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本周有一个下午的时间属于自己了。为了这个下午的时光,我把所有的工作进行了倒排,除白天时间尽可能运用外,还利用晚上的时间做好第二天的活计。实在无法做完那些涉及全局性的工作,就安排在下周一去协调。也许这是一种自私的想法。但不这样,我无法对本周的日更文字进行小结。小结的动机,就是想提升自己,并从中找到与简友进行交流的思想内容。说“思想”交流太正式,也给人产生不好的印象,那就说精神上的沟通吧。
通常作者都是自爱的,爱自己的文字可能胜过爱自己的身体。不然,就无法解释“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这几个成语,为何直到深夜还要奋笔疾书,为何不先吃白米饭,把食物好好消化了之后再来运笔成文,更无法体会年轻的简友动用“禁止转载”这一手段,把自己的文章锁在笼子里,只让人瞻仰,而无法流入“市场”。近来,敝帚自珍的念头占了上风,也跟风学了点,算是自我保护吧。
为什么要写文章?这个话题似乎老得要掉牙。究其原因,恐怕不外乎首先“我是被感动了”,然后不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觉得很难受、不痛快。还有一种说法是:让读者一起来分享,这似乎有点扩大了日记体文章的功用,尽管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想法。
从学生时代日记体文章到有人接受你的文章,甚至收藏你的文章,需要走一段漫长的路。因为我们是平头百姓,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饮食男女,说点接地气的话就是“草根”。想把一个百姓的生活感受,一个“草根”日思夜想,上升到与大众交流的层面,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除非他具备相当异质的禀赋,她撰写的文字十分优美,且文章内容和小说故事情节十分扣人心弦。好在有像简书这样一个个亲民、益民的平台的出现,逐渐打破了原先只有“士大夫”、“学院派”对话语权的垄断,还一片清明、祥和的文字世界。成己达人,成人达己。很多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获得来自诚实善良、集体抱团、友爱释放的各种丰收。并在实际的交流中发现自己文章存在的不足,专心地向简友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
陈水河整理于2022年6月10日下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