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想法笔耕不辍
荆轲刺秦王,一次不靠谱的严重外交事故

荆轲刺秦王,一次不靠谱的严重外交事故

作者: 蹈海 | 来源:发表于2016-07-04 08:51 被阅读1716次
图片来自网络

荆轲刺秦王,算不算恐怖活动,尚可以商榷,不过可以认定的是,这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暗杀行动,而且发生在秦王接见燕国使臣的外交场合。

这个计划胆大包天,整个使团就是暗杀团,正副团长是暗杀实施人,指使者是燕太子丹,当然燕国王室绝对脱不了干系。

为了刺秦,燕太子丹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他本来和秦王嬴政曾经在赵国同为质子,患难之中交情还不错。但等到秦灭掉韩国,他到秦国为质,而嬴政掌握着天下最强大的国家,正雄心勃勃的要征服吞并诸国,又怎么会和他一个质子论交情呢?矛盾不可调和,那么就用鲜血来洗刷吧。

国家的危难,前途命运的不测,受到不友好的对待,极大刺激了燕太子丹。回国后,他便苦心积虑想破解的办法,怎么能有效阻挡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然而国小力弱,路路不通,于是想到了刺杀这一招。当然,最好还是挟持秦王签订合约,退还侵占的各国土地,不行再杀了他,以期造成秦国群龙无首的局面。

整个行动并不是很顺利,一波三折,不过总算是到了最关键的一步,荆轲近距离接触到秦王,甚至扯住了他的袖子,差一点就可以结果了他。不过因为差这一点,付出的代价就是荆轲被杀,并加速了燕国的灭亡,燕太子丹更是被燕王喜所杀,作为向秦国请罪的诚意。

这是一次失败的行动,而且极不靠谱。

把暗杀活动搞的这么光明正大,派出一个使团来搞暗杀,使团的目的就为暗杀,基本上在历史上也算空前绝后了。

为什么会空前绝后呢?因为风险太大,而且成功率极低,把国运寄托于此,无异于豪赌,而下注的简直就是疯子。

风险大有几个方面,首先来说失败的风险太大。两国之间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互不信任已经很久了,要取得秦国的信任就不容易,而一旦被虎狼之国怀疑,则行动必败无疑,此其一。整个行动需要有合适的人选,周密的布置,精确的操作,一旦有个闪失,也是前功尽弃,此其二。

荆轲的确是个人才,他用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赢得了秦王的信任,并处变不惊解除了因为副手秦武阳失态带来的警报。然而最终秦王的多疑和敏捷,打乱了计划,荆轲的剑术也的确比不过无名。事实证明了这个风险,冒不起。

风险大的关键还在于,一旦失败带来的风险太大。燕国是姬姓之国,周王室的同宗,不过地处偏远,国力弱小,保存宗庙就是最大的心愿。然而,强敌当前,小心伺候还可能被灭亡,何况敢于公然挑衅呢?这个风险很快也被事实证明了。

此外,这次刺杀尽管做了大量保密工作,但从燕太子丹,到荆轲,以及他们的朋友,实在太高调了,如果秦国的情报工作做的稍微好一点,如果信息传递稍微快捷一点,恐怕早已泄密。这风险没被证明,却令人细思恐极。

事关天下大势,而不经深思熟虑,只靠英雄情结,指望凭三拳两腿抵挡强秦数百年的图谋,未免不自量力。

就当时的形势而言,秦国如日中天,而诸国已日薄西山,韩赵灭亡,魏国苟延残喘,齐楚忙着抱粗腿,实力原本就最弱的燕国,覆灭尽在旦夕。秦伐燕,当然不算有道。燕刺秦,也未必正义。说到底是贵族之争,百姓永远是受害者。燕太子丹对形势不是不明白,而是不甘心。

所以燕太子丹的师傅鞠武也固劝,“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及至燕太子丹不自量力收留秦国叛将樊於期,鞠武又劝不要“委肉当饿虎之蹊”,就是把肉放在饿虎经过的路上,并献计:“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

这是老成谋国之道,然而燕太子丹等不了,也忍不了,故而鞠武推荐了田光,田光推荐了荆轲,事情就奔着刺杀的方向去了。

田光老了,荆轲还年轻。他剑道并不被人看好,没走过好运道,来到燕国也整天混迹于屠狗击筑之流。即使如此,刚开始他也并不愿承担这个任务,哪怕燕太子丹寄予极高的礼遇。

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荆轲真正实施这件事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的章法的,可惜在燕太子丹的激将和催促下,到底仓促而行,为失败埋下了又一棵种子。燕国和荆轲,都不得不为任性轻率而买单。

燕太子丹作为指挥者,头脑不冷静,心态不平和,优柔寡断,性格多疑,本身就极不靠谱。

燕太子丹这个人,在燕国地位如何,史书没有直接说到。不过考虑到他常年到处当质子,处境不会太好,后来被燕王喜无情杀害,也是一个明证。而且因为当质子,所受教育也成问题,客观上见识不高,难当大任。手下没人,也是他难以有所作为的一大困境。

他一意孤行,执意要为在秦国所受屈辱报仇,不听鞠武的劝阻。樊於期来投,诸国都不敢收留,而他却敢接纳。荆轲借樊於期的头,燕太子丹又表现出妇人之仁,远比不上樊於期自己坦然赴死。樊於期跟眉间尺倒很相似,以命相托,毫不犹豫。

他屡次疑心病发作,给下属制造无穷压力。比如对田光,密室相商之后一句“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田光岂能不死?对荆轲更是屡次怀疑,前面所言,最终逼的他仓促而行。而他所信任的秦武阳,却被事实证明是个草包。

图片来自网络

荆轲失败了,燕国也亡了,再讨论荆轲的剑法优劣已无意义。他的侠客精神,是永远不朽的,仅此我们就值得纪念他。但是,荆轲刺秦王放到历史的角度,特别是作为外交行为,极不靠谱。

反思秦国的外交工作,也存在形式重于内容的问题,重大活动的安保工作极不严肃。秦国在这方面不止一次犯错误,嬴政自己就先后被刺杀好几回,不过他倒是命大,都躲过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仗义每多屠狗辈,后来再次刺杀嬴政的高渐离,正是荆轲在燕国的朋友。

相关文章

  • 荆轲刺秦王,一次不靠谱的严重外交事故

    荆轲刺秦王,算不算恐怖活动,尚可以商榷,不过可以认定的是,这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暗杀行动,而且发生在秦王接见燕国使...

  • 人际交往7:荆轲为什么对秦王进行自杀式袭击?

    荆轲是怎么死的? 荆轲刺秦王失败,被秦王杀死的。 如果荆轲刺杀成功,他能活吗?也活不了。 荆轲刺秦王,无论成功与否...

  • 荆轲为什么对秦王进行自杀式袭击?

    荆轲是怎么死的? 荆轲刺秦王失败,被秦王杀死的。 如果荆轲刺杀成功,他能活吗?也活不了。 荆轲刺秦王,无论成功与否...

  • 2017-08-05

    荆轲刺秦王 众所周知,荆轲刺秦王是失败了的,而且荆轲也是闹动了秦始皇,导致秦始皇直接灭了整个燕国。 ...

  • 史记之荆轲刺秦王

    史记之荆轲刺秦王话说荆轲刺秦王,到底是失败还是成功。从刺杀秦王的角度来说,无疑荆轲他是失败的,可是站在另一个角度来...

  • 其实荆轲根本称不上“英雄”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家喻户晓,最近,公众号“今日值得花时间”发了篇文章说,荆轲刺秦王的表现很糟糕,根本配不上“英雄”这...

  • 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这个故事,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荆轲刺秦王最后以失败告终,不仅仅牺牲了荆轲一人,连整个燕国都被秦国给灭了...

  • 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原出于《战国策·燕策》。讲述了在秦将王翦大破赵国,挥师燕国形势下。燕太子丹委托刺客荆轲行刺秦王,...

  • 闲话《史记》:假公济私,镜花水月终成空的燕国太子丹

    《史记》原文:太子丹阴养壮士二十人,使荆轲献督亢地图于秦,因袭刺秦王 关于太子丹,最出名的故事,应当是荆轲刺秦王的...

  • 论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毫无疑问是失败的,但我认为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本身就不值得发生。暂且不说它值不值得这样做,先探讨一下荆轲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荆轲刺秦王,一次不靠谱的严重外交事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pcjttx.html