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的时机有多重要
以前孟子有一句话叫“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现在雷军有一句话叫“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 那开始做一件事的时机,到底有多重要呢?
今天咱们继续说丹尼尔·平克的《见机》。孟子那个时代的人知道一些格言都可以指导生活,而我们现代人知道的格言实在太多,有的互相矛盾,要想用在决策是就需要一些量化的结果:你光知道这个东西好还不行,还得知道它好到什么程度。
所以今天咱们就来科学评估开始做事的“时机”问题。
每个大人物都得感谢运气,每个小人物都得服从历史。比尔·盖茨能建立微软帝国,是因为他年轻的时候正好赶上了个人电脑开始流行。我之所以能上大学还能出国留学,是因为在这个历史时期国家给你这个机会。
《见机》这本书并不研究大人物,书中大量的统计分析统计的都是普通人。这本书用的都是关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研究,而美国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中没有什么搅动普通人生活的大事儿。
像这样的研究对现在的我们更有用。对于普通年代中的普通人来说,“时机”能有多重要呢?
就拿上学这件事来说,连学校每天开始上课的时间到底安排在几点,都非常重要。
1.到底应该几点上学
中国的中学生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大约是8点钟开始,但是考虑到早自习,学生通常7点半就到学校。美国没有早自习的说法,中学平均开始上课的时间是8点03分。而现在专家认为,这个点儿有点太早了。
2014年,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初中和高中的早上上课时间,应该在8点30分以后。
这是为了让学生多睡一会儿。学生进入青春期会越来越晚睡。这并不是他们贪玩不想睡,很可能纯粹是生理的作用。他们晚上不愿意睡,早上不愿意起,越来越像猫头鹰。我们前面说的“一日之计在于晨”,是对上班的成年人适用、对小学生也可以,但是对中学生并不适用。
睡眠不足有可能会导致肥胖、免疫系统失调、情绪不良等等的症状。但更关键的是,上午没有一个好的开始,全天的事儿就都做不好。
美国有几个州搞了改革,允许学校晚点开始。有9000个高中生是改革的受益者,他们的上课时间改到了8点35。研究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出勤率有所上升,逃课率显著下降。
对咱们中国读者来说这有点不可思议,怎么高中还有逃课率呢?美国的老百姓没有那么重视教育,很多高中生念着念着觉得上学没意思就辍学了。所以高中毕业率是个大事儿。
而另有一个更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有总共3万个高中生所在的学校推迟了上学时间 —— 结果两年之后,这些高中的毕业率竟然提高了11%!
所以美国政府只要做一件事 —— 规定高中上课时间不能早于8:30 —— 就能让高中毕业率显著提高。不但如此,研究还发现上课时间晚的高中里,学生们的学习动力、自控能力也增强了,得抑郁症的人数也减少了,情绪是显著改善。
一所高中实行推迟上课时间前(红色)后(蓝色)的迟到(左边)和违纪(右边)情况。
但是这么简单的方法并没有广泛实行。上学晚,家长送完孩子上学自己再上班就要迟到,学校也不好安排下午体育训练的时间。不过平克认为,主要原因还是人们对“时机”的认识还不够深。
如果早上上课时间都这么重要,那别的事就更重要了。
2.毕业于高失业率之时
下面这张图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失业率的变化 ——
整个八十年代失业率比较低的时候是在6%左右,但是在1982和1983年,失业率超过了10%。乍一看你可能觉得这两个数字相差不算太大,要知道现在美国的失业率也有4%,而现在是历史上就业市场最好的时刻。10%和6%,对老百姓能有多大影响呢?
答案是哪怕你*找到了*工作,你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有人研究了在1979年到1989年这10年间毕业的大学生,看他们毕业20年之内的收入状况如何。我们可以想见,1982和1983这两年的毕业生比较难过,理想的工作不好找,起薪可能比较低。
但研究结果的惊人之处在于,哪怕毕业十五年之后,82和83这两届毕业生的平均收入都比“正常年份”毕业生的收入要低2.5%。他们要等到毕业二十年之后,才能追上别人的收入水平。
这就等于说如果你22岁毕业那年正好赶上高失业率,哪怕你找到工作了,你的工资也会比早毕业的师兄师姐和晚毕业的师弟师妹低,而且这个效应会一直跟着你到40来岁!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平均而言,你20年的总收入会比别人少10万美元。
如果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不好的开始就是失败的一半。
失业率高的时候,整个就业市场的心态都不一样。企业招人会变得很挑剔,你找工作可选的余地就很小,你的起薪会比较低。起薪低,就算每年加薪的比例一样,你还是年年都低。
更重要的是,通常人们不会第一份工作就是最满意的工作,可能刚毕业要跳槽几次才能找到最适合的。而如果那几年的就业形势不好,你就没有跳槽的自由,你就更难匹配到最好的工作。
所以是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有人考察斯坦福的 MBA,如果毕业那年形势好就能去华尔街,形势不好就得去咨询公司,你的总收入会相差好几百万美元。
甚至就算你能当上 CEO,你还是会受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形势不好的年份参加工作的 CEO,当初进的就是小公司,后来当 CEO 也是小公司的 CEO,而且他们的经营战略思维始终都是偏保守的 —— 他们的心态就好像永远都停留在了毕业那年。
3.给人一个好的开始
所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实在是太对了。有些事儿我们自己能决定什么时候开始,可是有些事儿我们别无选择。那么平克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有关方面能不能拉人一把,给刚起步的年轻人一个帮助。
美国有一些所谓“教学医院(teaching hospital)”,一般是大学医学院开设的,一边行医一边教学。研究发现这种医院有个“七月效应”,每年的七月份的医疗事故明显比别的月份多。
这是因为七月份是新出炉的医生到医院的月份。这些医生经验严重不足,他们需要练手,可是病人就遭殃了。统计表明,七月份明确因为医疗事故而死的病人数要比其他月份高出10%。如果把不管是不是因为事故,所有死于手术的病人都算上,那七月份的死亡率要比四、五月份高出41%。
新人是脆弱的。我们专栏以前讲过,对医生这个职业来说,失败可不是成功之母 —— 一次手术失败只会让后面的手术更容易失败。平克提到,有些教学医院特别安排老手带一带新人,就能避免七月效应。
所以如果你要帮别人,应该重点帮那些刚刚起步的新人。美国出生于贫困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一生都过不好,有些地方政府就派遣志愿人员去帮助一下那些单亲妈妈的生活,结果孩子将来的境遇就会好得多。
| 由此得到
即便是看似寻常的事情,良好的开始也至关重要 ——
* 如果上课时间推迟不到一小时,毕业率就能提高11%;
* 如果赶上失业率是10%而不是6%的年份,20年内平均每年要比别人少挣5千美元;
* 如果这个手术是四月份做而不是等到七月份让新手做,死亡率就能相差41%。
那我们怎么能不重视“时机”呢?
今天我们说的这些研究的意义比结论本身重要得多。开始时候小小的差距,后来都会有那么大的不同,那如果开始的差距就很大呢?
比如中国的经济形势变化比美国快得多,一个公认的事实是70后面临的境遇要比80后好得多。80后开始工作的时候,好工作岗位已经被70后占了,好房子已经被70后买了 —— 那么此后20年,这两拨人的差距会有多大呢?
大学毕业和高中上课的时间都是我们自己左右不了的,但是有些事儿你可以自己决定。今天最大的教训就是,当你决定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你有多么想做这件事、这件事是你多年以来的什么情怀 —— 你应该仔细考虑,现在是不是开始这件事的时机。
——万维钢 日课086 | 《见机》3:开始的时机
写作的“何帆三招”
每个自然段第一句话一定是中心思想;然后,围绕中心思想组织你的论据,假如你有两三个论据,这两三个论据之间一定要有逻辑关系;上一个自然段第一句话和下一自然段第一句话之间也必须有逻辑关系。如此一环扣一环,逻辑就非常清晰了。请你找来《政府工作报告》看看,是不是这样的写法呢?写报告,结构清晰是一个最起码的要求。
——何帆《写作技巧3:如何正确给领导写工作报告?》
《瓦尔登湖》的影响力
《瓦尔登湖》为什么有这样长久的影响力呢?
一本书经过了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越来越传奇,越来越有魅力,从一间小屋,传到世界各地。你觉得是因为什么?我觉得起码有两个原因:
一是,梭罗创造了一段个人的生活奇迹,而且用细腻优美的文字记了下来;
二是,现代人很难有机会再创造这样的奇迹了。
重要的是,即便许多人有这样的生活经历,但是没有人能像梭罗这样成功地记述。
这部著作的魅力在于,梭罗在记述湖边独自生活的细节时,又随时引出哲学思考,关注人类的生存意义,关注社会和人的关系,时时道出真知灼见,这样就不断地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一代代读者带着不同时代的眼光阅读他、思考他,同时发现自己。这样的阅读完全不是知识的,而是智慧的。每一代人都能发现梭罗文字的特殊意义。
《瓦尔登湖》有它特别的叙事方法,梭罗用类似小说的写法,纪实中有虚构,还常用反问、自问、再自答或者根本不回答。结果是,在整部书中他一直在回答,为什么要进到瓦尔登独自生活。
我还是引用书中的话,由你自己体会吧,梭罗说:“我离开森林,跟我进入森林有同样好的理由,我觉得也许还有好几个生命可过……我在那儿住了不到一星期,我的脚就踏出一条小径……同样的是,心灵的行程也留下了轨迹。想人世的公路如何给践踏得尘埃蔽日,传统和习俗形成了何等深的车辙!我不愿坐在船舱里,宁肯站在世界的桅杆前与甲板上,因为从那里我更能看清群峰中的皓月。” 读完这句话,我还想提醒你注意,梭罗常常用 “我觉得也许……”这样的句式,恰当地表达他要表达的意思。
——刘苏里《068 | 杜先菊第三讲:瓦尔登湖,一个永远的坐标》
人类文明是如何产生的
被饿死的狩猎部落
这节课我们来说说从新仙女木事件之后,人类文明产生的过程。
我们知道,在这次事件之后1000年,农业出现了。不过农业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它的出现大约经历了2000年的时间,在那之后,才成为了我们祖先的主流生活方式。
在那之前,他们是从迁徙狩猎的方式转变成定居狩猎的方式。那个时候,他们大概是一群几十个人,迁徙狩猎的方式虽然生活很不稳定,但是搬家这件事对于他们来说是小菜一碟。
当时怎么搬呢?
比如最重要的就是房子,房子都是帐篷。比如说50多根长杆子,每根都有3到4米长,外加8、9张缝在一起的兽皮,这些就是房子的基础设施。搬家的时候,拔营起寨的时候,大家一起动手,10分钟左右就可以把所有的东西都带好,整个部落一起出发。一旦找到合适的地方,水也好,动物也多,马上就能把帐篷撑起来。方法也是很简单,就是7、8根杆子,有一头用绳子系住,另外一头散开撑在地上,就形成了一个圆锥形的,然后兽皮就在表面上蒙一圈,留出出入口,这就是一个可以容纳7、8个人的帐篷了。
所以,真的生活在那个年代,你就发现,原始人的部落迁徙的能力是超乎我们想象的,非常强。再看现代人搬家,有些女人光收拾衣服就得好几个小时。
也正是凭借着这种特别强的迁徙能力,我们的祖先在狩猎时代可以拖家带口地追踪其他动物。以至于有一些,比如我之前提到的,去北极圈的 I 支,和去了蒙古的 C 支。
初想起来就觉得很奇怪,你说冰期里北极圈就算是夏天,也会非常冷,他们干嘛去那儿找苦吃呢?
但是现在的科学家猜测,那些分支之所以跑到那么北的地方,其实是他们习惯于猎杀猛犸象了,在他们的历史遗迹中也发现了很多用象牙做的艺术品。当时猛犸象都在北边生活,于是这两支竟然也追到了那么北的地方。
虽然他们狩猎的能力很牛,但是也有不利的因素。就是部族中,所有人,他们一生的生活始终都在奔波中度过,猎杀动物是生活的唯一模式,非常稳定,不可能有什么机会发现其他的可能性,没有发展了。所以一直以狩猎为生的部落,大都在各种冰期里纷纷饿死。
最早的三大文明
在距今1.1万年前,有一支祖先在土耳其的南部活了下来,现在这儿叫做哥贝克力。他们的生活模式略有改变,不再频繁地迁徙了,而是在固定的地方住了下来。
哥贝克力石头阵在哥贝克力这块遗迹有一个非常大的石头阵,每块大石头上都刻着复杂的图案。很多石头都超过10吨重,这些东西并不是古人闲着没事弄出来的,而是完全相反,他们当年做这些是用尽了所有可能的资源跟智慧,这里是他们的神殿,但是神殿中供奉的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神,因为我们现在脑中的神还需要更抽象的思维,当时还没有。当时他们供奉的是祖先,从石刻上的图案可以知道,部落当时为死去的祖先举行天葬,就是让秃鹫跟老鹰,还有各种昆虫,把那些去世的祖先的身体吃掉。
从这些图案中,我们都能读到古人要表达给我们的意思了,所以其实这些复杂的图案就是最最早期的象形文字。除了浮雕式的石刻,还有非常立体的石雕作品。
人类学家认为,要能达到这种精致程度的石雕,已经不是部落里一个普通人可以完成的,这一定是出自受过专业训练的雕刻师之手,也就是说,在这个社会形态中,这个部族已经有能力供养专门的手工艺人了。
从石刻的内容上看,依然只有狩猎跟采集,只有那些年代比较近的石刻图案里才出现了饲养牲畜和种植。当时,支撑他们的食物供给就是小麦、大麦、扁豆、豌豆。
寻着全欧洲小麦 DNA 去找,就发现哥贝克力这里是最早的起源,而这里正好是幼发拉底河跟底格里斯河的上游,这两条河没有太多的支流,所以河水泛滥是周期性的,比较有规律。
河水泛滥听上去不是什么好事,但其实只要能够预测它什么时候泛滥,这种事情还是利大于弊的,因为凡是被河水淹过的地方,总会带来上游很多土壤中的养分跟微生物,所以被淹过的土壤总是非常肥沃的,如果能把这部分土壤利用好,在上面种什么长得都好。
虽然中东地区普遍干旱,但是两河流域中,这两条周期泛滥的河流给了农业机会,而且也天然地训练出人们最早的数学知识跟天文知识。这些知识之所以产生,并不是因为早期的人类祖先虚无缥缈地、吃饱了突发奇想,而更多是功利性很强的目的,才把数学跟历法搞明白的。因为只要把这些事情搞明白,真的就能多收上来很多吃的,真的就能少淹死几口人。
有了吃的,有了人,其他的困难总有机会克服。
比如说从前住的都是长杆子撑起来的帐篷,但是在两河流域这里基本没有树木,那这会儿要遮风避日可怎么办呢?那就用石头垒呗。但是在那个地方,也没有现成的大石头,怎么办?那就用小石头垒。但是小石头垒不稳怎么办呀?最终就逼着他们用小石块跟晒干的河泥做成了砖结构的房屋,这就比从前资源丰富的森林中搭出的帐篷强太多了。
所以你看,资源丰富也不一定全都是好事,一个困境,只要保证了最低的生活条件,最终竟然长成了一个新的行业,就是建筑业。在距今8000年前,哥贝克力这里就进入了大型的农耕社会的阶段,美索不达米亚这里的文明就出现了。
古埃及的模式跟他们很像,为什么呢?
因为埃及也有这么一条类似的河流,也没有太多的支流,它就是尼罗河,那就意味着尼罗河也是定期泛滥的,所以农业也将在埃及出现,确实是这样。古埃及的王朝时代的雏形大约在距今6000年前出现了,而且从纸草文稿的细节中看,古埃及能迅速形成文明,很可能是由两河流域的人 Copy 过来的,因为这两个地方在地理上距离不太远。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印度,因为印度河在北纬30度附近,也是流经了一片干旱的沙漠地带,那在距今4600年前,印度出现了大的城邦,城邦里都是砖盖的房子,而且还是两层的,城里还有排水系统。
以上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三大文明。
文明的诞生与运气
可能有人要问了,不是说四大文明古国吗?
是的,古代中国确实是一支不能忽视的文明古国,但是相比刚刚说的那三个,年代还要晚一些。朝代表里,第一个叫夏朝,但是夏朝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汉时的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中,考古遗迹的证据相比那三个文明是比较弱的。
那么我们就算夏朝是中国古代王朝最早的开端,那最早也是距今4100年前才出现的。所以这样对比,我们可以知道,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之后又过了3000年的时间,中国这边才出现了文字,埃及开始建造大金字塔的时候,中国这边的人基本还处于狩猎跟采集的原始社会生活状态。
知道这些,就有两个观念我们要摆正了。
首先就是那些热烈赞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甚至要借此把古代中华文明吹上天的那种思路,这就是一种不自信导致的夸大。因为至少有好几个比我们都早了几千年的文明存在过。
但是,还有另外一个相反的观念要摆正,就是我们的文字出现得比别人晚了3000年,我们的文明比别人晚了4000年,那是不是因为我们的祖先不如别人呢?
也不是的,因为文明出现它依然是一个运气问题,有人先遇到了干燥气候中的大河,有人后遇到了。
那谁先遇到的呢?
就是那些卡在了走出非洲必经之路的那个交通要道附近的,他们在早期走出非洲的时候正好遇到了符合的条件,自然就更早地孕育出文明来。而东亚地区,中国南方确实是森林很多,空气很湿润,物产比较丰富,所以直到那些自然资源不够维持狩猎跟采集生活的时候,直到有一支部落在黄河这个比较干燥的地区碰到类似的环境时,才产生了古代中国的文明。
——卓克《141|旁证:文字诞生前的人类文明》
教育的目标:培养人才还是选拔人才
有些教育目标是培养人,有些教育目标是选拔人,他们的差距是明显的。
经济学家斯蒂文·兰斯博格(Steven Landsburg),曾经给他女儿写过十多条生活忠告,比如怎么运用成本的概念、怎么跟别人砍价等等,而其中一条特别重要:
千万不要在你没有兴趣的领域追求成功,因为你得跟那些真有兴趣的人竞争。你没有兴趣,你怎么斗得过人家?人家那些有兴趣的人,他们在自己有兴趣的领域里面都是疯子。
这种教育目标在于因材施教,怎么发现一个人的长处,怎么利用这些长处,怎么替这些长处找到更好的搭配。
当然另外一种教育目标只不过是选拔人。把人选出来决个胜负、比个高低、排个顺序。这种教育不重视知识的乐趣,不重视知识之间的机理和联系,甚至不重视知识到底有用没用,能把学生排出个顺序来就可以了。
其实,我们都能够很容易地分辨这两种不同的教育。问题是你怎么才能够让教育的提供者有意识地提供你所想要的教育呢?这得靠制度,得靠竞争的机制。如果没有竞争的机制,好的东西是斗不出来的,是不可能在事前就规定出来的。这跟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尝到这么多美味的商品,是跟餐厅在进行无止境的竞争密切相关的。
所以从长远而言,要办好教育,在教育领域引入竞争,尤其是鼓励民办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而妨碍民办教育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官办教育。在许多国家里面,政府一般都已经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调动了相当高比例的资源,这些资源是直接用来资助那些公办教育的。
——薛兆丰《第199讲丨教育券与民间办学》
不要轻易信奉“均衡”
下面的课,我想借题发挥一下。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都置身于市场当中。很多人相信市场的力量,越是小人物,越会相信市场的机制,市场的力量,相信市场的作用会带来公平。我下面的观点,不一定对,但还是要和你分享一下,就是不要盲目地相信市场,要控制好自己的行动,让自己始终处在一个收敛的回路上。
比方说,经济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均衡”。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商品如果供应量大于需求量,存在着供过于求的情况,现有的价格一定维持不住,价格一定会下降。当价格下降之后,就会形成一种平衡的状态,经济学家将之称为“均衡”的状态。这也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就是价格机制、市场机制的力量,靠这种力量可以达到最好的均衡结果。
但是,你知道吗,就单靠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整一切,作为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态,说不定要靠很多年才能找得到。而在这个时间里面,一批企业会死掉,甚至几批企业会死掉。与之相伴的,很多人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
打个比方。以前没有共享单车,但现在有了摩拜,有了OFO,也有了五颜六色的各种共享单车。这个共享单车行业所产生的影响只在行业内吗?绝对不是。相关产业中,有一大批企业,你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它们都受到了这些共享单车企业的巨大影响。这会导致什么呢?会导致巨大的浪费,导致一批企业死掉,也会导致有些企业一下子有了一大笔生意。
总之,很多企业都受到了共享单车的影响,很多企业都会时刻遭遇着变化。所以,如果你在这个行业之中,或者你和这个行业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关系。你就要格外注意,你对于每一个变化的处理,是把自己放在怎样一个收敛式的通道之中。
坦率地说,我其实特别讨厌那些讲话不负责任的学者。“市场自发调节的力量,市场机制会带来均衡”这种话,他们上下嘴一张一合就把它都说完了,但是,这种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过程是怎样的,它会为企业带来什么,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该如何应对,其实,这些学者完全不管。
我一直以为:“市场力量会自发地起作用”的意识形态很害人,就在于它很容易吸引涉世不深的人支持这种观念。但你不知道的是,当这种观念挟持了众多所谓的“民意”,影响了政策制定,最后害得企业倒闭、产业震荡,受害的人,还是那些小人物。这也就是西方为什么有一句很有名的话:通向地狱的路,是用好心铺成的。
当然,也有一些经济学家是比较聪明的。十几年前,我遇到过一个学术分支,就是专门研究这个市场均衡过程的细节,学术分支叫做“市场的微观结构”。这一领域的学者目前主要集中在金融研究领域,因为金融市场的数据比较容易获取,而且也相对客观。所以,研究的主力军在那里。尽管这个领域现在的研究还比较初步,但我相信未来一定会出一些诺贝尔奖的得主,因为这些人是围绕市场机制在踏踏实实地做研究,有一些论文也很鼓舞人心。
讲到这里,我顺便多说一点:做企业的人,不要相信过分强调市场力量的经济学观念。就以前天我们讲的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解决过程,美国人最后也没有靠市场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如果单凭市场的力量,美国经济一定会大崩溃。美国最后还是靠政府的力量来干预,才防止了华尔街的大规模崩盘。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不喜欢那些“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经济学家,因为他们意识形态化的鼓动太多,如果你的功力不够,就很容易被误导。中国现阶段的市场发育确实不完善,很多问题绝不是放开市场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医疗和教育的市场化改革,在这个方面已经让我们付出了很多成本。
——宁向东《168讲:蛛网逻辑 | 防止错误被放大》
管理者如何避免“反激励”行为
有时,你想赞美一位朋友,或是奖励团队成员,却因为忽略了一些事情而造成反效果。这种反效果也叫做反激励(demotivate),很多管理者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激励举动其实是反激励。比如,《华尔街日报》曾报道过一个例子:一家公司给年度最佳员工奖励了一块劳力士手表,没有颁发仪式,由快递员直接送到员工处,快递箱里还有一张5000美元待缴纳的税单,那位员工不得不把表卖了交了税金,不久后就离职了。《经理人月刊》杂志的一篇文章,介绍了3个帮助管理者避开“反激励”行为的原则:
第一,多赞美少批评,赞美员工时最好说出具体事例。有些管理者认为赞美和批评员工的比例应该平衡,按照1:1的原则进行,《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管理学者阿德里安·戈斯蒂克(Adrian Gostick)提出,应按照5:1的比例去赞美和批评员工,因为一句赞美的话很难消除一句批评所带来的影响。而且,赞赏要具体,笼统的夸奖会让人觉得空泛、缺乏诚意。
第二,激励行为要为员工量身订做,而且要及时。一视同仁的奖励,有时会让员工感到自己和其他人没有任何差别。文章建议,可以参照员工的喜好和需求量身订做激励举措,不过这需要管理者走近员工,了解他们。
第三,举行公开仪式,表达真诚谢意。人们对赞美的需求,要比自己想像中的更大,认可与肯定带来的积极效果(positive consequences)能帮助员工变得更好。
——李翔知识内参
创业者要时刻谨记的3条创业定律
彼得·戴曼迪斯是硅谷著名的连续创业者,曾先后创办十几家企业,是一位资深的创业老炮。在本书中,他分享了自己创业的心法和思维方式,并命名为28条彼得定律,下面为你分享其中最精彩的3条。
1. 当你面临两个选择的时候,你要两个都选
中国人常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然而,在很多情况下,这种二选一的思维方式,反而是你前行和发展的阻碍。
比如作者在考上了麻省理工学院后,有人劝说他停下手中的创业项目,以便取得硕士学位。但是戴曼迪斯觉得,创业和学业之间,并不是一个单选题。最终他一边完成了自己的硕士学位,一边同时创办了3家公司,之后又考取了哈佛大学医学博士的学位,还一共开办了8家公司,家家都很成功。
对于创业者而言,当有人告诉你,只能二选一的时候,你要第一时间反问自己:为什么我不能两个都选?
2. 所谓专家,就是那个只能告诉你什么事情不能做的人
专家说不能做的事情,未必就真的不能做。只有你自己才能给自己创造一个未来。
亨利·福特曾经说过一段话:“我们当中没有人是真正的‘专家’。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专家的时候,你就要离他远点了。任何一个人,只要他真正了解自己的工作,他就永远不会认为自己是一个‘专家’。因为他明白,要做的工作远比现在所能做到的要多得多。一个人只能不断地向前,从来就没有片刻的时间可以用来思考已经做得多么好、多么有效率了。一旦你认为自己已经是一名‘专家’了,那么也就意味着,对你来说,很多事情已经变成不可能的了。”
3. 早失败,常失败,在失败中前行
这条定律在硅谷广为流行,并广泛被创业公司采用:以真实的客户数据为驱动,让新产品和服务快速产生迭代。
失败是创业过程中必然的现象,但快速迭代会让企业的失败变得短暂。在谷歌的“最小可行性的实验”中,如果一款产品没有办法满足预期的目标,就会被叫停,团队不会花时间在责备失败上,而是迅速地迈出下一步,调整资源到其他的项目中去。在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公司文化中,会让员工感到安全、放松和信任,从而被激发出更多的创造力。
——彼得·戴曼迪斯《创业无畏:指数级成长路线图》Pro版 | 韩焱解读
“如果你处在20岁到30岁间,你应该加入一家好的公司,跟一个好的老板去学习怎么做事情;当你在30岁到40岁之间,如果你想要自己做事情,就尽管去做,因为你还年轻,哪怕失败了也无所谓;但如果你已经40岁到50岁了,你应该去做擅长的事情,而并不是去做那些你觉得很有意思想要去尝试的新事物,否则非常危险;当你50岁到60岁了,你要关注的是培训年轻人;当你60多岁了,最好是跟你的外孙在一起共享天伦。”
——《马云:怎样看待财富、失败和领导力》
观点:传统文化的“传”与“承”
葛剑雄是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他曾经在央视的《百家讲坛》节目上主讲过《葛剑雄谈地域文化》。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葛剑雄分享了他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看法。
葛剑雄认为,我们现在讲传承传统文化,实际上应该分“传”和“承”两个层面。“传”就是保存, 从保存的角度不需要去考虑优还是劣、先进还是落后、进步还是保守。 葛剑雄说:“因为即使落后的,甚至是腐朽的,它也是人类曾经活动的反映,就可以让后人知道、警醒。如果都毁掉了,后人怎么能想象出来呢?” 他曾经举过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现在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东西为什么要保存?“因为恰恰是它反映了人性最极端的恶。如果不留下,后人恐怕不会相信曾经出现过这样一种人,出现过这么残酷的事情。”此外,要“传”的还有一些我们暂时无法得出结论究竟是怎样的事物。比如,曾经认为是迷信的东西,恰恰随着科学的发展,证明它们是古代人的一种智慧,是有价值的。而且人的智慧并不一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同步发展,比如古代某一阶段、某些人的思想达到的高度,也是后来多少年都达不到,所以就是要完全保存。
在“传”之后才是“承”,就是要学习、模仿、研究、继承。要继承, 就要有选择,取其精华。如果要继承的东西太多,那就要分轻重缓急。比如前几年很多孩子都在学《三字经》《弟子规》这些。不过葛剑雄认为,取其精华还要适应今天的需要,也就是进行现代化的创新、转化。从他的角度看,这些其实不值得继承,“我们今天完全可以编出更好的东西,而且里面确实有很多糟粕”。
——李翔知识内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