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零基础学习互联网运营互联网科技运营
初入互联网行业如何规划职业发展?

初入互联网行业如何规划职业发展?

作者: 暖石网_零基础学习运营 | 来源:发表于2018-05-10 12:24 被阅读8次

来源:暖石网公众号(id:nuanshi100)

作者:暖石网

初入互联网行业没有职业发展方向,没有目标,天天得过且过。

你很快就会沦为一个天天做执行工作的打杂工,甚至随时被一个新来的实习生取代。


如何在入行初期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你需要了解下面两个问题:

1、互联网职业发展的可能性

2、用算账的方式指导个人职业发展

一、互联网职业发展的可能性


0.1%的人会自己开公司

0.3%的人会做公司高管

0.6%的人会变成纵深领域的专家或资深员工

99%的人会随波逐流,没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

我们分别来看一看这几种未来发展的成长路径,这样你可以知道自己现阶段应该去做哪些事情来学习和进步,得到更好的发展。

1、0.1%的人会自己开公司

入职1-2年后,你会变成一个有潜力的新人,你开始去了解需要掌握的岗位技能,掌握一些非常具体和执行的技能。

再往后会有2种可能,分别是纵向发展和横向学习:

纵向发展:比如你目前的主要工作是百度竞价排名(购买百度关键字投放广告),但是不太想学习别的知识,只想把百度竞价排名这个工作做得更加精深,最后变成这个百度竞价领域的专家。

横向学习:比如你目前的工作是营销,但是同时学习运营、产品、开发、设计,了解各个领域的知识,这个叫横向学习。

发展了4-5的时间之后,横向学习的人可能会变成一个各部门的管理者或公司的副总;纵向发展的人可能会变成一个部门的专家,因为你对某一个领域的知识非常了解。

再往后你可能自己创业或者搭伙创业——CEO、COO、CTO。

(图片中分上下两个 “ 自己创业或搭伙创业 ” 是因为有可能你的薪资有一个大幅度的上涨,也有可能创业失败,薪资大幅度降低)

注意:图中提到的时间并不是一个标准,只是代表一个个阶段。并不是说一定1-2年之后才能成为潜力新人,4-5年后才能成为团队管理者,每个人所需的时间都不一样。

2、0.3%的人会做公司高管

我们来看一下区别:

进行横向学习的人更倾向于发展成一个团队管理者,因为他什么领域都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他可以盘活各个部门的资源,最终会变成整个团队的管理者。

纵向发展的人会变成一个纵深领域的专家。虽然同样是管理者,区别在于专家会变成部门高管,而团队管理者(横向发展的人)会变成公司高管。

其实并没有哪个岗位挣钱更多、发展更好的说法,而是要根据你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比如你本身是一个研究型的人才,你不太希望跟很多人对接资源,这种事情对你来说有很大的负担,但是喜欢研究某一个领域的知识,那你就可以选择做一个专家;如果你很想盘活各个部门的资源,那可能公司高管更加适合你。并没有对错之分和优劣之分,主要看哪种方式更适合你的个人情况。

3、0.6%的人会变成纵深领域的专家或资深员工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可能会成为小部门的管理者,也有可能会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员工。

比如说做SEM百度竞价排名、SEO、搜索引擎优化、微信小编都可能变成一个垂直领域的专家。

4、99%的人会随波逐流,没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

一直无法摆脱员工身份的人和专家、高管、创业的人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关键差别点在哪里呢?

关键点在刚入职以后的1-2年,这类人没有变成潜力新人,而是普通新人。

潜力新人会形成自我思考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普通新人会变成一个螺丝钉,领导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不会自己主动思考,最后变成一个超级普通老员工。

如果你有自我思考的能力,给自己设置更高的目标,你也懂得如何去测试和反馈,让自己进步,这样你就会得到越来越好的发展,因为你始终在学习新知识,而不是像螺丝钉一样每天做重复的事情,这是最根本的区别。

二、用算账的方式指导个人职业发展


这笔账怎么算?

就是拿你现在的工作跟想跳槽的工作用统一的度量衡进行详细的比较,以此来帮助自己做决策。

用算账的方式指导个人职业发展,首先要明确2件事:

1、有哪些因素是你算账需要考虑进去的元素

比如说你现在找一个工作,对方给你多少薪资,这个薪资是一个因素;比如说成长空间是一个因素,比如说公司离家远近,也可以作为一个因素,你可以把职位相关的因素都列出来。

2、让每一个要素都统一度量衡,进行比较。比如我们可以用一个比较俗的度量方式——用人民币来做统一的度量衡,度量衡统一之后,我们就可以利用数据给每一个和职位相关的要素赋值,然后做比较。

下面看看具体怎么用:(用职业发展问题举例)

① 我们先列出和职业发展相关的3个要素,分别是工资、学习、位置。(这里列出来3个只是举例,实际操作中你可以列出了几十个跟职业相关的要素)

② 统一度量衡进行比较,我们用人民币给要素评估出一个价值,(注意这个价值不是标准化的,因为每个要素在不同的人心里赋予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小明是一个求职者,现在有A、B两个工作可以选择。

A工作:要素1是工资,薪资是5000元;要素2是这家公司能给小明的学习机会,这个价值在小明心里值20000块;要素3是公司的地理位置位置不算很远,价值是1500元。这个工作在小明的心里总共价值26500元。

B工作:要素1是工资是8000元;要素2的学习机会非常有限,价值1000元;要素3公司离家更远一些,价值是0元。所以B工作在小明心里价值9000块钱。

进行比较后小明显然会选择A工作,这就是根据算账的方式进行转行或者职业选择。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每个因素设定的货币价值在每个人心里都不一样,并不是一个标准化的价值。当某一个要素在我心里不重要的时候,那它就值零元,或是负数,当我觉得它很重要的时候,它就值很多钱)



1、选择一个职业或工作机会,还可以从哪几个因素来考虑?

下面是一些需要考虑的常见因素:

现在能挣多少钱

5年后挣到更多钱的机会

工作强度

岗位晋升的机制,是不是一个市场机制,是不是凭工作能力晋升的

CEO&直属领导是不是可以指导你进步,做你的老师

未来跳槽是否顺畅,现在的岗位知识是否能让你很快找到新工作

工作地点离家远近

工作的福利和假期

2、统一度量衡,进行工作比较。

需要再强调一次,这个算账方式,并不是每个职业相关要素都有统一的价值标准,而是要看每一个要素在你个人心中的价值,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在找工作的人,如果说你现在在职,你也可以评估一下你现在的岗位价值,这也是判断你是否需要调整或者跳槽的一个计算方式。

(上面显示的人民币赋值并不一定适合你,这里仅仅用我的价值取向来举例)

现在我面前有两个工作可以选择。

先看工作A:

A工作给我的工资是5000块,这个岗位是互联网公司的岗位,生意模式是互联网化的,工作类型是非程序的不容易被机器所替代。五年后挣很多钱的机会相对更大一些,这件事情在我心里价值50000块。工作强度有点大,比较累,减掉1000块。关于晋升机制这个公司是按能力晋升的,不是按年头去晋升的,这个很重要,这个值20000块。CEO和领导都是人品很好,工作能力也很强的人,对我很有帮助,这个值30000块。这个岗位有机会学习到系统的知识,掌握工作方法之后,跳槽很容易,这个让我对未来工作很放心,这件事情值50000块。工作地点不算近,但是可以接受,减去1000块。工作福利值500块,忽略不计。

A工作合计价值153500块。


再看B工作,工资是9000块,比A工作高多了。但是行业生意模式没有太大优势,是偏传统的生意模式,关于未来五年后挣钱的机会只能值10000块。工作强度很大,减去3000块。晋升机制是老板拍脑袋,减去1000块。CEO人不错,但是也没能教会我太多东西,价值是5000块而已。岗位偏螺丝钉,未来跳槽会有些问题,再减去30000块,因为这点很重要,这个工作不能让我跟得上时代。工作地点离家很近,价值3000块。福利1000块,可以忽略不计。

总数算完之后竟然是 - 6000块钱!

所以按照我的价值取向,我会选择A工作。

为什么明显工资更高的工作在赋值以后变成了负数?

因为每一个人对自己未来的预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职业选择上,每个因素赋予的价值就不一样,如果一个人更在乎的未来发展,那么就不会很在乎眼前的货币利益,而是更看中学习;如果一个人更在乎眼前利益,那他就会牺牲未来发展的机会,所以个人未来预期会直接影响今天对货币的在乎程度。

我们来看这张曲线图,蓝色线和黄色线,蓝色线是未来预期,是年收入12万,这并不是一个很高的预期,那这个时候每月多一千块的工资就显得很重要。黄色线未来预期是年薪80万,这样的话在工作初期给多少工资就不重要了,因为你要的是学习达到80万年薪的知识,这才是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

所以你非常需要想清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你要的是一个温饱即可,月薪5000块;还是小富即安,月薪1万块;还是月薪10万甚至更多,让人生有更多可能性。你需要先想清楚这个终极问题,这样你给每一个职业发展的因素赋值的时候会更有针对性。

方法已经告诉你了,不管你现在面临几个工作的选择,你都可以开始给自己算算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入互联网行业如何规划职业发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ez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