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日常:晚上吃饭的时候,老公吐槽我不吃中饭,快成仙了。妈妈说:“哇,那你不是太幸福了,娶了个仙女回家做老婆哎。”老公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连声说是。
一直想写写我的妈妈,却不知从哪里开始,昨天看了一篇文章,有句话是“不为上一秒牵挂,不为下一秒担忧。”在我眼里,妈妈就是这样的女人。
在我的记忆里,妈妈从来没有认真抱怨过什么。听说最初的时候,村里有人向外婆给妈妈说了一个有残疾(还是家风不好,记不清了)的对象,外婆同意了,妈妈就也没觉得哪里不好。后来姨婆心疼妈妈,强烈制止了这段姻缘,又做了爸爸和妈妈的媒,他们就这样定了亲。才说了亲事爸爸就去当兵了,妈妈就默默等了四年。爸爸当兵回来两人结了婚,结婚那天战友送了新被套,没有被子,爸爸借了床被褥来装这个被套,当晚热闹完,爸爸就把被褥还了回去,妈妈只笑着说:“可惜了,新婚夜盖一晚也好啊。”后来我出生了,妈妈要上班,要照顾我还要管好田里的农活,爸爸做家务不做农活,妈妈也只说:“他哪会那些呀,干起来也不像。你那时的尿布都是你爸洗的,村里没一个男人像你爸这么好呢。”爸爸年轻的时候做事特别军人,简单的说就是都得听他的,结婚以后妈妈穿什么他都要管,而他的事全不让妈妈过问,妈妈说:“多好,不用我操心,还有新衣服穿,你爸挑衣服的眼光可好呢。”直到现在,周围的人都羡慕妈妈嫁了一个能干的、有担当的、还体贴的男人,却都忘了当年爸爸妈妈说亲时他们多么不认同,只因为爷爷奶奶家穷。妈妈每每回忆,总是说自己有福气,我倒是觉得能遇见她是我和我爸的福气。
妈妈的手很巧,吃的穿的用的,在她手里都能变出花来。妈妈自己有些挑食,蒜不吃韭菜不吃醋不吃,后来因为过敏,辣的也不吃海鲜也不吃,一时间她能吃的好像那么少,但是她从来不拒绝做这些给我们吃,有几年过年的时候,妈妈烧上一大桌菜,最后添个青菜就是给自己的。妈妈会做菜,还不怕被批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口味偏好,咸了淡了跟妈妈说妈妈就笑呵呵的听着,下一次记着这个人的口味给予增减,所以亲戚朋友都特别喜欢来我家聚餐,爸爸特别以此为荣。家里人也喜欢带着妈妈出去吃,每次都会在点菜的时候说一声不要加蒜。一顿吃完了妈妈总会说:“没我做的好,这个我也能做,回家做给你们吃。”大家就笑着应和,而下次聚餐,还是会带着妈妈,妈妈也从不拒绝,乐于前行。细细算来,我们家每周都会有一两次的聚餐,时简时繁,笑声不断。
妈妈喜欢研究菜式,我说买本菜谱给你学学呗,她不要,她说最不喜欢看书了,字也识不全,不看。妈妈小学没毕业,为此我总是遗憾,还曾抱怨她不爱看书的特质遗传给了我,我读书不好有一半得怪她老说自己不爱看书,想来真是蛮不讲理。这样不爱看书的妈妈只看一种书,手工编织书。小时候我的毛衣是那时流行的小白兔,现在我女儿的毛衣裙穿出去都问哪儿买的。不爱看书的妈妈却对新鲜事物接受的很快,高中时候流行学电脑,妈妈就去报了学习班,还考了个什么电脑证,字也认不全的妈妈愣是背下了五笔输入法,还学做表格,认真的不得了。后来智能手机出现了,她也有QQ,有微信,QQ用来和姐妹淘聊广场舞,微信上关注朋友圈新鲜事,回家就说给我听,可爱的不行。这样可爱的妈妈,性格开朗声音洪亮,记得小时候跟她出门,一路上所以碰上的人她都能打个招呼寒暄一会儿,我盲目崇拜的相信就没有她不认识的人。后来,每个人生阶段,我的朋友总能变成了妈妈的朋友,现在还彼此互加朋友圈,有一天妈妈傲娇的跟我说:“小丁要来和我玩,你去上班吧,我们会过的很开心的。”就这样爽快的抛弃了我。
妈妈很享受生活,一点不像她这个年纪的农村妇女,我总觉得她还没中年过,却不得不承认她已经退休好些年了。退休后的妈妈生活比我忙碌多了,跳广场舞跳到了电视台,还拿了奖,和老同事聚餐喝茶烧野米饭,热闹的不得了,有时候她也好心的带上我——做车夫。后来我生了我的女儿,坐月子时她虽心疼我想我在她家住,我没同意,她也就作罢了,只每天来给我煮月子餐,按我的要求做,清淡而不失美味。再后来不让她带孩子,她也不说什么,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后来姑姑家新添了孙女忙不过来,妈妈兴高采烈的接受了姑姑家的邀请,有空就去姑姑家做饭,我便时不时的带着老公孩子去蹭饭。女儿一天天大了,妈妈有时带着她出门,带着她上课,回来总是骄傲的说外孙女多么多么厉害能干懂事聪明,总之比任何其他孩子都好。我总是笑话妈妈不知哪来的信心,盲目相信外孙女体质好免疫力强,盲目相信外孙女能和假想的老二和睦相处绝不争吵,盲目相信外孙女上幼儿园一定很顺利不会哭闹不会不适应。笑着笑着,我想起儿时灶台边,妈妈一边做饭一边骄傲的说:“我女儿最乖了,我女儿最聪明了。”
妈妈嗓门很大,我和女儿也是,妈妈的笑声很爽朗,愿我和女儿也是,妈妈的眼里有太阳,愿我和女儿也有。想把所以最美的词都放在妈妈身上,夸大些也不怕,因为她就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妈妈和我一样三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