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漫谈简书电影院简书电影
影像| 中国电影“墙里开花墙外香”现象

影像| 中国电影“墙里开花墙外香”现象

作者: 语见 | 来源:发表于2018-06-10 13:40 被阅读1025次

    世界电影圈子里都存在“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特殊现象,中国电影也断断续续的出现过这种现象,无外乎的代表就是那几部电影。

    李杨《盲井》是早期的作品,李杨是法国留学的回来的导演。

    对于法国的电影艺术情有独钟,看见他说他的故乡还是中国,我想这不仅生育养育他的土地,对于中国电影土壤更是有刻骨铭心的爱。

    最近几年最典型的导演就是山西汾阳的小子贾樟柯,从《小武》一直到《山河故人》一步一步的延续着他的轨迹,这也是我最喜爱的导演之一。

    他的电影作品在国外的电影节上已经是大放异彩,拿奖也有十多次了,贾樟柯还担任嘎纳电影节的评委和主席,对于国外如此抬爱的导演在国内还是默默无闻的一个人。

    很多人说他是小众电影的代表,我想贾樟柯也没有想过自己的电能够被社会大众或当下中国主流的电影圈所接受,他的电影在国内是很小众的,却在国外收到了空前的欢迎和喜爱。

    张艺谋是中国电影作品在国外的一支标杆,这些年拍的作品也是很粗枝烂叶喜欢他的人都很失望。

    《归来》是张艺谋对于自我电影艺术和风格的回归之作,也是最彻底的张艺谋拍了他最想拍的电影,相比于之前的《活着》、《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是欠缺一点生活的质感。

    《聂隐娘》的热映,对于侯孝贤来说我是很熟悉他的风格,我最喜欢的电影是他的《童年往事》、《恋恋风尘》和《悲情城市》,每一部电影都非常的讲究,长镜头画框式影像每一个镜头都可以单独拿出来欣赏,甚至可以当作摄影作品来看待。

    唯美的画面要配上美妙的音乐,《聂隐娘》中的风声响起就像在身在唐朝的年代里,有人说这部电影侯孝贤把唐朝拉到了地上,他试图去还原最真实的唐朝场景,想象每一个唐朝人生活的细节,说话的方式和口吻、喝酒的杯子和凳子、坐姿等都经过了几年时间的考据和实地考察工作。

    很多人说看不懂这部电影在讲什么?我就得也很正常,如果大家都看懂了,他也就不是侯孝贤了!

    侯孝贤一直延续自己的电影风格,作为台湾电影的标志性人物,当然杨德昌和蔡明亮都是非常优秀的导演。

    《聂隐娘》应该所做是一部艺术电影,因为拿奖的缘故被媒体炒作成为了商业电影,我不知道这应该算作是福还是祸呢?

    媒体免费的帮助侯孝贤做电影的宣传工作,据说票房已经是到达了六千万,这对于侯孝贤和电影公司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同时看不懂电影的观众也非常的恨侯孝贤,花了钱结果看不懂电影走出电影院的时候骂骂咧咧的!

    我觉得媒体也要承担一定责任,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越发的快捷,当然也就伴随着信息的错误和扭曲不真实现象,媒体硬是活生生的把一部小众电影宣传成为一部大型古装商业电影。

    侯孝贤的电影风格个人特色非常的鲜明,姜文的电影也是如此,除了他恐怕没有人能够拍这样的电影。

    侯孝贤作为台湾导演,电影获奖又引起了台湾社会大众对于他的电影作品重新审视,像《悲情城市》这样的电影对于台湾的中年是又很深刻的记忆的,而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多少人知道侯孝贤,更没有多少人会看他早期反映台湾社会真实的生活场景。

    那些记忆他们是没有的,短短的几十年台湾已经进入了有点后现代的社会。​

    贾樟柯的作品被称为先锋电影,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定义自己的电影艺术的,我想他的电影基本上没有很大的改变,一直都是那个土生土长的山西小县城的青年。

    他的电影中有很多山西的元素,比如方言、流行歌、煤矿等多次的出现都是他早年是亲眼所见和亲耳所听的记忆罢了,他都把他们放进了自己的电影中,一个小县城的生活变迁折射出中华大地上的人物命运、社会格局和城市发展。

    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和王小帅、张元、娄烨、陆川等一批人和先前的张艺谋、陈凯歌五代导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一个好现象艺术发展应当多元化才能更加的精彩,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贾樟柯的电影作品年代感非常的强烈,对于老一辈的人他们可能一看就认识,军装、工人装、老式的房子、家具等,作为九零后的我很多的东西只能依靠想象力,山西方言、港台流行音乐、的士高舞曲中国的观众不一定能够看得明白,像贾樟柯这样风格的现实主义电影国外的观众会怎样对待呢?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中国人都看不懂的电影老外怎么去欣赏,结果就是赤裸裸的挑衅,对于中国文化熟悉的我们却看不懂中国人拍摄的电影,而老外却看懂了!

    这听起来好像一个很讽刺的笑话,事实就是这样摆在我们的眼前,难道我们的品味太差了吗?

    我想这是一个原因,但并不是主要的原因,中国当下的地电影观众正愈来愈多、电影市场迎来了最兴奋时刻,试看当下多少人在投资拍电影,但却没有多少的新意和好电影被大家看到。

    电影的急剧商业化彻底改变了电影的发展轨迹,好莱坞是全球电影商业化的基地,但发展到现在依旧没有忘记电影的最初原型,毕竟电影还是一门艺术!

    中国电影票房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所以现在很多国外电影都要来中国宣传、甚至作为全球首映的第一站,这是值得可喜可贺的一件事!​​

    中国电影“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我想这里面有很深层的东西值得探讨,原因也是多方面和复杂的。贾樟柯的电影国人看不懂,老外却非常喜欢,还给了许多的奖项。

    这一方面证明了艺术是无国界的,欧洲的文明程度高于我们,当然审美的品味也是高雅一些的。这些我们必须承认的,新中国是苦难的一代人,我们生长在一个列强肆意侵略的中华大地上,抗日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对于西方的一些东西,我们觉得都是新的,这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电影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对于电影的引进和发展自己的电影艺术和西方又很大的差距,起步晚的原因制约了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情趣,整体的文化水平也较低也是原因!当然中国从来不缺好观众,“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句中国俗语就很好的说明了电影观众,中国电影观众需要时间,观众还是不成熟。

    对于我们看不懂的电影我们应怎么办呢?我觉得看不懂也就算了,为什么我们看电影就一定要追求看懂和明明白白呢!

    这可能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观影心理和习惯,以前都是导演把故事和人物的细节讲的清清楚楚的,生怕我们看不明白。

    所以一旦出现了不太注重细节的电影或象征电影、先锋电影我们就看不懂了,因为我们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看电影也是经过看了很多部以后对于电影有了新的理解,这就是观影的系统训练的结果。

    总之,看得电影多了,你无形之间就会判断一部电影的好坏了?

    这是没有人教你的,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和文学音乐一样,没有谁能够说服你喜欢一本小说或一首歌,就算你表面接受了,在思想上还是抵制和排斥的。

    一部电影为什么一定要看懂?是因为我们花了钱的缘故吗,我们的心里总是有一杆称,做每一件事前都要计算一下值不值?划不划算?每一步电影都看懂了,那要导演有何用呢?

    导演就是一个影像的艺术家,没有人因为看不懂一本书郁闷、或大发雷霆吗作者,我们听歌曲的时候又有谁去查一下歌曲的背景文化呢,试图去理解歌曲真正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就算有人这样做了,那也是极少的而已!

    有时候看电影就是说一种感觉,或许让你感动了、伤心了或者快乐了,这就行了呀,没有必要去追根求源。可能导演也说不清电影问什么要这样拍的原因,亦或是现场的灵感,个人的感觉也好,艺术就是这样没有人能够说清楚的问题!

    就像我们都说梵高的油画好看,但是你能说清楚问什么好吗?恐怕连专业的画家也是说不出来的!​

    所以,当电影超越了国界和种族,这是一门多么伟大的艺术啊!你说,法国人、英国人和美国人完全看懂了张艺谋、贾樟柯和侯孝贤吗?

    我看未必,中西方的文化异同始终是无法逾越的鸿沟,所以看电影这件事,真的不要想太多!

    看懂了、没看懂,都不会影响到明天的太阳会不会升起,有些事我们是决定不了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影像| 中国电影“墙里开花墙外香”现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mf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