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八章 弃发弹痤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上一章韩非子高度概括了的“六反”恶果。同样,也高度归纳了“六反”所说之人的特质。恶果,就是“索国富强,不可得也”想让国家富强起来是不可能的。这是天下至极之恶,没有比这更为恶劣的结果了。国家富强不起来,民众生活困苦,国家贫弱,军事不强,很容易引发内忧外患,强国入侵,国家消亡。
六反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破坏力与危害性,根本原因是贤士受害,奸人当道。本是“私恶当罪之民”却是“名赏在乎”之人,君主的赏赐与社会的赞誉都给了谋求私利、恶贯满盈、罪不可赦的人,这就是奸人当道。本是“公善宜赏之士”却是“毁害在乎”之之人,君主的贬斥与社会的诋毁都给了大公无私、善良正直、最应受赏的人,这就是贤士受害。
我们常说人是事物的主体,事物总需要有人去做,并且要尽量做得圆满,起到应有的效果与作用。治国之事总需要有人去做,当然不是只依靠君主一人,而是需要以君主为核心的治国集体,这个集体中的人必须是贤士,国家中兴必是贤士在位,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发展。但,“六反”的现实,正好颠倒了过来,贤士受害的自然是国家衰败。
至此,韩非子将“六反”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从具体的社会表现、实质分析、后果警示都一一讲清楚,旨在告诉君主切不可行“六反”之为,否则民穷国弱,最终亡国。同样,也从反面告诉君主如何用人,用什么人,如何管理社会舆论,正确的舆导向是什么。
韩非子讲完“六反”后,开始讲大局与局部,小利与大利。他还是一如既往用生活中鲜明生动的实例来说明问题。第一实例:古者有谚曰:“为政犹沐也,虽有弃发,必为之。”爱弃发之费而忘长发之利,不知权者也。意思是:古代有句谚语说:“执政好比洗头一样,即使会有一些头发掉落,仍是必须洗头的。”看重掉头发的损耗而忘记促使头发生长的好处,是不懂得权衡利弊的人。
洗头是为了头部健康,这是日常护理,是为更好的生活,但不能因为洗头掉头发而不洗,再说所掉头发是自身的不健康不坚强所致,不能怪洗头。如此比喻再精妙不过,让人回味无穷,细思意浓,教诲深远。自身素质不过硬,工作技能不高,业绩不达标,被淘汰就不能怪绩效考核。自身贪污腐败,政治觉悟不高,违法乱纪,被刑罚就不能怪廉政巡查。打铁还需自身硬,身若莲花自清洁。
第二实例:夫弹痤(cuó)者痛,饮药者苦,为苦惫之故不弹痤饮药,则身不活,病不已矣。意思是:针刺痈疮是痛的,吃药是苦的,因为苦痛的缘故就不刺痈和吃药,就救不了命,治不了病。这一例更是将“长痛不如短痛”讲得生动鲜活。人活着就不可能不生病,生了病就要治病,而治病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治病要么动手术去病灶,要么喝苦药袪邪毒,这都是痛苦之事,不能因为痛和苦就不治病,不治病最终危及生命。
治理国家也是一样,治国先治吏。六反之中的“奸伪无益”之人就是所掉之发与所弹之痤,这样的人要坚决去除掉,否则头不清身不健,最终危害的是国家与身体。这个道理虽然很浅显易懂,实践起来却是难之又难,尤其是治国除恶吏。
【古者有谚曰:“为政犹沐也,虽有弃发,必为之。”爱弃发之费而忘长发之利,不知权者也。夫弹痤(cuó)者痛,饮药者苦,为苦惫之故不弹痤饮药,则身不活,病不已矣。】
治国,治司都一样。不管是领导一国,还是领导一团体,都要警惕“六反”出现,都要勤洗头,敢弹痤。一个人神清气爽,健健康康,才是最大的财富,才能创造最大的财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