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些文官武将并不是怕死,他们知道军师过江不单单是为了吊丧,而有他的深谋远虑。
刘备只得退后一步说,军师定要去的话,命子龙保护过江。
孔明笑着说,我只须单身扁舟过江,若带了赵云同去,反而会引起东吴人的戒备。
刘备哪里肯依,说道,军师若要独自过江,那也就不必去了。你不去吊丧,不见得孙权会打过江来。
孔明听得此话,只得应允。
刘备随手拔出一支令箭:“子龙听令。”
赵云从旁闪出:“末将在。”
“付你将令一支,引兵五百,保护军师前往柴桑祭吊周瑜,不得有误!”
赵云想,前番送刘备过江入赘,吃喜酒有我的份;今天保孔明去凭吊,吃豆腐饭又有我的份。婚丧诸事都少不了我,我的福份的确不小。不过,这种酒饭不是随便好吃的,是冒着掉脑袋的危险的。今日肩上的担子不轻,稍有疏虞,便会铸下大错。
赵云应道:“末将遵命。”接住将令,退了下去。
刘备又问:“军师何日动身?”
“亮即便前往。”
“可曾备下行装?”
“亮尽行齐备的了。”
刘备将信将疑。孔明命两个小僮去取包裹。不多时,小僮已将一个布包提上大堂。孔明当堂打开,却是一身孝服:白布纶巾,白布鹤氅。随即更衣。
刘备见孔明穿了这身素衣,十分贴身。心想,周瑜刚死不久,怎么你已准备好了这身衣服?
其实,孔明见周瑜常常吐血昏厥,暗中早就命人端正了丧服。只等他一死,就要过江祭吊的。
孔明从白布鹤氅内抽出一张白纸,上面密密麻麻写了不少字。这张纸是他过江不受侵辱的保证,胜过赵云几倍的厉害。
然后扬着这张纸,对刘备说,有此护身,亮太平无事。
刘备想,一张纸有什么了不起,难道是一张护身符不成!
问是何物。
孔明说,乃是一纸祭文。
刘备越加钦佩:军师果然能未卜先知。
孔明便执了羽扇,向刘备告辞。刘备带领文武一起相送孔明到江边。
孔明带了赵云和五百汉军下了五只大号官船。最先船头上扯了两面大旗,一面上书“诸葛亮”,一面旗上“常山赵”,解缆开船。
孔明在舱口向刘备挥手:“主公且回,耳听好消息。”
刘备也与众人向船上频频招手:“军师小心了。”见船渐渐驶远,一行人回归荆州。
孔明与赵云进舱,便说:“子龙,你奉了主公之命,保护本军师,可是么?”
“正是。”
“本军师此去柴桑须是吊丧,并非交战,何用子龙保护。到了对江,你只须站立船头看护船只,不必登岸,本军师一人前往帅府祭吊便了。”
赵云想,官船自有五百军兵看守,我奉了主命,就要尽职。要是不护着你一起去,万一出了什么差错,叫我如何回去向刘备交帐?
说道:“军师,末将不登岸,恐不稳妥,断难从命。”
孔明深知赵云做事谨慎,不敢托大。便对他说,今日之事,不是靠你的威名能解决问题的。你若跟了我一起进帅府,势必会引起江东文武的误会,以为我真的心虚,不敢独自吊丧。他们更有理由说我气死了周瑜,本军师就反而危险。所以还是请你不要上岸的好。
赵云哪里肯听,定要上岸。说,若军师执意不让末将进帅府,那我就不骑马,不执枪,只是随身佩带青釭宝剑,守在大门口。如果吴将对军师无礼,我就可以立即救应。
孔明见他只是不允,心想,子龙也很为难,就让他上岸吧。反正今日根本不会动刀动枪,绝无性命之忧。就点了点头,同意了赵云上岸。
两人商议停当,传令快速进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