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明朝历史时,不得不提东厂、西厂和锦衣卫这三个特殊的机构。虽然小说和电视剧中常常将西厂太监描绘为幕后黑手,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西厂虽然存在时间短暂,只有不到十年的时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41697/4a55ff5aacf04d48.jpg)
东厂的创始人明成祖朱棣在夺取侄子的皇位后,由于建文帝未死流言和朝廷大臣对新政权支持度不高,为了巩固政权,决定建立一个新的机构。朱棣认为身处皇宫的宦官更为可靠,而且联系方便。因此,在朱棣迁都北京后,建立了一个由宦官掌握的侦察机构,由于其位于东安门的北侧,被命名为东厂。一开始,东厂负责侦缉抓人,并没有审讯犯人的权利,犯人往往要交给锦衣卫处理。然而到了明末,东厂也有了自己的监狱。东厂的首领称为东厂掌印太监,是宦官中仅次于司礼掌印太监的第二号人物。东厂的侦缉范围非常广,朝廷会审大案和锦衣卫拷问重犯东厂都要派人听审。朝廷的各个衙门都有东厂的人坐班监视官员们的一举一动,一些重要的衙门文件东厂都要派人查看,甚至连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柴米油盐的价格也在东厂的侦查范围之内。东厂相对于锦衣卫而言,由于直接向皇帝汇报情报,更为方便快捷。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厂和锦衣卫的关系逐渐由平级变成了上下级关系。在宦官权倾朝野的时代背景下,锦衣卫指挥使见了东厂掌印太监,也要礼让三分。东厂的权力极大,让官员和百姓都感到恐惧和不安。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41697/f50e413edf879eb6.jpg)
而西厂在明朝历史上只短期存在过明宪宗成化年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41697/ec01d3540f02bc7b.jpg)
京城出现了妖狐夜出的神秘事件,以及妖道李子龙的蛊惑行为,让宪宗感到侦察力量不足,于是派身边机灵的小太监汪直出宫打探消息。汪直抓住了这个机会,到处捕风捉影,搜集了许多所谓的秘密消息报告给宪宗。宪宗对汪直的表现十分满意,于是成立了西厂,其势力甚至超过了老前辈东厂。然而,汪直为了升官发财,拼命的购置大案要案,其办案数量之多,速度之快,牵扯人员之重,都远远超过了东厂和锦衣卫。西厂在全国布下侦缉网,主要打击对象是京内外官员,一旦怀疑谁,就立刻加以逮捕,事先不必经由皇帝同意。这导致西厂在短短五个月内就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东厂和西厂的共同点就是监视侦察和镇压官吏的不法行为及巡查缉捕。然而,这种权力被滥用的情况越来越多,甚至有时连皇帝都管不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41697/f67bc3deaa704c49.jpg)
由此可见,权力的滥用和监督的缺失是造成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为了应对专制政权的内部需求,皇帝需要一个不同于官僚体系的力量为自己服务,这就是明代东厂西厂存在的原因。这股独立势力被巧妙地组织起来,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机构,以满足皇权的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