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保护生物多样性第十五次缔约大会》在昆举行,作为昆明人,我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
云南占全国4.1%的国土,稀有保护动物却有200多种,占了全国的一半;珍贵植物150多种,占了全国的4/1,由此也迎得了“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花卉王国”的美称。
这些称呼实至名归,是云南人的殊荣与骄傲。
今天早上,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们前往会展中心。路上早已是人头攒动,车水马龙了。
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体”为主题。才进会展中心,就被各种各样的花雕震撼了,仿佛置身于植物,动物的天堂。据说,为此盛会,策划者精心修剪,培育了100座花坛。
花坛里的一花一木都是云南特有植物,修剪师以神来之笔,修剪出各式各样,极具象征性的图案。
滇池会展中心的大象,熊猫,山水林田美,神州绘生态,最美娃娃头等。如娃娃头的示意一般他们代表着绿色梦想,象征着爱与梦想。
绿色就是生机,就是希望。
从会展中心出来,走向海埂大坝,一路花香,一路阳光融融。
这里是各种少数民族的沙雕,沙雕绘得惟妙惟肖,生动形象,56个民族,56朵花,他们紧紧团结在一起,象征着云南人民的团结和友爱。
这个季节,红嘴鸥已经飞回来了,沿着大坝盘旋环绕,人们手上拿着它们的食物,升在空中,它们便静静地飞来,叼走食物,吃完了,又飞回来。老人,小孩都窃喜无比,开心地笑着,好一派人与自然的祥和图。
古人绘山水画,讲究山美,水美,自然之美。山,伟岸高拔,孕育希望;水,能曲能生,是刚强与温柔的化身。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山水是滋润人生命的源泉,“人杰地灵”,万物有灵,智慧与通达就随之产生了。
海埂大坝上最醒目的当属绿孔雀,它们姿态万千,形态各异。
或开屏争艳,或扭头舞动身姿,或低头回望,或肆意漫游,让人恍惚觉得,来到了西双版纳,那悠扬的长笛之音下,是一群如孔雀般袅娜的少女,穿上华美的长裙,扭动身姿,在风中漫舞。那或甜或静的面容,似乎有着悠远的故事……
孔雀是美的,让人想到了美。但遗憾的是,尽管国家已经立法保护它们的安危,但种类与数量仍然在减少,现在也只有五六百只了,如果再不采取措施,会不会有一天,这么美好的事物从我们的身边抽离,“绿孔雀之美”也就成了过去时。
离开海埂大坝,去到金马碧鸡坊,你会看到“向美而生”的立体花坛。
一个美丽的民族少女,批着一头秀发,头上还戴着一个发箍,安静的立在人群中,她手里捧着一滴水,这滴水是不同的植物修剪而成。旁边有翩翩起舞的蝴蝶,花草等。一缕阳光射下来,射在女孩的脸上,有一种静谧的和谐。
叹为观止,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园林师的高超技术,为策划者的卓越审美和精心布局。
这便是我们美好的家园,动物,植物,人类,构成一个和谐共同体。阳光融融,春光暖暖。
有点想哭的感动。
我们爱着自然,享受着天空的风轻云淡,爱着暖暖的太阳,喜欢着清新的空气,沉醉于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但我们也曾因为私欲,把手伸向大自然,用贪婪毁灭着它们的灵气。
我们磨刀霍霍向猪羊,把家畜斩杀殆尽;我们热衷野味,把野猪野兔赶尽杀绝;我们爱上铜墙铁壁,挥刀向森林;我们热爱花海,把花朵变成一张张钞票;我们任意肆掠,把垃圾倒进家乡的小河;更有甚者有人吃上也蝙蝠,引来了一场新冠疫苗。
我们放肆太久了,以为自然没有生命,牛羊不会呼喊呼叫,大地是一张任人践踏的网。
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认知错误:砍伐的树木以全球变暖,土地沙漠化进行攻击;践踏的草地以泥石流,水土流失报复;灭绝的物种以基因断绝,美丽不再警示。
“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我们不能等到大自然彻底报复我们,我们无处可逃时,才扼腕叹息。未雨绸缪,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才是我们的长存之计。
人与自然也是命运共同体。古今中外的人都已经悟道了。
丹麦人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道德经》中道经的第二十五章这样说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COP15大会,就是对古人智慧结晶的延续。愿全球人们携手起来,共建美好家园。
齐帆齐第八期写作微课第6篇,1731个字,共10290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