把混凝土运送到工地。八年来多少个日日夜夜,他都一直奋斗在这个岗位上。八年来,他自己都记不清拉了多少趟混凝土,多少方混凝土,记不清自己在武汉这个城市转了多少路,熬了多少夜……

    他只知道八年来,公司的老总换了几次人了。身边的同事更是来的来走的走,不计其数,许多离开的人连名字都记不清了。老刘一直守在这家公司,见证了公司曲折的经历,更见证了公司的成长。

    当然,公司里像老刘这样的老员工已不多了,除了车队,其它部门也有,比如生产部和后勤部。后勤部厨房的余大姐也是“开国元勋”,她是老刘的“上级领导”,生活日常包括人民币怎么安排,都由她说了算的那种。

    老刘是老驾驶员,在驾驶界里一定是首屈一指的大师傅。他二十来岁就开始从事驾驶工作,一生跑遍了大江南北。按他的话说,全中国的各种复杂路况都跑过,各种新老汽车他都开过,各地美食他都品尝过,各地美女他都品味过。

    除了最后一句玩笑话,大家都会相信老刘的话。因为老刘的驾驶技术的确不错,你别看他年龄都过五十了,在拥挤的城市道路上,他不紧不慢,如鱼得水。老刘好几年被评为公司优秀员工,要想得到这份荣誉。除了平时把车的卫生搞好,要特别勤快之外,有一个硬指标就是全年无事故。

    开搅拌车要做到全年无事故真是很难的事情。汉口算一个比较老的城市,很多街道及马路的建设比较滞后,交通条件还一直在改善中。城市道路堵车是一个常见的事情,一遇到堵车,像搅拌车这种大型货车在行驶中就特别吃亏。因为这种车的视觉盲区特别多,尤其是车头右前轮一带,稍不注意就会和右边挤过来的小车或电瓶车挨在一起。

    开搅拌车必须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种车有五个反光镜,当然你全看到了,就不会有多大问题。但问题是你只有一双眼睛,你主要是看前方的路况,判断前方人和车的动向趋势,其次要看右边反光镜,随时防备人和车蹿入你的右前方,还要注意左右甚至后方车辆和行人动向,还要随时观测车内仪表是否正常,观注交通状况选对路少阻车,更要想法躲开交警,……最后,一路顺风将混凝土送到工地。

    现在的人多数很浮躁,为赶时间,不按交通规则行驶的事大有人在,再加上大货车的盲区限制,经常会看见大车和小车挤在一起。所以,天天穿行在拥挤的城市道路,搅拌车一年下来连一次轻微的擦挂事故都没有,那真是体现驾驶员水平的事。但老刘就是能做到,并且多年来如一日。

    搅拌车驾驶员的工作特别辛苦,他们的上班时间特别长。多数搅拌站是采取上二十四小时,休二十四小时的制度。老刘他们公司算比较人性化一些,采用上十二小时,休十二小时。一台车两个人,一个白班,一个夜班。遇周日,白班上二十四小时转夜班,原来的夜班休息二十四小时转白班,依次每周轮换。老刘就是这样,一周白班一周夜班,干了八年。

    八年来公司的搅拌车由小变大,从装九方,到十二方、十五方、十八方。因老刘的优秀表现,每次来新车,都会优先让他上。当然这也给他带来了更多赚钱的机会,新车拉得多,故障少,自然就趟次跑得多,多劳多得嘛。老刘又是个勤快人,必然也挣到了心满意足的工资。

    老刘的“上级领导”余大姐工资低一些,除了社保公积金和吃也有三干多。两人的工资加在一起,几乎每月都能当“万月户”。两口子的生活自然应该过得乐滋滋的。

    余大姐是个精明的人,家庭会计应该是“会计师”级别的。从平时的吃穿用度安排,估计都是余大姐说了算。从老刘的平时开销看,老刘绝对属于那种发了工资立即上交,然后平时花钱要打报告的那种。

    老刘和余大姐在公司八年了,因公司条件所限,加上他们是普通员工,八年来,老刘一直住男生宿舍,余大姐也一直住女生寝室。公司多少同事,虽收入还没他们高,但凡夫妻在附近上班的都会在外租房,而他们却舍不得去花那个钱。也许为这个事,老刘也“请示”过“领导”,可能没被批下来。

    这几年,公司很多同事都流行买车了,特别从几万到几十万,一个比一个狠。有钱的人买豪华车,钱少的买适用的车,甚至有些人只给首付,而采取分期付款方式购车。每一辆新车第一次来公司,大家都会围上去观赏,更有人开一圈兜兜风。车主也会在这次主动向前来“捧场”的同事发烟,表示喜庆和感谢关注的意思。

    每次有同事买新车回来,老刘都会积极地去“捧场”,不是赞叹外观漂亮,就是夸奖内饰美观,每次都有爱不释手的感觉。于是,常有人说,老刘整一个嘛!老刘总是笑了笑,说没得钱。其实谁不晓得他老刘殷实得狠,没得八十万也有六十万嘛,还不是“领导”管得严。

    老刘家是个幸福的家庭,有一儿一女,是大多数人羡慕的那种。更让人羡慕的不是这,他家出了个人才,他们的宝贝女儿成绩一直较好。小学到初中,高中,一路顺风考入理想的大学,上了本科还考了研究生,都说是老刘家祖坟埋在风水宝地了,刘家飞出了金凤凰。

    女儿的出众让两口子心慰,但儿子的未来却让他们有些焦虑。

    十根指头有长短。儿子读书就知道调皮,成绩一直不理想,高考落榜。他和中国很多内地年轻人一样,选择了外出务工。他从湖北来到深圳,进了工厂。一年后,他终于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也终于感受到没认真读书没继续深造给自己就业带来多大的影响。他多想对爸爸妈妈说,能给我一次上大学的机会吗?可是他却不能说,他已经有了心爱的人,她是江西人,两人关系已到如胶似漆的地步,并已准备走进婚姻的殿堂了,一切都来不及了,也许此生再回学校的梦终将成梦。

    后来,他们顺利结婚了。老刘和余大姐高高兴兴地为两个年青人举办了隆重的婚礼,还请江西的亲家来湖北做客。事后,小两口继续回深圳打工,继续谋取自己的生活资本。但不用说,两个年青人也是辛苦的,因没专长缺能力,也只能干点低工资的简单活。

    老刘和余大姐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终于有一天,老两口商量着考虑让儿子回家重新上学,学专业学技术。他们联系自己女儿,让女儿帮哥哥选适用的专业学校,女儿辗转通过老师,为哥哥选了一所学计算机编程方面的专科学校,学制三年,只是学费加生活费要十几万。老刘和余大姐想想,为了儿子的命运,就最后赌一回吧。

    一切前期工作搞好,儿子从深圳回湖北武汉重新开启了求学的新生活。

    没过多久,老两口又发现问题了。

    儿子回来读书了,儿媳怎么办?想起自家女儿,那年纪轻轻的儿媳也是刚刚出生社会的姑娘啊,跟儿子有什么区别呢?不也是少读书缺技术被社会正淘汰着吗?

    想着自己的儿子、女儿和儿媳,两口子毅然决定要把儿媳当女儿养,儿子儿媳都不能放弃。于是,远在深圳的儿媳也被叫回武汉,同儿子一起读书,同样学习计算机编程方面的专业技术。

    小两口回到学校必定学习很用功不在话下,老两口直接将老刘的工资卡交儿媳管理作小两口的零用钱。

    两年后,学校的学习基本完成,剩一年为实习期。小两口在实习期就被深圳某知名公司高薪录用。

    老刘和余大姐自然很高兴,两年来儿子儿媳二十多万的投资没白花。

    老刘再次打“申请”:老余,咱们买辆小车吧,你看儿子女儿都有出息了,我也帮别人开了一辈子的车,也该有一辆属于我们自己的车了!

    余大姐说:不行,儿子儿媳还没房子,剩的几十万赶紧给他们小两口给个首付,剩余的他们慢慢还,不然房价又要涨了!

    然后,再加一句:我俩再挣几年给女儿留点,自己再剩点养老。

    ……

    看来,老刘这辈子别再指望买车了,好像“上级领导”一直没列入预算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刘与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ow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