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我已经开始备战年货了,开心果、夏威夷果、巴旦木、松子、榛子……除了吃的,还准备着各种窗花贴纸之类装饰品。以前都是买一份,现在结婚了,都是买双份的,还要考虑下口味差异、地域差异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在挑选年货的时候,我故意问老公,今年在哪里过年啊?你家还是我家啊?
老公面对这危机四伏的问题,可不敢贸然回答,就问我:“在回答这个之前,我想问下你为啥非要在自己家过年呢?”
老公是外地人,想起我和老公结婚时,没车没房,没彩礼,连戒指项链都是自己花钱买的,只记得我跟老公提了一个条件:结婚以后,过年我要回自己家过。老公当时什么都没多问就答应了。可惜,每次快到过年的时候,老公就会忘记他当初答应过我什么。
之后每当过年的时候我都是以各种耍赖皮的方式,各种要挟老公,让自己在家过年,感觉这是夫妻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因为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婚后女方必须跟着男方要在婆婆家过年的,不能在娘家过年。
而我为啥非要在自己家过年呢?因为回忆太美好!
记得小时候,快过年了,首先要做的事是打扫卫生,和爸妈把所有的犄角旮旯全部打扫一遍,搽干净窗户,撕掉旧春联,换掉旧桌布。去集市上,买自己喜欢的桌布,换上新桌布的那一刻,心中充满自豪感,之后每次回家看到这块桌布,心中都满意欢喜——这是我选的花色呢,真好看!
然后就是贴春联了。小时候,我家的春联都是爸爸自己写的,妈妈买来红纸,裁成春联的长度,爸爸就开始研墨写字了,村里的许多老人都拿着红纸来找爸爸写字。等春联写好了,妈妈用稀饭和面粉熬成的浆糊也做好了,等晾凉了之后就开始张贴。先把墙面刷一遍,后把春联背面刷一遍,爸爸拿着春联爬上楼梯,妈妈扶着楼梯,我站在远处,告诉他们春联有没有粘歪,往哪边歪了。粘好大门上的春联后都要读上一遍,伴随着新年祝福语,心中满是新春喜悦之情。
粘完春联,就开始张贴各种福字,大大小小的福,各种字体的福,得倒着贴,意义“福”到了;然后粘 “灶王爷”,祈求灶王爷多多保佑;这还没结束呢,我还会在我家的鸡笼子、狗窝上粘上“六畜兴旺”。手背虽冷,但是看着被我装饰的房子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心中满欢喜的很。
接下来就该做年夜饭了,我家过年常备菜单是:鱼、腊香肠、藜蒿炒腊肉、土鸡汤、最后一道大菜是鹌鹑烧肉丸,主食是汤圆。腊月开始,我妈妈就要开始买五花肉灌香肠,做腊肉了,腌好之后,妈妈用绳子把他们串起来晾在竹竿上。之后的每一天都是把竹竿晾出去,晒太阳,晚上就收进来,下雨天也要晾在房间里,生怕坏掉。
鹌鹑烧肉丸,这可是一顿费功夫的菜啊,妈妈一大早就把鹌鹑蛋煮好了,我和妹妹就把鹌鹑蛋转移到房间,两个人一边剥着鹌鹑蛋一边开着电视,手笨的我们,常常把蛋剥得体无完肤,甚是难看,那该怎么办呢?吃掉……在嬉笑中,我俩一口一个吃掉……小时候几十个鹌鹑蛋总要剥好久好久,完成鹌鹑蛋的剥壳任务像是一件大工程一样。把剥好的鹌鹑蛋送到厨房时,妈妈已经切好了做肉丸的肉,我需要把他们剁碎,便于包成丸子。炸丸子可谓是重点戏,妈妈炸好一个捞出一个,香味四溢,一闻都觉得好吃。
所有的菜做好之后,便开始做主食——汤圆,妈妈把糯米粉和好,待水煮开后,我和姐姐妹妹就开始把糯米粉在掌心搓出一个个圆球,然后放进锅里,为了区别哪个是自己做的,哪个是姐姐和妹妹做的,大家都会发挥创意,捏成各种形状,放进锅里煮,待捞出后,还要看看哪个自己做的,做的好不好,然后开始抢着吃自己做的哪个汤圆。
吃完年夜饭,全家人就开始看春晚,妈妈忙着收拾碗筷,爸爸忙着给我们发压岁钱。爸爸说,在他们面前,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多么温暖的一句话啊!接着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开始看春晚,看春晚已经变成了一种仪式,不敲响新年的钟声,全家人不睡觉。第二天,姐妹三个人都是被妈妈叫醒的,三姐妹开始梳洗打扮,讨论新衣服的搭配,去亲戚家拜年……
虽然现在在外面吃饭,腊肉汤圆想吃就吃,但是已经没有当时的那种心情了;公公婆婆也会给我发压岁钱,但是已经没有当孩子的感觉了,更多的是责任感。爸妈年纪越来越大,越来越老了,如果我不在家,谁来帮他们打扫卫生啊?谁来帮他们粘春联啊?谁来陪他们做年夜饭?因为出嫁女儿过年不能回娘家的习俗,生了三个女儿的他们,难得要孤零零地过年?过年,谁家都要团圆,请抛开这类庸俗观念,摒弃传统封建思想,选择你舒服的方式过年吧!
老公,我不要求你在哪里过年,也请你别强求我,我觉得只有在自己家陪着爸妈过年,年味才最浓!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