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説作為一種思想,其主要特点,在于對于‘人类’這一概念的理解,以及論述上。
人类,是一個概念。它指的是:能够直立行走,且具有一定智力的‘自然物種’。
我們叫他:叫‘人类’。因為人类有一定程度的智力,故此,人类會使用、和制作某種程度上的:工具。人类有情感,所以人类开发出了各式各樣的规则、规矩,來束缚、与约束感情。
人类想要进步,所谓“进步”,就是物质的层面里,能更好的,以及更大限度地來满足自己,因天生的欲望,而不断產生,和堆积的:想象力。
故此,人类发明了:“事情”。用“事情”,和办“事情”......來满足自己的想象力。
此所谓:人类之“进步”也。
但思想,思想和欲望其實在本质上面,并無差别。某種意義上説:思想就是欲望,欲望也是思想。但彻底使他們分离的,是人的本质。
是人。人和人最大的区别,是我們习惯用漢語書寫,和交流當中出现的一個叫:‘志’的字、和‘志向’的词。
人和人最大的区别,用漢語來説,就是叫:因‘志向’不同,而导致的。
這是人和人,最大的分歧,且没有之一。
在這種情况下,人們开始分离,且這種分离,逐渐、逐渐的扩大、扩大,再扩大。
但,無論人因‘志向’不同,而分成了多少種人......其核心,有两大类。
既:内与外。或者叫:里与表,或者:心与身、灵魂和肉体......等等。
人主要分成了這两大类,既:重‘心’者,与重‘物’者。
這是人类有史以来,可能,也是宇宙中間,一個永恒、且恒久的話題。
既:物质,与心灵的問題。
道理是這樣的。儒家学説討論的,我以一個负责任的态度説:儒家,起码孔子儒家,起码在“四書”當中,對‘物质’基本不做討論。
我們不討論,“一個铅球從某一高度落体,它地‘速度’是多少......”
我們亦不討論,“一個澡盆里,到底乘了多少‘立方’的水......”起码,在我所讀的“四書”、“五经”版本中,没有對這类問題,进行過仔细,和系统的描述。
這,是儒家学説的:一大特點。即:我們并不討論,亦不太关心‘物质’上的問題,我們討論,和研究的,是:身為‘人类’,這一概念的物種,所应具备的道德,与伦理、伦常觀念的問題。
是约束自身,克制自身,“裁剪”(舉例、比喻)和束缚自身‘感情’的問題。
是對‘人’,這一概念,提出了要求,并‘系统化’的,制定,和定义出了:‘教条’,与‘理念’的学問、学説了。儒家是這樣一種学説。
道理是這樣的。与對‘物质’的自然规律的发现,与定义不同的是,儒家(既:孔儒、孔子儒家)更看重,和重视对‘人类’,這一:自然物種的‘自然规律的发现’,和定义。
孔子发现了,‘人类’這一:自然物種,有一種叫:“仁”的“東西”(“東西”,系舉例、比喻,姑且,叫“東西”)。“仁”,當然它不是“東西”,因為所谓:“東西”,是物质。
“仁”,不是物质。所以,“仁”是精神。因為我們儒家,既:孔子儒家,基本上,起码,在以我所能讀到,和讀過的書里面,并無太多记录孔子儒家們,對‘物质’的:深入探讨,和叙説。
由此可见,“仁”绝對,不應是:物质的。孔子,提出了‘仁’的,這一:‘精神概念’,這就像,某位西方“哲学家”,提出了物质的“速度”,与“重量”的觀念一樣,我們东方的思想者、思考者,则发现,和提出了人类精神上的:‘理’(既:“仁”、“義”、“礼”、“智”)的概念。
道理是這樣的。這(既:東、西方相對早期的思想家,在己之‘探究’成果上的分歧......)完全取决于我所説的:“志”,与‘志向’上的不同了。
道理是不一樣的。人类在‘分离’以後,有的人开始研究,和探索‘己之本心’,‘己之本源’。有的人,则开始探索、和研究:外物。
這是两種‘志向’的人,且他们最终,也必将走向:两種极端(既:两個方面)。
一面是:愛,一面是:情。愛与情,是這两種‘志向’、与两種思维,思考模式人的不同的:目与地。
道理是這樣的。信仰儒家思想,以及,古老的東方智者之一:孔子所説話的人,按照《論語》里所講、所述,以儒家“四書”當中的教義、教条來规范、与约束自己之身的人,这条路的尽头,经過對自身思想,言行,以及性格的规整,与矫正,最终,在自身精神领域里面:“披荆斩棘”、“拨开云雾”所见的,惟一:‘愛’字而已。愛,為:推己及物。
道理是這樣的。而,對‘物质’的追求,则几乎没有尽头,有着近乎强烈的,追求‘外物’的思想,以及‘志向’的人,這类型人类的路中,乃一:‘情’字充斥、和填占。
道理是這樣的。愛不是‘情’;但,有地人,既:有着追求‘外物’志向者們“爱”的,就是:情。人可以‘爱’情,但‘愛’不是情。
道理是這樣的。人类有很多種,既:有很多種人......但归根结底,無非這两種:既追求‘仁’之精神,与追求‘物’之精神两種。
两種(既:志向的)人,不知是從何時分开的,但,自从两種人分离的那一刻起,‘思想’与‘欲望’便也分了叉,从此各走各路了。
這就是:人类簡史。
----作者:李宗奇 庚子年 八月廿四 于自家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