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至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我完整。
01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一个已有33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观摩课。课上得非常成功,以致听课的老师都听得入了迷,忘了记笔记。
课后,老师们纷纷问那位历史老师:“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的?”
这位历史老师说:“这堂课我准备了足足一辈子,可以说,对每堂课我都用一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但直接对这个课题的准备,我只花了15分钟。”
这是一位多么值得我们敬仰的老师!
想到陆游总结写诗的经验时曾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是不是可以说,“汝果欲上课,功夫亦在课外”呢。
假若平日的每一节课,都如这位历史老师一样用一辈子来准备,又何愁15分钟准备不好一节公开课呢?
其实,课堂就是老师平时生命状态的展示,肖老师说,“你怎样,你的课堂便怎样。你,就是你的课堂。”
而我,因为平日里,并没有把每一节语文课都当作公开课来准备,所以,即便给两个小时备课,我依然倍觉忐忑。
02
对于只有两个小时准备时间的课,我最担心的依然是对陌生文本的解读不到位,只怪自己平时积累解读的太少,参考各类资料的太多,尽管我从上学期开始已经尝试着抛开参考书解读课文,但这又岂是一时两时之功?!
散文家于竖说:“我们从文化中接受了太多关于自然的认识,使我们不再认识到真正的自然,我们心中的鸟和树叶已经不再是鸟和树叶本身,而是附着太多其他等同的鸟和树叶。”
当我们参考了太多的资料理解课文的时候,当我们越来越依靠教参上课的时候,我们已经被自己渐渐地弄丢了。
03
想起写《一颗小桃树》的镜头稿件,这是一件让我颇觉自豪的事情。
曾经写《猫》的镜头时,我参考了大量资料,当大量的资料汇聚在脑海,整合来整合去,最后整合出来的文章连初审都没有通过。
肖老师说,镜头的观点一定要新,角度要巧。现在想来,当那些大量的参考资料占据脑海的时候,你就被别人的观点裹挟了,无论怎样思考你已无法甩开它们。
所以,写《一颗小桃树》的镜头时,我什么资料都不看,一个人对着文本读。读。读。边读边想,边想边读,思考了一个个角度,又否定了一个个角度。终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就想到了贾平凹对小桃树的称谓,29个“它”,5个“你”,一个“我亲爱的”,为什么不能从称谓的变化剖析作者对小桃树的情感推进呢。当思考有了方向,灵感也就随之而来了,于是,刷刷刷,2300多字就出来了。
这是我第一次没有参考任何资料写文章,通过自己的力量反复读课文来琢磨视角,选取角度。果然,编辑也觉这个角度挺新鲜,投稿过后的第三天,就看到了稿件初审通过的投稿状态。
后来肖老师发来信息,让我再作删改。
前天收到杂志社的采稿通知,这是我第一次在《语文学习》的杂志上发表文章,颇有值得纪念的意义。
04
第二次尝到通过读文本设计课堂教学的甜头,是徐州市比赛课的初评,每个学科角逐第一名参加省赛。上课的题目是吴伯箫的《灯笼》,八下的新教材,以前没读过,更没教过,两个小时的备课几乎都在读课文,终以“灯笼”为主线,带着学生在读中思考:文中写了哪些“灯笼”?围绕“灯笼”写了哪些事?你最喜欢哪一种“灯笼”?这“灯笼”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等等,因为学生没有预习,因为文章理解起来确有难度,虽然在极力调动学生的思维,仍感觉课堂有点憋,没有平日里的酣畅淋漓之感。但也许是大家上得都挺艰难吧,我竟然闯关成功了。
期待5月3号也能交到好运,能在两个小时里备一节恰恰好的课,然后上一节让自己、让评委都不感到憋的语文课。
为了这节课,这几天读了黄厚江等名师对文本解读的观点、经验等大量文字,当然,所有的技法都是小技,只有你这个人,你的思想,你的积淀才是最终成就一节课的根本。
怀一颗平常心上这节课吧,超越功利,不问结果。
05
“人生若只如初见。”
用新鲜的阅读触角感受文本,把曾经有过的体验和认识搁置起来。
以一种空白的心态对待文本,不带任何现成的结论进行阅读。
以平静的心态接触文本,让心灵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平静地倾听文字的诉说,平静地倾听作者的叙述。
认识文本承载的多重意义,作者的意义,文本的基本意义和写作意图,读者的个性意义。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哪些角度入手解读呢?
出乎意料的词语。
非同一般的句子。
突破常规的标点。
新颖独到的标题。
在字里行间反复阅读,倾听文本发出的声响。
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
读了这么多,好像掌握了很多阅读文本的方法技巧了,可是啊,怕就怕像郭初阳老师所说的:
“感觉自己在讲授经典的时候像一个骗子,因为我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某些句子的意思。”
如果那陌生的文本我也不知道意思,这,可咋办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