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时予诺
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01.
“朋友圈”
“朋友圈”是一一个由熟人、半熟人组成的“关系圈”,在“朋友圈”中,有同学、家人、亲戚、同事等。从QQ到微信,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你的人际关系图。而在这张人际关系网里边,或多或少的人去关注你的动态。可是,并不是每条赞过的人都是真心待你的。
最近朋友圈都会发表一些动态:
我承认我一直 暗恋你@我,我要表白,求支持
我妈同意我们在一起了(@一个人)
我刚刚吻了一一个帅哥
如果不知情的人会习惯性点赞,有些好奇的宝宝呢就会评论,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乍看一下只是 习惯性的刷朋友圈,没想到却是游戏。可想而知,往往点赞了的还有评论的人都会收到这么一条消息:
恭喜你中枪了,评论那说说或赞的就必须在下面选一句话发表说说,出来混要玩的起,发状态不能作弊,选一一个吧亲爱的!
1我明天去剃光头,求支持
2我快要结婚了
3我承认我一直暗恋你@我, 我要表白,求支持
4我妈同意我们在一起了 (@一个人)
5我刚刚吻了一个帅哥
不能有任何解释,纯文字,至少保持一天,愿玩服输哦
不发,取消赞更不行哦
通常在接收到这些消息之后,我们无非就是两种选择:第一种直接忽视,不予理睬;第二种感觉有意思就玩了。
选择玩的人会依次轮流下去,选择忽视的人避免了自己朋友圈的这种误区,使更少的人参与其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7906822/14e04856130eff86.jpg)
02.
看似游戏,却饱含深意。
其实,这种游戏的套路早已知晓,只是好久不曾游戏,一不小心中枪罢了。只是不曾想到点赞、评论的人不计其数。
朋友评论的我也中枪了,言语中貌似还有点小欣喜的样子。与其说是欣喜,倒不如说欣慰。可能这样会更好一点, 原来他的心情受到另外一一个人的牵动。
读的是朋友圈,品的是心情。喜欢一一个人就是她的一-顰- -笑、她的一-举-动都牵挂着你。有人说他不相信一一见钟情,可是爱情这种弄事谁又能说的清楚呢?在我看来,你相不相信一-件 钟情看你是否遇到了对的人。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对的人,一切都是刚刚好的样子。
不得不承认在这个年纪,有时候很天真,有人陪你聊几天你就喜欢他,谈了恋爱就想过一辈子,交个朋友就想往来-一生, 可往往事与愿违,等现实给你一一个耳光接着一个耳光,才幡然醒悟,最真挚的感情是,陪在身边才算拥有,爱到习惯才算长久。
![](https://img.haomeiwen.com/i7906822/80bf03a803587ef0.jpeg)
03.
那些经常赞你朋友圈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忘了在哪本书里看到过,说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所以在一段时间里面能维系的朋友关系至多只有15个。我们总是误以为把某个人加进自己的通讯录,他/她就成了自己的朋友——这种错觉如同我们买了一本书放在自己的书架上,就以为自己看过了这本书似的。好友小娴有次和我抱怨有个人在很多朋友的照片下的评论都是类似几句话,我笑她怎么会介意这个,因为人家的评论根本就是不走心的呀,“你自己觉得你跟这个人熟吗?”。
是啊,我们认识的人越来越多,深交的人却越来越少;通讯录里的名字越来越多,却渐渐失去了我们真正想关心的人的消息。我们偶尔转发一条当下最热的话题表示下合群和互动,但不再会提起自己的生活状态和真实想法;我们习惯在某个人发的照片下说一句“改天聚聚啊或找个时间一起去啊”,然后,便没有了“然后”。有时候,忽然的一个瞬间,我们会想起很久又没有某个朋友的消息了。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朋友圈已经不再是“朋友”圈,里面有了同事甚至上司,有客户或者乙方,有某次饭局上“扫了一扫”的不熟悉的人,有某个群里说过几句话然后互相关注的陌生人,或者因为某件事要联系而临时加上的人——有些甚至连面都没见过。
我们的“朋友圈”逐渐失去了它的乐趣和温暖。我依然还记得曾经忽然发现本来失去了联系的旧友加我的提示并且再见到他/她的近况时的激动和感慨;也记得看见某人下面有另一个朋友的留言而得知我们原来有共同好友的惊喜和意外;还有心情不好或受挫的内容下,得到朋友们的安慰和鼓励,甚至在路过我教室时为我带一杯咖啡的温暖和感动。
只是,后来的你在当最初时很想要的东西,后来都不需要了。精致的美食不如填饱肚子的米饭,打扮光鲜让别人称赞不如穿一件保暖的大衣,拉上一车的人同行不如就那么几个陪你到最后,没有人心疼你,久了,不如自己疼自己。
没必要让所有人知道真实的你,或者是你没有必要不停地向人说其实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这是无效的,人们还是只会愿意看到他们希望看到的。
别人对你说的话,做的事,从来不能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对别人说的话,做的事,才能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内心无比强大,过去的纠结就无足轻重,一切自有最好的安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