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说到北方人的面食,面条自然是最大众化的一种,不爱这口的人绝不是北方人。
面条的做法形形色色,拉条子却是新疆的名片。
古人云“橘在淮南生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即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吧。
父母都是南方人,米饭自然是他们的绝对主食和偏爱,然而我在新疆长大,干燥旷野的地域气候,早已改变了我味蕾,偏爱酸辣,奔放洒脱的西域风情,更让我的从里到外脱胎换骨,有了西北人的风骨和品格。
说到新疆吃的,拉条子拌面是我首选,拉面加菜一拌,就Ok了,好吃实在。食材除了新疆的小麦面粉外,其配菜也多种多样,几乎涵盖了所有市场能见到的蔬菜。常见的有白菜、韭菜、辣椒、茄子、豆角、蘑菇、芹菜、蒜苔这些时令菜,但羊肉,羊羔肉,新疆的羊羔肉是其他无法替代。
新疆人说:吃完干活更攒劲。
要说哪里拉条子拌面最出名,奇台、托克逊、伊犁都夸自己是第一。
今年回家过大年,我在电话里同在昌吉的大哥约好,下飞机后第一顿就哈拉条子拌面。
"好!哈哈哈…"
大嫂她是土生土长的新人。她拉出的面又细又劲道,爽滑可口。
嫂子辈上来自甘肃河西走廊,那里祖祖辈辈吃拉面,做工精细,源远流长,嫂子的爷爷说那里拉条子起源地。
谈起源,维吾尔人说我才是原创,山西老西子则说是早年山西骆驼客带到新疆的,然而回族同胞说我们的祖辈吃拉条子时,还早不见你们呢!
1991年在新疆发现了多个有二千五百年历史集体墓穴,从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一个碗,盛放着最早出现的面条。算是盖棺定论了吧,即面条最早出自西域。
那晚的拌面,大嫂做的配菜有过油肉干红辣椒皮,还有毛芹,韮菜,豆角丝。
"卖肉的小伙说这是今年春上的羊娃子肉"大嫂说。
两盘子拌面下肚,放下筷子,昆明回来的弟弟端起一碗煮面的汤叫道:"原汤化原食"。
"原汤化原食!哈哈哈"大哥接下了话头,讲述出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来。
二
很久以前,西出嘉峪关外的大漠戈壁上,有一个驿站,主人是性骆的中年人,因留着络腮胡子,看上去远比实际年龄大,人称骆爷。
骆爷做得一手好拉面,粗细扁圆,任随客便。加上他生性豪爽,热情好客,好名远扬,那过往的商客多为回头客。
却说一日,秋高气爽,阳光普照,店口那面杏黄旗分外夺目,那面旗上印一个的"骆"字,飘在风中。
骆爷正忙在厨房中,听见一阵坚实脚步声,抬头但见一壮士踏着阳光,跨进门来。男子生得高额阔面,铁骨铮铮,古铜色面一双大眼闪亮。
汉子座定后开口,
掌柜的可是大名鼎鼎的骆爷?
在下正是,请问壮士有何需?
来一斤你家拉条子,要筷子般粗,硬实的…
骆爷心中略有些数,走入灶房,取面板上醒好的条子盘面,拉开店盘于双手间,在面板上拉撑,发出啪啪啪的击打声,不多时,一盘拉条子送到。
大手取一段面放如口中,汉子摇头道,
还不够硬朗,不够筋道!
客官且慢,稍等。
骆爷急急收回那盘拉面转回,取水桶在深井打起半桶彻骨雪水,分别倒入三个盆子备在灶前,随后重新拉开面,将其下入滚烫中少许时刻,起捞放入冰水中拔凉后再放入开锅中,如此这般三次,三盆冰水早已成温水。
此面盛入盘中,晶莹透亮,直条条惹人喜,曲折折逗人爱,配的是过油肉,新宰杀的肥羊。
那汉子把肉拌面,取一小勺油泼辣子和蒜泥,浇上醋,将一盘拉条子送入肚子,一抹嘴,拇指冲着骆爷说:棒,棒,太攒劲了!
汉子连吃了三盘,留下足够碎银,出门跨上了马,扬鞭赶路远去。
再说骆爷见壮士吃的满意,心中大喜,转身打一碗面汤,送上来时汉子已去。出门再望时,那男子一人一马,远远望去如小虫,消失在大漠阳光中。
三
听到这里,忽然厨房里传出大嫂清亮的声音:这不是我老爸讲給你听的吗,哈哈哈…
原来,45多年前,大哥初中毕业去了阜康天山公社中沟一队,插队当了知青,在队里的小钢磨坊磨面粉。
那年秋,队长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在靠近北沙窝的下潮地播了800亩冬小麦,地头盖了个土窑,队里的大老王自告奋勇,带着媳妇去了那小土屋裡安家,当了麦地守望人。
大老王閱歷豐富,能說會道,新疆长大,祖籍是河西走廊人,講一口奇台話,個子约1.8,因人長得瘦,顯得格外高挑。小五十的人,取得一个小他约二十岁的媳妇,在她的眼中,大老王就是天。
冬天最后一场雪后,队长派大哥去给大老王送粮,牵着一头驴,驮一袋面粉,走进北部荒原。
白天的太阳已经将路上的雪溶化,夜间温度下降到零十几度,呼气依旧成雾霜。大老王在旷野深处见了大哥,倍感亲切,加上一袋雪百麦粉,喜出望外。
那晚小土窑里的土炉子的铁板烧得通红,小桌摆在热炕头,大哥和大老王盘腿对坐,老王媳妇将做好的拉条子捧上,辣油,蒜泥加沙葱,那地道的老奇台口味,大哥连吃二大盘,连连赞道:真棒!太好吃了。
自此大哥好上这一口拉面。
大老王养有三个孩子,大的是个女儿,在县城上学,住在姑姑家。二个小的就在家中,认字读书都由大老王亲手指导,尽管自已高小没毕业。
二年后大哥去了昌吉师范,毕业后分到县城,任小学音美教师。因小提琴拉得好,去了县文工团,乡里四处演出时在天山公社看中了独唱的嫂子。那年代,心中有情,也只好默默存放在肚中不表,直到那年应征入伍。临行前,大哥将一纸条塞进小歌手的口袋中,一句话没讲,转身离开。
随后二年的军旅生涯,信书一来一去,情意绵绵,终于在退伍后,相约拜见双方父母。
哥哥怎么也不会想到,见到的那亲家大人却是大老王。见女儿领回那年送粮的知青小哥,大老王大喜,备酒备菜不在话下。
款待中自然少不了拉条子拌面。酒足饭饱后,老王令家人盛上一碗面汤,说到:趁热喝了这碗汤最好。随后借着酒兴讲下了那段原汤化原食的故事。
四
再回到故事里。
原来那骆爷捧一碗面汤出门见汉子远去,叹了口气,便取出一瓦罐,将热汤倒入,仔细封存储好。
冬去春来,又到了沙漠驼铃声声的季节,杏黄旗下,过往的商客络绎不绝。这条古丝绸之路,穿越大漠戈壁,经中亚复地波斯帝国,入欧陆。
骆爷的拉面,据说通过驼队,传到了亚平宁半岛的意大利,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攻城略地,占领了世界各地…
却说初夏的一个黄昏,随着一阵干燥的风吹入客栈,门口飘进一憔悴不堪青年,入座的身子依靠在桌台边。
骆爷吃惊的着过去,见那人面色焦黄,有气无力,双目无神。骆爷上前召呼定眼时却认得依稀,似那来店的壮士模样。
"客官,可有要帮忙的?"
"哎!⋯也不知我得罪了那个仙人,自打在此吃过三盘拉面后,便急急赶路。虽美味可口,念念不忘,却不知从此身体每况愈下,只因身有任重,不敢怠慢,如今落下一身疲惫不堪…"青年见骆爷叹道,
原来他是大汉朝庭的边关将差。
骆爷听着不语,转身从土窑深处挖出那盛汤瓦罐来,令青年喝下,并说:
"此汤候着你呢,这原是去年煮你喜欢吃的面留下的,只因你急急赶路,缺了这汤,积食不化!还好不晚,喝下这碗汤!这叫原汤化原食。"
结果不必多说,壮士喝下汤几日后如重生一般,千思万谢,道别骆爷又上了路。
传说中的原汤化原食带着神化色彩。从现代的营养学角度来说,面食中含有丰富的B种维生素,在煮食的过程中会流失到汤里,而溶解在汤里的水溶性维生素可占原食物的50%,喝汤正好弥补了面食在烹调过程中流失的维生素。
故事出自大哥的老丈人之口,为忠实原版实记在此。
只是此故事到此还不够完美。
五)
其实那壮士自打经过此驿站后,少喝了碗,还落得了个心病。
却说那骆爷身养有一女,美貌善良,正是十八怀春妙龄。那日正在后房中帮厨,忽听得厅堂里传来讨食叫声,其声声响如洪钟,扣入心弦,便忍不住躲在草帘子后偷看。
却见那壮士,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两弯眉浑如漆,一双眼睛闪亮会说话,少女眼中那可是英俊帅气,玉树临风。
姑娘一见钟情,情不自禁又挑开帘子角再看,却是四目相对,播下了火种。
汉子因要任在身,马不停蹄的奔波,但骆爷店中女子,在心中则时时萦绕,放心不下,不料身体却每况日下。
在那汉子身体衰败的同时,这女子也因思,病入膏肓,常怀抱瓦罐里藏的面汤,望着地平线,只盼那汉子从梦中走出。
当汉子再现时,虽是咽咽一息,却如大救星般治愈了苦苦相思的美人,而那女子日夜守候在汉子身边,送汤送食,很快重现生机活力,力拔山兮,雄壮伟岸。有诗为证,正是:
浩瀚星空托明月
大漠孤烟路通天
破落英雄拯痴女
原汁老汤化旧面
六)
骆爷的拉面有了传人,英雄配美人,子子孙孙,后代无穷。
大老王家的拉条子拌面,传到了他子女一代,如今又传到了下一代,也有了传承。
大哥每次吃过拉条子后,必须喝碗热汤面。
拉条子如今早已成为新疆美食的一道风景线。有配时令蔬菜的,过油肉的,有传统的,豪华的,格得马西(各种风格)的伴面。
我在想,骆爷那年代还没有版权保护一说,只好留给新疆人发扬光大。有朝一日,去联合国申遗时,可要追本溯源呀,这可是特有的文化遗产!
申遗时要注明:吃完拉条子,可记得要喝一碗汤!
这汤暖暖的,微带咸,这汤只有新疆的儿子娃娃懂得,这汤回味无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