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间在乡下时老爹说要买些猪油回来煎,这种事儿其实并不太陌生,听了一耳朵也没太在意,一日老爹上镇买物料间歇口提溜了一些菜回来,也包含一大袋猪油,想着中午连带做饭就会把猪油搞定,便没多嘴问。
待到吃了生日宴回来时,猪油还定定的安放在桌子上,收拾午间的残局前还是先搞定猪油,于是去问老爹,老爹说切了放叔奶那边的大锅去煎,于是跑去问叔奶,“去接了热水,洗一洗,切了就拿过来吧”一溜烟便去处理,得亏家中的铁刀够锋利(一堆豁口并没影响它的功能),假使深圳那把刀,切完那堆肥油前可能先给自己来一刀,有靠近皮位置的肥肉,也有真正属于脂肪的肥油,边切边脑补,“那些动刀子的医生看到人身上的脂肪,还敢直面厨房里这一堆堆肥油吗?”“人身上的脂肪也是这样的么?得亏自己身上没有多少脂肪”“应该再也不想切这肥油了”“好在午饭过后已经很久了,该消化的也都消化了”…脑补过程过于丰富,“不用切太小”老爹一句似乎很有救场效果,想着能很快远离这个场面便有些干劲十足,好歹搞定了,端到叔奶那边的柴火房,还在洗锅的叔奶悠悠一句“切得太大了,很难煎油出来,再切小一点,跟炒菜一样大小”眼神里的幽怨怕只有自己清楚,叔奶一一挑出,只能不甘地端着大半篮子回去继续切,老爹一出现在余光范围里,便抱怨道“还骗我切小点”老爹一句大笑回到他的施工场地,留我独自神伤,切完就是解放,赶紧再倒入锅内转给叔奶。
乡下很多事情做起来似乎就是一件大事,生火烧柴洗锅大阵仗,自己的一锅一灶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之所以起名“熬猪油”,完全是因为锅有点大,据叔奶说还要加点水进去,煎可能有点不大合适。与之前自己畅想的不陌生完全是两码事儿。
大致步骤一一列出,配以糙图:
1.切洗猪油:用热水洗干净,切片,可切一小坨;
2.洗锅生火:虽写2,其实与1几乎可同步进行;
3.熬油:火与锅,锅与油的交融,火苗与时间送来猪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